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10篇 |
免费 | 2289篇 |
国内免费 | 12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47篇 |
大气科学 | 3273篇 |
地球物理 | 1919篇 |
地质学 | 3232篇 |
海洋学 | 942篇 |
天文学 | 111篇 |
综合类 | 655篇 |
自然地理 | 35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10篇 |
2023年 | 217篇 |
2022年 | 391篇 |
2021年 | 518篇 |
2020年 | 529篇 |
2019年 | 595篇 |
2018年 | 480篇 |
2017年 | 595篇 |
2016年 | 567篇 |
2015年 | 595篇 |
2014年 | 702篇 |
2013年 | 1078篇 |
2012年 | 716篇 |
2011年 | 679篇 |
2010年 | 568篇 |
2009年 | 689篇 |
2008年 | 695篇 |
2007年 | 670篇 |
2006年 | 603篇 |
2005年 | 552篇 |
2004年 | 429篇 |
2003年 | 375篇 |
2002年 | 320篇 |
2001年 | 268篇 |
2000年 | 245篇 |
1999年 | 205篇 |
1998年 | 197篇 |
1997年 | 216篇 |
1996年 | 126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经济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碳减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关资料和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减排工作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当前碳减排方面的研究进展。经济层面的研究,包括数量化模型、碳税机制和碳减排附加效应几个方面。专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对碳行为的源汇和贮量的计算研究、碳循环研究、以及减少碳排放的工业技术的运用等。文章还简要提出了中国在碳减排研究方面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42.
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气候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考虑柑桔气候适宜性水平及其变率变化,构建柑桔的风险度模型,运用滑动建模技术对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的气候风险性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根据风险分布强度将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风险大致分为三类型:低风险型、中风险型和高风险型。温度风险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分布,除西部高山区外,由低纬向高纬风险度依次增高;降水风险度呈现亚热带中部低,北部和西部高;与降水风险度相反,日照风险度在亚热带中部高,北部和西部低;气候风险度受温度变化的主导,也大致呈现纬度地带性,呈现高纬和西部高海拔区高,低纬和东部沿海区低。柑桔气候风险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都存在着差异,近46年来,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气候风险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以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增加的最快;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热带东部和南部风险较低的区域分布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北部和西部风险高的区域分布有进一步增大并向东部和南部扩展的可能。从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减产率大于10%、20%、30%的气候风险度分布区域变动过程来看,柑桔各减产率的气候风险度分布具有很明显的区域性和连续性,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43.
Joon Heo Jung Hwan Kim Jin Woo Ki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3,27(9):1165-1177
Coastline recession is one of the best indicators of coastal erosion. Three methods for computing coastline recession – the baseline approach, the dynamic segmentation approach and the area‐based approach – have been used, each of which has one or more drawbacks.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a new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 coastline recession is proposed, using buffering and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existing methods with respect to two simulated cases and two real coastlines. Test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new method is more reliable than the three other methods, all of which are susceptible to variability of recession, scale, number of line segments, length of coastlines and direction of the baseline. The proposed method, incorporating two physically meaningful values – magnitude and variability of coastline recession according to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coastline offsets, respectively – presents itself a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method of assessing coastline recession. 相似文献
244.
利用NSIDC公布的ICESat运行期间的19个任务期的观测数据, 采用重复轨迹分析方法估计近年来南极冰盖高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南极大陆冰盖整体上呈现消融趋势,基于不同的GIA模型和ICESat激光测高数据的南极大陆冰盖高程变化的趋势约为 -1.17~-1 cm/a。 相似文献
245.
我国北方地区春夏季节沙尘天气频发,精准识别沙尘源区对于沙尘天气预报及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意义重大。以新疆为典型研究区,采用2000、2005年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分析了新疆沙尘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基于土地类型转移矩阵分析了不同类型沙尘源的转化情况。结果显示:新疆沙尘源的正、逆向转化主要跟人类活动相关。(1)沙漠/沙地转化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边缘地区;转化为裸土类型沙尘源最主要的土地类型为河流/湖泊和草地,其中河流/湖泊的转化主要受自然条件影响,而草地的转化则是由过度放牧所导致。(2)岳普湖、伽师和巴楚等县区存在过度放牧现象;塔里木盆地北部以及准噶尔盆地内部等绿洲-荒漠交错带及人口聚集区域,存在大面积的垦荒现象。(3)新疆地区绿洲-荒漠交错带面积广阔,但其生态系统脆弱,为潜在的沙尘源区,应科学划定生态保护区,禁止过度放牧和无序垦荒。本文研究结果有望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及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6.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退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石羊河流域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系统退化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过对石羊河流域近代地表水资源开发及其绿洲变迁,近年来流域用水量分配,降水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流域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位、水质的变化等因素多年来观测研究,认为:降水量对天然植被的生长没有大的作用;由于人口的增加,流域地表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开发过度,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流域经济因素促进社会因素的变化,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经济、自然诸因素相互作用,通过水资源的变化驱动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7.
采用CEOF(复经验正交函数)对黄河中下游地区15个代表站点近500年来的旱涝等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历史时期本地区的旱涝分布特点可用三种分布型表征:平均型、东西反相型和南北反相型,对上述三种旱涝分布型的时间振幅,应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检验,可以发现平均型和东西反相型近500年来发生旱涝突变,而南北反相型则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48.
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异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是地区制造业在区域之间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所提供的有效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大小。利用构建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省区为基本单元,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并对这种变化和差异的动因给与解析。研究表明,从1985年到2003年的近20年来,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呈现出一定的时空演化规律:①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地区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抬升;②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地域差异明显,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逐渐递减,且差距随时间的推移呈扩大趋势;③地区制造业竞争力与其驱动因素关系密切。驱动因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决定了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演变趋向。 相似文献
249.
深入开展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变化和聚落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探究乡村地域系统优化、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延安市碾庄流域为例,基于ENVI和GIS等软件技术,结合Landsat卫星影像、马尔科夫链模型和实地调查,从土地利用转移与交换变化、建筑用地空间转移、社会响应等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对区域乡村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在一系列生态工程措施作用下,碾庄流域生态覆被发生明显改观,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坡耕地及稀疏生态用地转化为林地,其中,林地面积占比由32.34%(2009年)增加至50.88%(2018年);②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延安新城“边缘效应”的影响下,碾庄建设用地呈现向流域的东南和西南方向拓展的趋势,10 a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75%;③ 在人类活动的主导作用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正在朝着生态化和集约化的方向转型发展。研究结果有望为深入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和优化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