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4篇
  免费   705篇
  国内免费   288篇
测绘学   4289篇
大气科学   213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1469篇
海洋学   29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46篇
自然地理   155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OLE技术的开发方式能够将成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强大功能和面向对象开发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但在海量数据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泰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TNGIS)的开发为例,重点介绍了基于OLE技术的回叫机制、MapInfo对象、实现MapInfo与应用程序通讯所用的类、窗体类及其使用方法。以此为基础,笔者提出了以大型分布式数据库MYSQL为平台,采用图形与属性分离的方式对海量空间数据进行管理的方法,以解决系统运行速度缓慢的问题,达到优化数据访问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以里下河地区防汛信息系统为例 ,阐述了利用 TM遥感图像进行 GIS土地利用更新的试验研究。采用了最大似然分类法和模糊分类法两种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试验。提出了两种提高训练区采样效率的基于 GIS本底数据的采样方法 ,即半人工采样方法和全自动分类区直方图提取法。对上述方法分别做了土地利用分类试验 ,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作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
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进行分析,对于茶树种植及宜种性评价意义深远。该研究主要是利用1 km×1 km表层土壤采样数据,借助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日照茶树种植区表层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N,P,K2O,S含量相对较丰富,而其他营养元素相对较贫乏;营养元素富集区大致以西湖、秦楼、岚山头3个镇为顶点呈三角分布。  相似文献   
24.
利用1999年Landsat ETM+、2005年Landsat TM卫星影像和2009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影像提取兰州南北两山地区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的实际相结合,运用GIS分析、景观指数计算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兰州南北两山地区1999—2009年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 a来兰州南北两山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草地和农田的减少;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多样性增大,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驱动力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和政策因素是导致该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数据共享与电子政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家庆 《测绘科学》2005,30(1):40-41
近年来,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在政府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之也沉淀了一些问题,其中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共享的问题尤其突出。最近出台的《行政许可法》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发展扫除了法律上的主要障碍。3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差不多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3S技术还将在城市信息系统、特别城市智能交通(ITS)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GIS成为政府业务的必需品的局面正在形成。下一代网络计算技术将开辟信息服务的新时代,GIS技术将在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6.
GIS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随着配电网络各种设备的复杂性提高,传统的分析设计方式已很难满足现有配电网络的飞速发展。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系统设计方法,能很好地应用于规模较大、层次较复杂的配电网络设备管理。首先简要介绍配电网络的特点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然后结合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对配电网络的对象模型和数据组织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最后以一个应用系统作为实例结束本文。  相似文献   
27.
以哈尔滨市为例,探讨如何建立城市级空间数据共享和地理信息服务中心,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中心和空间数据共享与服务两个方面来阐述在进行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时要着力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力求建立完善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为城市级的地理信息行业应用和公众应用提供完整、统一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8.
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日益突出,成因复杂,既包括人为地下水开采和城市建筑荷载作用,又包括自然土体固结和活动构造影响。地下水开采和建筑荷载是重要的驱动因素。如何提取区域尺度建筑载荷,评价其对地面沉降影响,是地面沉降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开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简化后的容积率表征建筑载荷,首先利用PS-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信息,然后使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提取出同等地下水开采影响下的不均匀沉降分布,其次采用阴影长度法提取了研究区建筑体高度,最终结合空间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建筑容积率与地面沉降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① 北京地区地面沉降比较严重,沉降速率大于30 mm/a的区域占比21.08%;② 地下水开采同等影响下的不均匀沉降区呈H形分布于平原区中部和北部;③ 阴影长度法能够较准确的评估出建筑容积率,可用于区域尺度静载荷的提取与分析;④ 在地质条件相似、水位变化相同的局部区域内,地面沉降速率与建筑容积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相关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29.
标准农田规划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部分地区耕地的质与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在平衡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增长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科学规划,而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该规划的编制。基于对标准农田规划过程的分析,将模型的概念框架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①构建标准农田资源评价模型:利用群体层次分析法和土地适应性评价模型评估标准农田资源;②构建标准农田规划备选方案生成模型:采用0 ̄1整数规划模型生成若干标准农田规划备选方案;③构建标准农田最优规划方案决策模型,采用非确定型决策模型辅助评价选取最优规划方案。文章对概念模型的规范化过程进行详细探讨,最后以浙江省桐庐县石阜镇为实验区,对模型进行实现和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30.
针对传统的河流信息识别和提取方法不适用于平原地区城市这一情况,该文基于北京市河流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提取城市水系网络,划分流域边界,并对河流的特征信息进行提取;从城市河流的特征识别、信息提取、空间插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为其他城市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