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测绘学   574篇
大气科学   402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50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81.
从边坡沉降监测实际数据,可以看出若采用基于高边坡垂直特征线下双目标三角高程观测,在选择了有利的观测条件,并进行差分计算后,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弱大气折光带来的误差,相对没有进行动态改正的单向观测(按0.14的经验折光系数进行修正)结果,精度提高比较明显。本方法所需设备条件简单,具有测量方便、精度高和安全实用特点。  相似文献   
982.
Based on the glacier area variation records in the typical regions of China monitored by remote sensing, as well as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rom 139 stations and the 0℃ isotherm height from 28 stations, the glacier area shrinkage in China and its climatic background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was discussed. The initial glacier area calculated in this study was 23,982 km2 in the 1960s/1970s, but the present area was only 21,893 km2 in the 2000s. The area-weighted shrinking rate of glacier was 10.1%, and the interpolated annual percentage of area changes (APAC) of glacier was 0.3% a-1 since 1960. The high APAC was found at the Ili River Basin and the Junggar Interior Basin around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Ob River Basin around the Altay Mountains, the Hexi Interior Basin around the Qilian Mountains, etc. The retreat of glacier was affected by the climatic background, and the influence on glacier of the slight-increased precipitation was counteracted by the significant warming in summer.  相似文献   
983.
GPS水准面拟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用较多已测点的原始数据,分别采用GPS水准的六参数法、多面函数法、移动曲面拟合法、有限元法逼近GPS网中较少检核点的高程异常值;再用较少已测点的原始数据,逼近GPS水准网中较多检核点的高程异常值.通过对实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可发现,具有分区拟合性质的移动曲面拟合法与有限元法较优,使用较少的拟合点时,实测三等水准联合GPS高程观测可取代四等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984.
通过对快速静态测量数据后处理几种方法的对比,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对工区参数的求取过程,说明我国西部地区海拔高的取得为什么要进行高程异常改正。  相似文献   
985.
深海热液活动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近年有关热液活动的各种模型,系统分析比较了热液柱的上升高度与热通量等参数变化规律,并对现有的热液羽状流模型和考虑洋壳特性的经验模型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1)热液柱上升高度与底部横向流和热源特性密切相关,单个热液喷口热通量和羽状热液柱中性浮力层模型热液热通量达109W/m2;(2)热液羽状流受多种因素影响,热液柱面积的轮廓,羽状热液柱各处的含盐量、潜在温度、速度可随深度改变发生变化;(3)考虑洋壳特性后,其浮力通量和热液柱最大的上升高度均有变化,上升高度可达1000多m,热通量达108W/m2。上述模型和参数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热液羽流运动机制和建立热液活动正演和反演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在空间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假定下,地转湍流理论认为涡旋动能随尺度分布遵循k–n定律(k为波数)。但实际海洋受边界、地形、层结等,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各向异性特征。鉴于此,我们基于近30a卫星高度计资料,分别计算了热带、副热带、中高纬度等海洋涡旋强度不同区域的海面高度异常(SSHA)波数谱,进而利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估算出中尺度波段上SSHA波数谱的斜率,并与地转湍流理论预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SSHA波数谱从赤道到中高纬度逐渐变陡,其斜率由–4减到–5,基本符合赤道线性波动理论和准地转湍流理论的预测。SSHA波数谱斜率存在纬向与经向差异,例如在赤道地区,纬向谱比相应的经向谱陡;而在南极绕极流区域,经向谱斜率大于纬向谱斜率。SSHA波数谱斜率的各向异性表明海洋中尺度运动受β效应影响,具有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海洋中尺度运动介于准二维和三维之间,不能用一个全球普适的湍流理论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987.
高精度仪器高量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工程对测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仪器高的量取是测绘中的首要程序,仪器高的精度决定了测量外业的整体精度。本文介绍了量取仪器高的一般方法,并在对现有三脚架作出局部改动的基础上,配对一种新设计的尺子,提出了一种新的仪器高量取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性强,可提高仪器高的测量精度,具有很强的普及性。本文的设想为测量工作中仪器高的量取提供了新的参考,也为仪器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8.
主要研究基于单片调绘矢量数据的正射纠正模型与思路,基于单片调绘矢量数据如何有效快速正射纠正是阻碍单片影像直接应用于测绘生产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发现,单片调绘的矢量数据经过正射纠正后完全满足1:10 000 DLG测图精度要求,可以直接作为矢量数据成果转入内业编辑工序,不再仅仅作为内业定性资料使用,省去了作业人员重新绘制矢量数据的多余生产环节,有利于提高1:10 000DLG数据生产效率,为丰富航摄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89.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森林蓄积量估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人机(UAV)航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的测绘新技术。森林蓄积量估算需要快速高效地获取森林遥感影像。虽然利用卫星和机载雷达同样可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但无人机航测技术与其相比具有飞行成本低、外业周期短、机动灵活等优点。本文利用无人机航测系统获取了案例地区DSM和DEM,采用最大邻域法提取了树高,采用分水岭算法分割了树冠信息,并以树高和冠幅作为解释变量的立木材积二元模型估算了森林蓄积量。结果表明,树高提取精度为83.73%,冠幅提取精度为86.98%,林分蓄积量估算精度为81.80%。  相似文献   
990.
梁程  徐超 《岩土力学》2018,39(8):2984-2990
土工格室能有效减少软土地基上路堤的变形,并增强其稳定性,但对于土工格室加筋土垫层路堤的临界高度还少有研究。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假定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呈圆弧滑动破坏模式,将格室及其内的填土视为复合体,考虑格室复合体的应力扩散作用和侧向限制作用,提出了路堤临界高度的计算模型,并将该模型值与建立的有限差分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然后讨论了格室高度、应力扩散角及格室复合体与地基接触面摩擦系数对路堤临界高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加筋路堤的临界高度明显大于未加筋路堤的临界高度,并且增加此3种影响因素的取值均能提高路堤的临界高度;同时增强格室的侧向限制作用比提高格室高度和应力扩散角更有利于路堤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