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72篇 |
免费 | 782篇 |
国内免费 | 13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4篇 |
大气科学 | 923篇 |
地球物理 | 983篇 |
地质学 | 2599篇 |
海洋学 | 677篇 |
天文学 | 38篇 |
综合类 | 364篇 |
自然地理 | 8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74篇 |
2021年 | 248篇 |
2020年 | 242篇 |
2019年 | 287篇 |
2018年 | 228篇 |
2017年 | 237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269篇 |
2014年 | 348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348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323篇 |
2009年 | 346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352篇 |
2006年 | 329篇 |
2005年 | 252篇 |
2004年 | 229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134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在我国西南地区,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别发生了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以及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均造成了严重的地表破裂,并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和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文章选择了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区域——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中心的30°~34°N,102°~106°E区域作为研究区,借助GIS工具,基于确定性系数(CF)方法,选取了地震、地质构造、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4大类因子,包括烈度、震中距、岩性、断裂、高程、坡度、坡向、河流、降雨、公路共10个因子(子集),对汶川和芦山地震诱发的次生滑坡灾害进行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基于z值确定该区域内地震滑坡的关键因子类以及基于CF值确定各类集(子集)下各特定因子的具体地震滑坡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地震因子具有最高的z值,是龙门山地区地震滑坡产生的关键影响因子,表明地震活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斜坡的稳定性和次生滑坡灾害的面积分布。而对比烈度子集中的具体CF值表明:当烈度小于Ⅷ度时,烈度对次生滑坡发生的影响极低,区域内的主要影响因子则由地震因子转变为震中距、自然因子等其他类别的因子;其次以坡度、高程、与河流的距离为主的自然因子类别以及与断层的距离在地震滑坡过程中也有较高权重,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内坡体的稳定性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该地区后续区域地震滑坡相关研究和发展规划的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92.
以常规和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结合储层、流体等测试分析结果,开展西湖凹陷Y构造花港组气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 花港组垂向上符合中下部致密砂岩气、上部常规天然气藏的分布序列;② 常规气藏气水关系正常,受断盖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的封闭作用和断层侧向封堵能力影响,油气主要在区域盖层之下的断背斜顶部富集;③ 致密气藏具叠覆跨越源储组合关系,含气饱和度低,无明显气水界面,属先致密后成藏类型,不同部位含气性受构造幅度和储层物性共同控制。本次研究丰富和完善了西湖凹陷常规-非常规天然气序列成藏规律,并为致密砂岩气的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3.
94.
为解决EDAS?24GN6数据采集器对策克台井下宽频带地震计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的过程中产生的响应波形限幅问题,分析了数据采集器?地震计这一系统的标定过程及原理,结合GL?S120B的幅频响应特征,推导出正弦标定频点参数中的频率f、衰减因子λ与标定响应波形限幅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GL?S120B平坦响应频带内,为避免出现标定波形响应限幅,频率f与衰减因子λ的乘积应至少大于限幅下限50.93;而在其衰减响应频带内,由于地震计电压灵敏度的衰减,频率f与衰减因子λ的乘积最小取值也相应减小。据此,对衰减因子λ进行校正,并再次对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标定及计算结果显示:标定波形未限幅,GL?S120B三分向幅频响应特征较为一致;灵敏度对出厂值的变化率保持在5%范围内。本研究结论可为采用EDAS?24GN6和GL?S120B地震观测系统的台站进行正弦波标定提供频点参数,并为其他台站解决正弦标定波形限幅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5.
我国新一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三号 (02) 批计划2012年发射。该文利用UWNMS模拟2005年Katrina飓风的结果作为基础数据集,借助VDISORT微波辐射传输模式对风云三号 (02) 批计划装载的微波探测仪器中50~60 GHz和新增的118.75 GHz频点的降水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通过晴空权重函数匹配,选择出50~60 GHz与118.75 GHz频点匹配关系较好的4对通道。敏感性分析表明:各通道对各种水凝物粒子均很敏感,可用于改进现有业务降水反演算法。分别选取50~60 GHz 4个通道、118.75 GHz 4个通道、50~60 GHz及118.75 GHz全部通道3种不同的通道组合进行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将50~60 GHz及118.75 GHz通道联合起来进行降水反演可提高降水反演的精度,并可以更好地区分降水区与非降水区。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安徽贵池地区富硒土壤特征与潜力,服务当地富硒土地资源开发,选择贵池西部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试验,探讨Se、I等有益元素的富集特征、成因及潜力,Cd、As等有害元素的超标特征及成因等,结合研究区土壤中有益、有害元素特征,讨论富硒土地资源及其开发优势。发现表层和深层土壤中Se等有益元素含量总体较高,其中Se含量达到富硒土地标准的表层土壤点位占全部样品点位的76%;表层土壤中Cd含量超标的点位占48%,其他有害元素仅个别点位超标,Cd是制约该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因素。在研究区圈定了61.4 km2的富硒土地资源,认为研究区东部土壤富硒的物质来源是二叠系灰岩,可以利用当地灰岩提升富硒土地资源品质,降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7.
下蜀组在长江下游分布很广,与农副业生产关系密切,是许多大型工程建筑的地基持力层。虽然几十年来许多地层古生物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使之成为晚新生界的典型层位,但对其成因和代表的环境等尚存在分歧看法。本文讨论一例五十年代可能发现于下蜀组底部的、近年来生境研究得十分清楚的生物化石,认为下蜀组沉积初期的环境可能是温湿、低平、多水域的,沉积成因类型可能是水成的。在生物证据不多的情况下,哪怕增加一点点说明问题的生物线索都显得异常珍贵,因为往往生物反映的环境面貌比较地全面和具体。 相似文献
98.
发头裸腹溞休眠卵发育的温度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体眠卵的孵化时间及孵化率;取最先孵出和过半数孵出的两组数据依莱奥姆积温法则求得种群休眠卵最低临界温度为12.00℃,最低有效积温为441.61℃·h;最低亚致死高温点(即最适温度)为35.16℃,以及最低死亡高温点39.44℃。种群中过半数的临界温度为12.88℃,过半数有效积温为557.10℃·h,过半数的亚致死高温点为35.56℃以及过半数死亡高温点为39.49℃。讨论了这些参数在枝角类集约化培养中休眠卵的有效保存与启用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
Geography and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 Village Level Study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study uses the data from a sample survey conducted in April 2007 on 1 251 rural households in 11 villages of Henan Province, the largest less developed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China, to examine how geography affects rural household income (RHI).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following results. 1)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ical factors reduces as RHI rank increases. 2) The landform does not affect the RHI significantly. The per capita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 in a plain area is lower than that in a mountainous area. And 3) the capital endowment and status of non-farm economic activities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 of RHI. But the probability and intensity of non-farm economic activities of rural households in urban outskirts villages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non-urban outskirts village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paper further concludes that geography still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rural development, but it is changing over time.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uch as per capita arable l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RHI with the relatively lower income level, whil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shows a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RHI with the relatively high income level.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ximity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ical factors such as landform and physical resources as the major determining factor in RHI.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