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7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574篇
测绘学   491篇
大气科学   761篇
地球物理   1812篇
地质学   635篇
海洋学   359篇
天文学   148篇
综合类   323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91.
新建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方法设计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随着观测系统的加强,中国陆续出现许多新建的地面台站、地面自动观测站,但对这些新出现的台站由于缺少长时间序列的历史观测资料,无法通过本站观测统计分析建立质量控制技术.本文在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基础上,将全国地面观测站按照地域和气候特征分为8个区域,利用过去25 a存档的地面观测资料建立一套适合于新建地面自动站资料控制技术,对气压和温度采用极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和空间一致性检查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并利用该质量控制技术对华南、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地区2005年地面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将有问题的资料标识出来,可为新建地面自动站资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质量保障.不同区域的资料质量控制检查需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划分和统计,这样更能保障质量控制后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892.
文章根据1992~1994年4~6月间利用北京大学研制的新一代双通道共天线地基微波辐射计在河北省石家庄等地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晴空、有云无雨两种天气条件下,大气中积分汽态水、液态水含量的分布特征,两种相态大气含水量的相对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有云无雨的天气条件下,云中液态水积分含量仅占大气中总水量的1%,说明作为人工增雨资源条件的云中液态水含量仅占大气总水量的一小部分。因此,分析认为,以往通常采用大气中水汽含量评估人工增雨资源条件的方法,存在着不确切性。  相似文献   
893.
覃伟 《广西气象》2007,28(2):81-83
通过对气象中应用的GPS水汽观测软件进行分析和汉化,阐述软件汉化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4.
基于常规扫描仪的植物叶面积计算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万春  田燕  王鹏云 《气象》2004,30(8):39-41
以计算机和扫描仪的组合技术为基础 ,用ViscalBasic 6 0语言 ,建立了Lea fArea1 0植物叶面积计算系统 ,经过对扫描图片的像素分析 ,实现了植物叶面积测定 ,其测定的误差小于 2‰ ,是一项易于业务化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895.
营口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日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10 a营口市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资料和气象监测资料,分析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与一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探讨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日的地面天气形势和局地气象条件特征。结果表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日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值偏高;弱高压类、低压类和均压类天气形势均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气压梯度小,风速小,气温变化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6.
为了研究地震与气候异常的关系,从地震活动的角度对2011年发生在我国的4次成灾性气候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长江中游春、夏季大旱的直接原因是3月24日发生在缅甸的7.2级地震;长江中下游6月上旬出现旱涝急转则与3月11日日本东部的9.0级地震及缅甸地震密不可分;鄂赣交界发生的4.6级地震对黄河中游秋汛的影响最为明显,这是“震侧强涡”造成的结果;2012年1月贵州冻雨较多也是受到印度锡金和我国东海两个地震形成的“拍涡”影响,这表明地震活动是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97.
898.
北天山重点监视区地下流体临震前兆标志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八五”短临预报和“九五”中短期(1年尺度)前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整点值、日测值、原始曲线法、一阶差分法和日工法,系统地分析了北天山1985年以来的地下流体前兆观测资料,研究了在此期间控制区范围内发生的7次Ms5.0级以上中强地震前临丑异常显示特征,探索了中强地震发生前地下流体临震前兆标志,表明只要正确地识别地震前兆的中长期向中短期、短期、临震前兆过渡的标志,并进行短临跟踪,是可以实现临震预报的。  相似文献   
899.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植被空间分布受多个水分因子共同影响,为了探求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地下水、土壤水的变化特征,本文选择鄱阳湖吴城湿地保护区内一个长约1.2 km的典型洲滩湿地为实验区,建立了气象-土壤-水文联合观测系统.对观测的气象、水文要素进行分析发现:(1)洲滩湿地地下水位年内呈单峰变化,季节性差异显著,最大埋深可达10 m,出现在1月份,丰水期8月份地下水位最高时可出露地表,且地下水位与湖泊水位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2)由远湖区高地至近湖区低地,不同植被带中地下水平均埋深变化为藜蒿带(4.76 m)芦苇带(2.87 m)灰化薹草带(1.61 m).地下水埋深小于50 cm的持续时间分别为:藜蒿带27 d、芦苇带112 d、灰化薹草带170 d;(3)土壤平均含水量沿不同植被带梯度变化为:藜蒿带最小(15.9%),芦苇样带(40.7%)和灰化薹草样带(43.7%)较大.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幅为:藜蒿带最大(2.5%~55.2%),芦苇带和灰化薹草带相对较小,分别为22.1%~48.1%和28.4%~54.1%;(4)不同植被带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规律不同,藜蒿带土壤含水量年内呈单峰型,仅夏季土壤含水量较高,其余季节均在10%左右,而芦苇带和灰化薹草样带春、夏、秋季均维持较高含水量(42%以上),仅冬季水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00.
通过聊古一井井水中汞量的测定及对比观测试验,找到了影响数据内在质量的干扰因素,提出了浓硫酸、蒸馏水是干扰因素的主要来源,进行空白样的测定是排除干扰,提高观测资料内在质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