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147篇 |
地质学 | 10篇 |
海洋学 | 16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条断裂带上发生地震的破裂面通常与断裂带形状接近,同一地震破裂带上大量震源机制节面中应该有集中于断层面形状的一个集合,求出此集合的节面中心就可以得到断裂带的几何形状.根据这个原理,本研究给出了震源机制节面之间距离的方法,将带有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方法(DBSCAN)应用于震源机制的节面聚类分析,并应用于2021年云... 相似文献
72.
采用有效感觉噪声级Lepn作为单个事件的评价量,用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作为一段时间内多个事件的评价量,介绍了机场环境噪声影响预测的完整程序和方法。给出了遥墙机场1995年度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3.
半航空电磁法(SAEM)是一种有利于在复杂地形地表条件下高效、低成本开展探测的新兴方法,尤其适合我国国情.SAEM数据受多种系统内外部噪声影响,信号质量不佳;传统去噪方法针对不同噪声逐一处理,步骤多、主观因素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考虑同时在压制噪声来源与增强去噪方法两方面做工作,提出一套全流程低噪声解决方案:采用降噪搭载结构抑制主要外部噪声,低噪声混合放大电路抑制主要内部噪声,基于深度学习的一站式去噪方法克服主观因素影响,从而在整个SAEM观测与处理流程上实现低噪声.测试表明,在地形复杂、气流条件复杂地区,所研发的SAEM系统可稳定工作,数据可靠性一致性高,未来有望为我国资源探查、深部工程等工作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74.
分析了低光度天文应用时CCD器件的主要噪声源的噪声特性和三种典型CCD读出信号处理方式的噪声抑制效果;提出了天文CCD读出信号的相关多次采样(CMS)处理新方法,并分析了四次采样抑制CCD读出噪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5.
本文利用沿厦门—连城测线布设的20个临时观测台的记录, 结合近年发展起来的利用噪声提取面波格林函数的技术, 提取了这20个临时观测点两两间的面波格林函数。 结果表明, 40天的噪声数据完全可以得到信噪比较高的面波格林函数, 这可能和该测线与海岸线近似垂直, 能量主要由沿海传向内陆有关。 根据所有射线每天的面波格林函数随时间推移的变化, 指出S04观测点在此次临时观测期间存在1.5~2.0 s的授时误差, 这可很好的解释爆破观测中出现的震中距与波形到时的颠倒现象; 并且, 利用爆破记录的观测到时验证了“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在该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6.
微动探测是利用地球表面的天然震动信号进行探测的被动源探测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物探方法, 微动探测野外施工灵活, 阵列形状多样, 受施工场地限制小, 对施工环境影响小.目前进行微动探测所用的地震检波器大多成本较高、重量和体积大, 不便于运输与大规模布设.本文由微动探测方法的特点出发, 优化改造了自行研发的低成本自存储式数字地震检波器, 使其性能满足微动探测的需要.通过对地震计系统噪声的详细分析、微动探测原理的讨论, 结合现场试验数据, 探讨了该检波器应用于大规模微动探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从功率谱的角度分析了白噪声中f-2随机过程的最优估计问题,推导了线性估计方法的精度极限,并通过对若干线性估计方法的精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8.
79.
Simulation technique for whistler mode signal propagating through inhomogeneous plasma using WKB approxim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Singh, K., Singh, R.P., Ferencz, O.E., 2004. Simulation of whistler mode propagation for low latitude stations. Earth Planet Space 56, 979-987).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have used it for the analysis of recorded signals at low latitudes and estimated the nose frequency, which is not observed on the dynamic spectra. At low latitudes nose frequency is ∼100 kHz or more and therefore it is absent in the dynamic spectra due to attenuation of the signal at higher frequencies. The importance of nose frequency is in determining the exact path of propagation, which is required in probing of ambient medium. It is shown that the method permits to study the nose frequency variation, it can be used to deduce physical parameters as the global electric field. A case study permits to get a reasonable value of the electric field, which up to now could not be done at very low latitude. 相似文献
80.
灵敏度达单光子水平的崩二极管,是目前为止可用于激光测距的最好探测器,国际上多数测距站都采用这种探测器.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的优点是灵敏度、时间响应和暗噪声等性能指标都十分优越,缺点是视场小,视场角仅53',这对于测距是不利的.为了使用好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建立了专用的回波调整准直光源,设计了专门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调整架,并应用噪声计数方法对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做了非常精细的调整,使其很好地为激光测距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