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煤矿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以Mobile GIS作为系统数据采集、管理、分析的平台,将PDA、全站仪、数字水准仪、GNSS接收机等测量设备集成于一体,形成了一种支持多种测量仪器、多种连接方式、可视性强、数据管理集中和数据传输网络化的数据采集终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野外实时跟踪测量,现场数据快速采集及成图,省去了手工录入数据,增强了系统的移动性和实时性,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矿区地表监测信息采集内、外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2.
从设计原则、技术指标和系统功能三方面阐述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填补了大地测量成果野外应用保障的空白,在多项国家军队重大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无人机的外业作业特点以及无人机导航定位本身存在的误差,需要进行差分处理,设计一个基于PDA的无人机飞行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利用本机GPS与无人机GPS进行差分又能对飞行状态进行监控,而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4.
嵌入式GIS技术在PDA、手机等移动设备中的应用快速增长,为解决在嵌入式环境中如何快速处理GIS栅格数据,实现地图和影像的快速浏览、局部放大缩小等问题,以Windows CE或Windows Mobile系统为例,给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GIS技术实现对海量栅格数据的快速处理、浏览显示等互操作的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其程序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在对微软新一代智能嵌入式平台Windows Mobile 6.5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PDA与智能全站仪联合作业技术特点,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了PDA与智能全站仪的双向通讯。  相似文献   
106.
CRTS II型板是我国引进国外板型改进后的无砟轨道板,文章主要介绍基于PDA平台的3维工业测量的CRTS II型板制板检测系统。CRTS II型板制板检测系统采用索佳高端NET 05电子全站仪建立空间3维坐标系统并对各个目标点进行高精度3维坐标测量,依据空间解析几何、最小二乘法等数学计算方法,根据全站仪测量的有关坐标...  相似文献   
107.
在水准测量工作中,水准记簿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记录员作业过程中高度紧张,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全测段返工。根据有关技术依据及规范,采用PDA掌上电脑作为硬件平台,在windows XP软件支持下,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编程环境,完成基于PDA的四等水准电子手簿系统的程序设计,完全代替手工水准记簿。  相似文献   
108.
基于PDA和B/S模式的沉降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基于PDA和B/S模式的沉降监测系统。对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与平差、分析与预报、成果输出等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武汉某小区应用这种基于B/S模式的沉降监测系统,表明该系统极大地缩短了数据采集、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09.
等值线的绘制在自然科学领域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嵌入式终端PDA上绘制等值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用逐点插入法生成Delaunay三角网,然后基于三角网追踪等值点,最后以MapX Mobile控件为图形平台,在Embedded Visual C 4.0环境下编程绘制等值线图,实现等值线图的放大、缩小、漫游、属性查询等GIS功能.继而以离散高程点为实验数据基于PDA环境绘制了等高线图,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Dyadic wavelet analysis of PDA signa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dyadic wavelet transform is used to analyze PDA measured signal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CASE-damping factor, which may be directly calculated from the dyadic wavelet analysis, not from the correlation study; accordingly, the pile capacity may be more exactly estimated by the CASE method. The dyadic wavelet transform can decompose a PDA measured signal into an incident impact wave and a reflected impulse wave at the certain scale that are clearly shown on the wavelet transform grap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cidence and the reflec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a transfer function based on the dyadic wavelet transform and the one-dimensional wave equation, whose phase is the time delay between the incident and the reflected and whose magnitude is a function of the CASE-damping factor. An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analysis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delay and to estimate the magnitude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 that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of the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to the second peak value represented the reflected wave on the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graph. Thus, the damping factor is finally determined. An analog signal, a PIT signal and five PDA signals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methods, by which the time delay, the CASE-damping factor, and pile capacity are determined. The damping factors and pile capacity are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by CAPW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