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246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编制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工作底图(沉积岩区)提供依据,按照沉积岩建造组合划分原则和大地构造相研究的有关要求,划分了山东省沉积岩区大地构造相和沉积岩建造组合,将山东省沉积岩区大地构造相划分为2个相系(Ⅰ级)、3个大相(Ⅱ级)、15个相(Ⅲ级)、27个亚相(Ⅳ级)及40个建造组合(Ⅴ级),并简要介绍了主要沉积岩建造组合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2.
组合测量是精密大尺寸测量的重要研究方向,提出一种经纬仪与视觉深度组合测量方法,对方法的原理以及其中的标定技术和高精度中心定位技术进行论述。精度验证实验表明,组合技术的定位测量精度优于0.05mm,准直精度优于2″,证明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以北斗卫星1支路频点为例,从消除或减弱电离层影响、对流层影响和观测噪声与多路径误差3个方面分析COMPASS三频数据线性组合的优化选取问题,并通过MATLAB模拟,给出一些典型的组合,分析它们可能的应用,为COMPASS三频数据线性组合的优化选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4.
如何通过定量计算选择最佳波段组合一直是TM等多波段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利用Erdas提供的可视化空间建模工具( Spatial Modeler )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指数( Opti-mum Index Factor ,OIF)的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TM遥感影像最佳波段组合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快速有效,极大提升了TM等多波段遥感影像最佳波段组合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05.
由于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系统误差具有随测站间距离增加而相关性降低的特性,长距离情况下准确快速得到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十分困难.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双差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利用M-W组合观测值进行双差宽巷整周模糊度的计算,结合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进行基准站间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确定,且不需线性化、不需解求方程组,各双差整周模糊度之间相互独立.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解算长距离基准站间的双差整周模糊度.  相似文献   
106.
由于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控制网的特殊性,在变形数据处理过程中基准点稳定性判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通常稳定性判断是在室内数据处理时进行,为了优化变形数据处理过程,本文采用已有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进行基准点稳定性检验,并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灵敏度的概念,即检验观测值出现多大变动时能被该方法检测出来,并测试出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的灵敏度。通过灵敏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现场进行稳定性分析,指导外业变形监测工作,提高观测结果利用率和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7.
Terraces of different age in the Zackenberg delta, located at 74°N in northeast Greenland, have provided the opportunity for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Holocene glacial, periglacial, pedological, bi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existed during and after delta deposition. The raised Zackenberg delta accumulated mainly during the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 starting slightly prior to 9500 cal. yr BP (30 m a.s.l.) and continued until at least 6300 cal. yr BP (0.5 m a.s.l.). Evidence of sea‐level change is based on conventional 14C dates of shells from the marine delta bottomsets, 14C AMS dating of macroscopic plant material from the foresets and of fluvial deposits. Arthropod and plant remains from 7960 cal. yr BP in the delta foresets include the oldest evidence of the arctic hare in Greenland and evidence of a rich herb flora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flora. Empetrum nigrum and Salix herbacea remains indicate a summer temperature at least as high as today during delta deposition. Post‐depositional nivation activity, dated by luminescence, lichenometry and Schmidt Hammer measurements indicate mainly late Holocene activity, at least since 2900 yr BP, including Little Ice Age (LIA) avalanche activity. Pedological analyses of fossil podsols in the Zackenberg delta, including 14C AMS dating of selected organic rich B‐horizons, show continued podso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 and into the subsequent colder period of the late Holocene, until 3000–2400 yr BP. A Neo‐Eskimo house ruin foun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delta, presently being eroded by the sea, is dated to AD 1800. It presumably was abandoned prior to AD 1869, and suggests that some of the last Eskimos that lived in northeast Greenland might have occupied the Zackenberg delta.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8.
实现了BDS/GPS/GLONASS三系统组合RTK定位算法,介绍了BDS/GPS/GLONASS三系统组合RTK数学模型,解决了多模融合导航定位时空基准统一问题,并针对附加模糊度参数的卡尔曼滤波函数模型,提出了一种确定实时动态定位中卡尔曼滤波参数的方法。编制了BDS/GPS/GLONASS RTK定位程序,并对28 m超短基线及31 km短基线实测数据进行了解算。对比分析了BDS、GPS、GLONASS、BDS/GPS、BDS/GLONASS、GPS/GLONASS、BDS/GPS/GLONASS七种模式下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09.
110.
如何有效地解释评价异常是化探找矿取得成功的关键,传统的地球化学异常处理方法一般是以单一元素的含量值与背景值的差异来圈定异常,因子-泛克立格求异模型则建立在矿床主成矿期元素共生组合与地球化学异常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因子-泛克立格模型对津巴布韦东部奇马尼马尼地区进行成矿预测,结果表明:奇马尼马尼地区存在7种元素组合,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岩性组合,F4和F6元素组合异常可作为区内热液成矿指示标志,与东部塔卡金矿套合程度高。利用该模型圈定了5处找矿远景区,Ⅰ号远景区为铜镍金钛铁矿成矿有利区,Ⅱ号远景区具有与塔卡金矿相似的地球化学组合背景,Ⅲ号、Ⅳ号和Ⅴ号远景区则具寻找热液型金铜矿及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