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9篇 |
免费 | 266篇 |
国内免费 | 2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1篇 |
大气科学 | 14篇 |
地球物理 | 208篇 |
地质学 | 1390篇 |
海洋学 | 101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91篇 |
自然地理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17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本研究在通渭、兰州、西吉、宝鸡、西安等多个西北典型黄土震陷灾害场地获取原状土样,通过对密度、含水率、孔隙比、塑液限等物理指标的测试,分析其与土体震陷性的关系;通过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动强度、震陷等室内动力特性试验,并结合大量前人研究资料,分析土体性质对岩土震陷灾害的区域性影响。结果表明:1)震陷系数与单一土体物性参数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六盘山以西和以东的黄土震陷特性反映了明显的地区变化规律,在相同地震荷载作用下震害东轻西重;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活动增加,改变了土的含水率,导致土体上覆压力增大,在上覆压力的作用下,土体的初始孔隙数量有所减少,其固结程度越来越好,宏观表现为土体的易损性即震陷性减小。 相似文献
82.
83.
苏南地区地面沉降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云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10(3):66-71
从苏南地区的地层结构特点出发,指出具有中等压缩的粘土和砂土互的地层结构是地面沉降的内因,而抽取地下水及地面荷载的增长是地面沉降的外因,分析几个地面沉降的力学机遇,并从岩土工程角度出发,阐述沉降机理,数学模型等当前地面沉降中亟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aline Lake Groups in Dingbian,Shanxi Province of China
正The Dingbian Saline Lake groups are in Dingbian County,northwest of Shaanxi province,and located on the border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Maowusu Desert in Northern Shanxi.It's altitude is more than 1300m.The 相似文献
85.
中国东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我国东部不同地层区一些代表性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位开展了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沉积环境差异和成岩蚀变影响,界线层位的δ18O值变化较大,规律性不明显,δ13C值变化虽小,但在界线处均发生不同程度漂移?漂移的层位与寒武纪-奥陶纪主要生物群面貌变化的界线相一致?综合各方面资料分析,笔者认为,碳同位素组成的漂移很可能由晚寒武世到早奥陶世时期内海平面的升降所引起. 相似文献
86.
87.
首先对地面沉降的定义进行了辨析,简单介绍了地面沉降的诱发因素。然后提出了建设工程地面沉降的概念,重点讨论了建设工程地面沉降的沉降机理、沉降危害、沉降控制标准和研究方法4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建设工程地面沉降控制标准的制订原则和一些建议。研究结果对今后的地面沉降研究及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是一种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由于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不断加剧。然而人们往往总是忽略了地质灾害与地质模式的内在联系,把大多数原因归结为人类活动。事实上地面沉降的发生不仅与地下水水位下降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地层岩性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型、厚度、压缩性的大小、固结历史等因素有关。本文以苏锡常地区为例,对地面沉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9.
阐述城市化快速发展日益突显的城市雨水问题与地下水超采引起地面沉降危害,在对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进行水质分析基础上,探讨城市雨水直接回灌浅层含水层在地面沉降防治中的利用潜力和意义. 相似文献
90.
强夯加固近期粗粒填土塌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夯加固近期粗粒填土时,夯点部位的土体明显产生了漏斗式塌陷,并且有数条环状和根状裂隙。针对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说明了由大孔隙到小孔隙,填土要经过瞬间的3个变化过程,而且在有效加固深度内土体呈“逆向转换”规律,同时分析了为什么夯点土体在成分均一的条件下,不同部位承载力悬殊这一关键性问题,对夯点间距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