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560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786篇
地质学   1746篇
海洋学   36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2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81.
关于大陆构造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威 《地球科学》1995,20(1):10-18
大陆动力学与全球动力学是当代地学的重在前沿领域。本文在研究青藏高原与周缘盆地的同步演化规律和综合前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陆构造的10个基本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层流构造模式,其内容包括:(1)深部层流导致浅部隆陷;(2)层流隆陷构造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3)大陆层块结构与地温场,应力场的关系;(4)层流构造的阶段发展与复合叠加;(5)层流构造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源,特别强调指出应当区大分陆隆  相似文献   
182.
对郯庐断裂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郯庐断裂是多期活动、性质多次转换的巨型断裂。最初的启动时间在晚三叠世末,与南北大陆的碰撞有着直接的关系。早期以走滑(左行)运动为主,伴随挤压和拉伸,范围限于华北地块内部。断裂纵向伸展的高峰期为白垩纪到早始新世,这一时期也是裂陷作用最强的时期。始新世以来以挤压作用为主。东亚走滑断裂系各组成断裂性质复杂,不能以中生代左行平移运动简单概括。走滑断裂系的发展和演化与同时期大陆边缘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也就是与南北大陆的碰撞和古大洋板块的持续俯冲关系密切。新生代以来的构造事件使中生代的构造发生强烈变形变位改造。  相似文献   
183.
当代造山带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当代造山带研究正从以往以阐明板块运动历史和板块边界相互作用为主,转向并进入到了阐明造山带岩石圈及其之下地幔系统中各层圈相互作用过程和动力学的新阶段,大陆动力学正成为造山带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在这种形势下,造山带研究正围绕着下列前沿问题展开工作:(1)碰撞后的造山过程:拆沉作用、伸展垮塌和深变质岩剥露;(2)造山带之下地幔的结构和演化;(3)壳内软层的性质和动力学作用;(4)造山带地壳的精细构造和演化;(5)巨量花岗岩的成因和侵位动力学;(6)沉积作用与造山过程:根据沉积特征对造山过程、造山事件的恢复再造;(7)新元古代超大陆。  相似文献   
184.
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强调研究大陆裂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评述了当前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1)建立大陆裂谷深部结构模式,介绍了张性破裂模式和地幔柱模式;(2)研究大陆裂谷与板块构造关系,认为大陆裂谷的发育与变化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3)探讨大陆裂谷的热流作用,证实了裂谷深部存在高温驱动的流体和热循环,推测这里可能就是幼年大洋产生的地带;(4)总结大陆裂谷成因类型,根据地球动力学状态划分了五种类型;(5)完善大陆裂谷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多数大陆裂谷为一复杂的动力体系,系统论是全面研究这一复杂动力体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5.
笔者报告了23例化脓性脊柱炎。本文着重分析对比了X线平片和CT检查结果,通过分析对比,发现CT检查优于X线平片,并有助于对化脓性脊柱炎早期作出诊断。主要影像学表现:早期,软组织肿胀和脓肿形成,骨质呈虫蚀状破坏,随之破坏区周围出现增生硬化。CT还能发现炎块中的气块,晚期骨修复占优势,即骨质增生硬化,骨桥形成,最后可产生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86.
沂沐裂谷是中国东部呈扇形展布的大陆裂谷系,从晚侏罗至白垩世裂谷岩浆活动强烈,发育了一套碱性、钙碱性火山建造,尤以中生代钙碱性火山活动具有特色,并常常形成许多巨大的古火山机体,本文通过对产于古火山机体中两个含金斑岩铜岩床研究,初步得出其主要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7.
碳氢钠石是一种无水碱金属碳酸盐矿物,最初发现于美国的绿河盆地。一九八二年,在我国河南省泌阳凹陷首次发现。该矿物的化学成分是Na_2CO_3和NaHCO_3,分子式是:Na_2CO_3·3NaHCO_3。该矿物晶体呈板状,无色透明,主要产在重碳钠盐组成的碱矿层中。经测试确定,该矿物属二轴晶负光性,主折射率:Ng=1.531,Nm=1.524,Np=1.435,2V=31.45°;晶胞参数:a=10.046,b=15.633,c=3.492,a=92°8′,β=95。42′,γ=108°34′;最强的粉晶衍射线有:3.70(35),2.97(100),2.67(41),2.213(60);主要的红外光谱吸收带是:2616,1692,1662,1359,1048,1018,839,677cm_(-1)。据碳氢钠石的产状和共生组合特征,该矿物产于富钠,高P_(CO_2)的碳酸盐型内陆盐湖,是较高温度条件下快速蒸发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8.
高烈度区连续梁桥的减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高烈度区的某三跨连续梁桥为例,分别采用基础隔震和消能减震两种措施进行结构的减震分析;针对隔震结构减震效果好但主梁位移过大的特点,提出了在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同时设置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方案,其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9.
A crustal seismic velocity model for the UK, Ireland and surrounding se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regional model of the 3-D variation in seismic P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crust of NW Europe has been compiled from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profiles. Along each 2-D profile a velocity–depth function has been digitised at 5 km intervals. These 1-D velocity functions were mapp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using ordinary kriging with weights determined to minimi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gitised and interpolated values. An analysis of variograms of the digitised data suggested a radial isotropic weighting scheme was most appropriate. Horizontal dimensions of the model cells are optimised at 40 × 40 km and the vertical dimension at 1 km. The resulting model provides a higher resolution image of the 3-D variation in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UK, Ireland and surrounding areas than existing mode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through kriging allows the uncertainty i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to be assessed. This uncertainty indicates the high density of data required to confidently interpolate the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and shows that for this region the velocity is poorly constrained for large areas away from the input data.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