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389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536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1.
本文研究了欺骗攻击环境下带有传感器故障的大规模电网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通过引入拓扑关系来描述分布式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随机Bernoulli序列描述欺骗攻击模型及其随机特性.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了带有传感器故障的系统在遭受欺骗攻击环境下的均方稳定及H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基于LMI设计了满足H性能指标的分布式状态估计器.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估计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2.
分别针对具有结构参数和范数有界参数的滞后型Lurie控制系统的鲁棒绝对稳定性问题,利用Lyapunov方法给出了系统鲁棒绝对稳定的时滞无关条件及时滞相关条件.得到的结果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表示,易于利用MATLAB工具箱求得保守性较低的条件.  相似文献   
213.
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运用粗糙集和层次分析法研究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子,确定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指标体系,并通过评价方法将指标合理化。研究结果表明: 判断矩阵计算的各因素权重结果较为接近,比较理想。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影响因子中的消费水平、旅游景观、旅游氛围均超过0.1,排在前3位,较以往学者研究结果有所变化。农村居民出游对旅游资源偏好较以往有很大改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氛围营造等影响因子已经超过了之前农村居民优先考虑的距离因素。对交通条件,住宿水平的影响因子考虑的较少。相对传统的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出游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层次分析法所依赖的专家经验,避免出游因素评价指标设计中出现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214.
在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我们对数据质量的评价也必须越来越系统、可靠。本文就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求解外方位元素的误差传递模型,并从中分析了内定向误差对外方位元素精度的影响,从而改进和完善了外方位元素精度的评定方法,使得外方位元素精度的评定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15.
提出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抑制时延多普勒图(delay Doppler map, DDM)中的海杂波,提高海面目标反演精度。以挪威Snøhvit采气平台作为海面目标,采用2016-11-13的DDM数据进行目标反演。结果显示,未使用PCA抑制海杂波前,反演位置平均误差为17.65 km;抑制海杂波后,反演位置平均误差为11.42 km,位置精度提升35.30%。  相似文献   
216.
前人曾在东准噶尔双井子以东地区进行 1∶ 5万地质调查时 ,依据蛇绿岩建造的产出状况及构造侵位的特征 ,将蛇绿岩建造全部单元及岛弧或弧前盆地的火山岩建造 ,从南明水组解体出来 ,建立了“元湖组”。目前认为蛇绿混杂岩带是洋盆闭合时洋壳残片构造侵位到陆壳之中的产物 ,为无序层序 ,相当于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划分类型的构造混杂体类 ,即由构造包体和基质两大部分组成。构造包体是由蛇绿岩及其上覆岩系的远洋沉积物组成 ;基质包括不同时代 ,或同时代不同岩石的地层单元。“元湖组”具有“超群”的概念。对克拉麦里东双井子地区蛇绿混杂岩带 1∶ 5万地质填图等级体系划分重新厘定 ,将构造包体部分建立“元湖岩群”,其蛇绿岩部分建立“柳树泉岩组”;枕状熔岩及远洋沉积物建立“阔什喀尔苏岩组”。对于基质中所有组成单位建立“哲兰德岩群”,早石炭世陆缘沉积的正常碎屑岩仍采用“南明水组”,而火山岩建造建立“喀腊卡特岩组”。依据填图精度的要求可划分“段或岩段”、“层或岩层  相似文献   
217.
二维视电阻率断面的快速最小二乘反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快速最小二乘反演是以平滑限定的最小二乘方法为基础,是对二维视电阻率断面进行反演的一种方法。反演过程不需要提供初始模型,在首次迭代时使用一均匀介质地下模型作为初始模型,该模型的视电阻率偏导数值可以用解析法得到。在后面的迭代中,使用了拟牛顿法去修改每一次迭代的偏导数矩阵,避免了偏导数矩阵的直接计算,从而减少了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同时运用牛顿矩阵校正技术解最小二乘方程组也减少了大量的计算时间。总之,该方  相似文献   
218.
Study of seismic wave excit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laterally heterogeneous media was an active and important subject in seismolog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numerous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research field. In this article, I have, first, made a brief review on those developments and then introduced and summarized a unified and efficient method, global generalized reflection-transmission (abbreviated to R/T thereafter) matrices method, for synthetic seismograms in multi-layered media with irregular interface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24~26]. As demonstrated in this article, this method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extension of the generalized R/T coefficients method for the horizontally layered case [2,5] to the layered media with irregularly shaped interfaces by incorporating the T matrices technique [27,28]. Because of the use of a recursive scheme in computing the global generalized R/T matrices, this method is efficient, particularly for the cas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rre  相似文献   
219.
使用R矩阵方法, 在扭曲波和库仑玻恩近似下计算了入射电子能量为20 eV、50eV 及100 eV 原子Na 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并详细给出了入射电子能量为50 eV 时的能量微分截面及分波能量微分截面。计算结果揭示了明显的Ryderg 系列共振, 并使用量子亏损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示了Ryderg 系列共振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220.
Seismic signals consist of several typically short energy bursts, called phases, exhibiting several patterns in terms of dominant frequency, amplitude and polarisation. We present a fast algorithm to detect the so‐called S‐phase in a three‐component seismic signal. This new approach combines traditional S‐phase detection methods and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