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8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650篇
测绘学   2049篇
大气科学   551篇
地球物理   1592篇
地质学   1421篇
海洋学   541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669篇
自然地理   127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51.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people’s social interactions along with their changing physical locations can help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that gener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distance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which can benefit broad fields of study related to social network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volv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movements and social closeness evolution. This is partially related to the shortage of longitudinal data in both physical location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he lack of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environment capable of effectively investigating such a process over space and time. With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sociospatiotemporal data in recent years, it is now feasibl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separ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in a space–time context. This research was intended to offer a spatiotemporal exploratory analysis approach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The first step was to propose the concept of a social closeness space–time path, which is an extension of the space–time path concept in time geography, to represent evolving human relationships in a social closeness space. A space–tim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prototype was then designed to support the re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space–time paths in both physical and social closeness space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cept and design in gaining insight into the impact of physical migration on online social closeness was demonstrated through an empirical study.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study include an extension of the time–geographic framework from physical space to social closeness spac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representation approach in a GIS to integrate an individual’s space–time paths in both physical and social closeness spaces, and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evolv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separation and social closenes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52.
针对常规农用地分等模型因子权重计算存在人为干扰和神经网络模型自身优化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该文综合了BP神经网络非线性权重数据挖掘特性和粒子群的全局优化能力,建立了农用地分等计算的粒子群神经网络混合模型(PSO-BP网络模型),并应用于广东省揭西县农用地分等计算中,发现PSO-BP网络模型能避免定级因子权重确定的人为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3.
王丽  曾辉 《地理研究》2012,31(5):853-862
本文以我国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例,综合使用GIS技术、道路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其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成因及其景观生态效应。在确定了24个独立的空间研究单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深圳市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差异对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影响和道路格局特征的景观整体及重要组分的格局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密度的增加导致交通用地密度、节点和廊道储量增加,道路网络结构复杂程度、格局指数降低;资源条件、环境和生态保护约束是导致道路网络复杂性增加、结构发育水平下降、网络格局指数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深圳市的道路网络格局特征对全市景观整体格局没有表现显著的约束性影响,对建设用地显示出环境保护约束和空间吸引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对于林地则表现出生态保护约束、空间排斥和物理分割三个方面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54.
空中廊道作为一种新型航空流组织与空域资源分配方式,是一种复杂的航空流网络,解析其结构特征并评估其结构性能是实现空域资源动态配置的前提。该文通过构建网格时空图方法,以京—成空中廊道为例进行航空流网络解构研究,包括基于航迹簇的网络构型、流量时空波动与航空流聚合分化三方面,据此提出空域资源动态配置方案。研究结论如下:1)以多种邻近阈值指示航迹交叉角度持续增大,检测出航空流网络存在平行流、交叉流、全覆盖流和半覆盖流4种构型,基于其占比和特征的显著差异性提出并行扩容调整方案;2)以高频数网格点状或短线状集中分布指示流量时空波动,检测出航空流网络存在两个不同内涵的时间高峰、以距离中值区为近似对称轴的空间高峰以及在区段间漂移的时空交互高峰,进而提出时间错峰调整方案;3)以网格属性指示聚合分化点的分布,检测出航空流网络阶梯递减、高值集聚和叠合特征,相应提出动态快速分化分流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55.
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大地测量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论述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在观测周期,物理量,频域,实测精度,监测优势者方面的异同,认为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是测震学与大地测量(含GPS)的必要补充,介绍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台网观测技术,以及它在我国10多次中强震测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6.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介绍了我国GPS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结合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建立全国统一的“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意义,并介绍了整网平差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最后平差结果及精度。  相似文献   
157.
介绍美国、欧洲、中国90年代高级天气雷达监测网建设与发展概况和瑞士的Met-Net高级气象雷达数据网系统的主要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8.
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的 GPS数据结构 ,对 GPS及其他观测数据的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管理及数据共享等工作流程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9.
在各级水利与自然资源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共享机制逐步完善背景下,针对日益凸显的原有监测系统中存在的监测井布局不合理问题以及岩溶含水系统具有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选取徐州市丁楼-茅村和七里沟2个典型水源地,分别采用互信息-距离(T-D)和最大信息最小冗余(MIMR)模型对研究区监测网信息冗余性和最优监测井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丁楼-茅村水源地水位监测数据离散程度、信息熵、信息传递量和信息衰减速率均大于七里沟水源地,2个水源地在ε取10-1时的水位信息有效传递距离分别为4.7,4.8 km,指示出两地相似的岩溶发育程度和水力传导性能。通过对比监测井控制范围的实际值和理论值发现2个水源地监测井之间均存在信息冗余。现有监测条件下,丁楼-茅村水源地最优监测井数为6眼,最优监测井组合为D1-D2-D4-D5-D7-D9;七里沟水源地最优监测井数量为5眼,最优组合为Q1-Q3-Q4-Q5-Q7。将优化结果与原监测网相比,2个水源地监测井数量均减少3眼,分别能提供原监测网信息总量的98.5%,94.9%,监测网控制范围分别下降0.4%,1.2%,信息冗余量分别减少49.0%...  相似文献   
160.
GPS掩星技术和电离层反演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系统地介绍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的发展现状、系统组成和一些关键技术;论述了利用GPS掩星数据进行电离层反演的理论、模型及相应的计算流程.并结合GPS/MET和CHAMP卫星的实测资料,计算了电子密度剖面,与用其他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表明.GPS掩星电离层观测具有精度高、覆盖范围大等特点;最后讨论了GPS掩星技术应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机理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