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21年   1篇
  1905年   2篇
  1900年   1篇
  1897年   1篇
  1882年   1篇
  1880年   1篇
  1877年   2篇
  1875年   2篇
  18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ology and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least-squares optimization tool for calibrating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 QUAL2E.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 simulation of stream water quality for the Anyang stream in Korea. The Monte Carlo analysis is us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odel parameters for water quality constituents. It is found that μmax and ρ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parameters for Chlorophyll-a modeling and K 1 and K 3 are critical parameters for variation of DO and BOD in the Anyang stream. A computer program for automated parameter calibr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a nonlinear GR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application framework provides an intuitive and easy-to-use interface and allows visual evaluation of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automated approach is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for evalua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and converges on a best fit more rapidly and reliably than a trial and error method.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herein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models to obtain the best possible parameter values.  相似文献   
192.
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研究,已成为近年国内外众多油气勘探科研单位的研究焦点,其关键问题之一是借助于软硬件及其匹配的进步,以求解决计算量庞大的障碍。作者在本文中从油田实际出发,提出了一套并行波动方程辛几何算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与处理流程,运用32节 点集群式并行机,完成了XJWZ地区150km的二维和WJT地区126km^2的三维地震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其成像的效果,在信噪比、分辨率、深层复杂构造成像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3.
1997年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瑜  解明恩 《气象》1998,24(8):50-56
对1997年初夏云南发生的严重干旱灾害从大气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诊断研究,提出了一个考虑物理诊断与统计预测相结合的云南初夏降水综合预测方案,对作好该地区的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4.
厄尔尼诺现象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7,他引:48  
赵振国 《大气科学》1996,20(4):422-428
本文主要讨论了厄尔尼诺现象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季风降水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开始年的春夏季,对流层上部位势高度和副热带高压都处在由弱到强的转变状态,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少雨;秋季发生明显的趋势转折,秋季到次年夏季,对流层上部位势高度升高,副高增强西伸,除次年2、3月份全国大范围少雨外,其余月份大都为南多北少的分布型,这种分布形态在开始年秋季最典型。厄尔尼诺开始年、次年,长江中下游入梅期偏晚。  相似文献   
195.
给出了1989年3月罕见的超级太阳活动区(NOAA,AR5395)的多次爆发,在远东地区诱发了一系列强烈的、甚至是首次观测到的电离层扰动事件:(1)重庆站以北地区TEC增量达55×1016el/m的突增事件;同期武昌、仑坪和知本等站的TEC负增量达65×16el/m的突降事件;(2)兰州以南地区的强TID;(3)持续时间较长的Lacuna现象;(4)微粒E层事件等。作者结合同期远东和巴西地区的电离层扰动,多颗卫星探测结果和全球中低纬区极光的出现,对此次电离层事件的部分异常变化及其形成机制作了初步讨论,并指出东向电场剧增和粒子沉降可能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6.
赤道涡旋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安  刘霞  YeQian 《气象学报》1997,55(5):611-619
文中应用1979-1995年共17a的850hPa风场资料和NOAA卫星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特征。证实南海夏季风爆发,落后于同纬度的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岛屿地区。但在南海的东部和西部,季风爆发几乎是同时的,具有某种驻波的特征。文中还证实,大多数年份的4,5月间在105°E附近有赤道涡旋形成,这个涡旋引导它上游的赤道西风或南半球西风进入南海南部,为南海的季风爆发创造有利条件。这种涡旋不活跃的年份,季风爆发往往偏晚。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4月中旬,这个涡旋的形成和105°E越赤道气流的初步建立是同时的。进入5月份,这支越赤道气流逐渐加强。南海夏季风的活动与这支气流可能关系密切。如果称位于105°E附近的赤道涡旋为东亚的爆发涡旋,它显然与南亚季风的情况有较大差别。南亚的爆发涡旋与季风爆发的关系是直接的,而在东亚,则是间接的,这也说明了东亚季风比南亚季风更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7.
极轨气象卫星TOVS资料微机处理系统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轨气象卫星大气垂直探测(TOVS)资料微机处理系统可实时接收处理TOVS/HRPT资料,生成空间分辨率约75(或50)km的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位势高度、热成风、大气中水汽总含量、射出长波辐射(OLR)、臭氧总含量等大气参数以及TOVS水汽图象等产品。其中,大气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K,大气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由于气象卫星覆盖范围广,观测频次多,因此,TOVS产品可弥补海洋、高原、沙漠等地区常规探测资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198.
试论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环境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刘纪平  王亮  雷兵 《测绘科学》2003,28(1):24-27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全球范围兴起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电子政务与空间辅助决策的关系 ,对电子政务空间数据框架的建立、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开发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 ,对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应用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9.
基于WebGIS的一站式电子政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田捷  侯海波 《测绘科学》2003,28(1):33-35
对电子政务的两项核心技术一站式服务体系和WebGIS作了系统地说明 ,并重点对一站式服务的技术实现 ,包括信息集成、应用集成和门户集成 ,以及WebGIS的技术实现架构做了较为详尽地探讨。最后给出了两个基于WebGIS一站式电子政务的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200.
复杂观测系统下的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是近年应复杂地质构造与地震岩性成像需求而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此项技术与集群式并行机的结合,更是将其价格性能比较低至工业生产规模应用水平,然而,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实用化还需要诸如地震资料网络化、并行计算负载平衡等一系列配套技术。本文针对油田实际资料,试验了其应用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规则化技术,并结合地震炮集数据的特点,在自组装的集群式并行机上,解决了其节点间的负载平衡问题。本项工作有助于推近复杂观测系统下的地震数据实现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