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15年   1篇
  1905年   2篇
  1900年   1篇
  18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41.
陈琦  王和云 《湖泊科学》2020,32(2):406-416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微环境有利于水体中钙和磷形成CaCO_3-P共沉淀,从而将水体中的磷永久性去除,避免植物腐烂后的二次污染但不同的沉水植物种类形成CaCO_3-P共沉淀的能力不同本文以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为实验对象,研究水体中添加钙离子(0、100 mg/L)对水体磷(磷浓度:0、0.2、2 mg/L)的去除和植物富集磷的差异,并通过植物灰分磷的组分分析,聚焦植物钙磷的变化,为生态修复中沉水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菹草和金鱼藻体系中总磷(TP)和溶解性反应磷(SRP)浓度显著下降,添加钙离子使降幅升高,且菹草体系中水体TP和SRP降幅均高于金鱼藻TP和SRP降幅;(2)菹草的干重全磷在高磷低钙(2-0)水平最高,灰分总磷在高磷高钙(2-100)水平最高,而金鱼藻干重全磷在高磷高钙(2-100)水平最高,灰分总磷在中等磷低钙(0.2-0)水平最高;(3)在2 mg/L的磷浓度下,添加钙离子使菹草的钙磷(HCl-P)和水溶性磷(H_2O-P)含量升高,有机磷(NaOH-P)含量降低,结果使灰分总磷含量升高,而金鱼藻NaOH-P升高,HCl-P和H_2O-P含量均降低,结果使灰分总磷降低这表明菹草通过提高吸附性磷和钙磷含量增强磷的富集,而金鱼藻则只显著升高了灰分中有机磷的含量显然,水体富营养化背景下,相较于金鱼藻,菹草具有更强的形成CaCO_3-P共沉淀的能力,具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42.
程婷  杨毅玲  李琪  甘南琴 《湖泊科学》2023,35(5):1573-1583
噬藻体在蓝藻水华发生后期快速增殖被认为是蓝藻水华消亡的重要途径,但有关噬藻体的应用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噬藻体A-4(L)侵染鱼腥藻PCC 7120为例,开展光照、温度和感染复数影响噬藻体裂解藻细胞的探究,推定噬藻体在裂解蓝藻应用中的最佳投放时间及投放剂量。结果显示,光照是影响噬藻体裂解藻细胞最关键的因子,A-4(L)在全光照条件下且感染复数为0.01时,8 h即可快速裂解鱼腥藻PCC 7120,但在全黑暗条件下无裂解;光照时长越长,A-4(L)对藻细胞的裂解越快。进一步研究发现,A-4(L)在藻细胞表面的吸附不依赖光照,但在黑暗条件下A-4(L)在藻细胞内的复制受到抑制,推测A-4(L)的复制可能与宿主的光合作用有关。在15~25℃范围内,提高温度会加快A-4(L)裂解藻细胞的速度,且胞外A-4(L)效价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在10-6~1范围内,感染复数每提高两个数量级,A-4(L)裂解藻细胞则提前4h。综合上述结果,在7:00向湖水样品中投加感染复数为0.01的噬藻体可使PCC 7120藻细胞生物量在24 h内大幅度降低76%。本研究为蓝藻水华发生时投加噬藻体控制蓝藻种群密度提供一定...  相似文献   
343.
马铃薯不同品种耐盐性差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龚家栋 《中国沙漠》1996,16(1):61-66
马铃薯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本项试验目的是为了就6个马铃薯品种对盐胁迫的生长反应和耐盐性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根据试验结果, 马铃薯是一种对盐分很敏感的作物, 高盐分(EC12.0ds/m)处理使植株高度、生物量、产量严重下降, 而低盐分(EC4.0dS/m)和中盐分(EC8.0ds/m)处理则由于品种的不同各显示出差异。由产量和生物量确定6个品种的耐盐顺序为: V-3>Mariva>Piratini>CFC-69.1>CEW-69.1>Muziranzara, V-3和Mariva推荐为进一步实验品种。  相似文献   
34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分群分离分析法,以同一批受精卵孵化的同池养殖大菱鲆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为材料,进行微卫星DNA遗传分析,以揭示影响大菱鲆生长发育速度方面的遗传信息。30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生长高值组(F组)和生长低值组(S组)各10个样本建立的DNA混合池进行扩增时,在两池间出现了7个差异片段。通过对两组大菱鲆个体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1个微卫星位点(SmaC10)在355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生长性状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有4个微卫星位点(SmaC02、SmaC06、SmaC09、B11-I12/6/3)分别在258bp、182bp、226bp、175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生长性状存在正相关性,其中位点Smac09在226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生长性状的正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354。位点SmaC09所扩增出的等位基因片段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人工选育群体的分子标记,指导大菱鲆的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345.
基于2DPCA的图像融合算法是一种新近提出的图像融合技术,它是通过图像矩阵右乘投影矩阵来实现2DPCA分析的。因而,这种算法能够有效利用图像的二维结构信息,具有良好的性能,不仅能够提高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而且使光谱信息得到较好保持。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矩阵左乘最优投影矩阵来实现2DPCA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即L2DPCA图像融合算法,并将2DPCA算法和L2DPCA算法与经典的BROVEY、PCA和H IS三种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DPCA算法和L2DPCA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这三种经典的算法。  相似文献   
346.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视镜对大菱鲆胚胎期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其胚胎正常发育特征,并继续对胚后期的仔、、幼鱼发育阶段采用测量、手绘、照相等方法进行形态学与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大菱鲆胚胎发育与其他硬骨鱼浮性卵鱼类基本相似,属端黄卵,盘状分裂。在水温13℃条件下,约经116h完成孵化。胚后仔、稚、幼鱼阶段,体背部色素逐步增深,鱼体逐渐由透明变为不透明,由两介对称变为不对称。3日龄仔鱼开口;1-9日龄仔鱼,体色呈红色,称之为“红苗”;10-24日龄,黑色素增多,称之为“黑苗”;25日龄以上,体披大量花状色素,称之为“花苗”,由此鱼体变宽,右眼开始上升;30日龄苗,右眼已上移至头顶背部;35-38日龄苗,右眼已完全转移至左侧,变态完成而达鲆鲽类所特有的形态、生态和生理状态;60-90日龄苗,背部正常体色为沙色(sand color),全长已达50-60mm,可以作为商品苗出售。上述研究资料对于大菱鲆生产性育苗工艺的建立和操作管理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7.
雷达波段对多极化SAR海面溢油检测极化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极化SAR数据海面溢油检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不同波段极化SAR数据的海面溢油检测能力,为最大程度减小观测条件、环境因素等的影响,选取准同步获取的SIR-C/X多极化SAR数据。针对海面油膜、生物油膜和低风区疑似溢油现象,研究L波段和C波段的共极化相位差、一致性系数、极化熵、各向异性和平均散射角等极化特征对海面油膜以及不同海面暗斑现象的检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海面溢油检测以及探测不同暗斑现象间差异方面,C波段总体优于L波段;L波段,极化分解特征各向异性参数优于共极化相位差和一致性系数;C波段,共极化相位差、一致性系数特征优于极化分解特征各向异性和极化熵,结合平均散射角特征有助于滤除生物油膜和低风区。  相似文献   
348.
通过形态结构观察结合rbcL和COI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发现分布于海南省博鳌的台湾蜈蚣藻(Grateloupia taiwanensis S.M.Lin et H.Y.Liang)为海南新纪录种。结果表明:藻体直立,红色或紫红色,质地柔软黏滑,高6—18cm,宽2—3cm,叶片呈披针形,边缘长出的小育枝亦呈披针形,长5—25mm,宽1—5mm,固着器呈圆盘状;皮层由8—11层细胞构成,髓部非中空,髓丝纵走或相互交错;雌雄异体,精子囊由外皮层细胞形成,球形。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由6个细胞构成,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由5个细胞构成(6cpb-5auxb型),均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囊果散布于除固着器外的整个雌配子体的表面;四分孢子囊由四分孢子体的内皮层细胞产生,呈十字形分裂。rbcL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个采自海南的样本与产自台湾南部的台湾蜈蚣藻之间无碱基序列差异;CO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个样本间无碱基差异,在蜈蚣藻属这一大的进化支中聚集成独立的小分支,区别于其他种。  相似文献   
349.
以红树植物老鼠簕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海水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1、2、5、10、20mg/L)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暴露对老鼠簕幼苗叶绿素含量、比值及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DBP浓度为5mg/L时,DBP污染对老鼠簕幼苗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余浓度DBP污染均会使老鼠簕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 DBP污染对老鼠簕幼苗叶绿素a/b比值基本无影响;(2)随着DBP浓度升高,老鼠簕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说明DBP污染会导致老鼠簕幼苗叶片衰老;低浓度DBP暴露(≤10mg/L)可以诱导老鼠簕幼苗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并保持一定时间细胞内活性氧平衡,高浓度DBP暴露(10mg/L)会对老鼠簕幼苗的抗氧化酶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研究结果也为红树林湿地的保护,DBP的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50.
针对地震滑动分布反演中正则化参数选取问题,提出利用U曲线法确定地震滑动分布反演正则化参数。利用U曲线法、L曲线法设计模拟实验,并将两种方法应用到芦山实际震例反演中。模拟实验以及芦山实际震例反演结果表明,利用U曲线法确定正则化参数反演地震滑动分布结果与L曲线法相比具有反演精度高、无需依赖数据拟合精度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