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3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688篇
测绘学   328篇
大气科学   285篇
地球物理   1391篇
地质学   1819篇
海洋学   484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568篇
自然地理   8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0 毫秒
51.
A wide-angle seismic survey, combining ocean-bottom seismometers (OBS) and multi-channel seismic (MCS) profiling, was implemented in the southwestern Ryukyu subduction zone during August and September 1995.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data analysis of eight OB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CS line along profile EW9509-1 from this experiment. Seismic data modeling includes identification of refracted and reflected arrivals, initial model building from velocity analysis of the MCS data, and simultaneous and layer-stripping inversions of the OBS and MCS arrivals. The velocity-interface structure constructed along profile EW9509-1 shows that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has resulted in a northward thickening of the sediments of the Ryukyu Trench and the Yaeyama accretionary wedge north of the trench.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ubducting oceanic crust and the overriding continental crust (represented by a velocity contour of 6.75 km/s) and a sudden increase of the subducting angle (from 5 degrees to 25 degrees) are well imaged below the Nanao Basin. Furthermore, velocity undulation and interface variation are found within the upper crust of the Ryukyu Arc. Therefore, the strongest compression due to subduction and a break-off of the slab may have occurred and induced the high seismicity in the forearc reg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52.
白云凹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结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南海最具代表性的第三系深水陆坡沉积区。以穿过白云凹陷中部的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14s)为研究基础,采用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分析了该区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重力异常平面等值线勾画了白云凹陷的形态,并提取该测线相对应的重磁剖面数据,利用重磁资料和地震剖面进行了综合反演。以深剖面地震资料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所得的重力数据进行了研究深部结构的正演拟合,实测与计算值拟合较好,支持中生代俯冲洋壳存在的观点;同时结合地震资料对深部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区莫霍面由陆向海抬升,呈阶梯状变化,地壳厚度逐渐减薄,具有大陆边缘陆壳向洋壳过渡的特征。根据地质模型还进行了变密度综合反演拟合来分析基底岩性特征,该区基底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部分为变质岩和基性火山岩,岩石密度由陆向洋逐渐减小,磁性体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53.
不同卵密度对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诱导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主要研究用70mg/L浓度的6-MDAP(二甲基氨基嘌呤)对太平洋牡蛎的受精卵进行三倍体诱导,研究受精卵的密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以及诱导后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受精卵的密度为4万个/ml时三倍体率最高,相应的孵化率最高,综合来看,4万/ml的卵密度是生产上较好的受精卵处理密度。  相似文献   
54.
数字水准仪的标尺编码规则直接影响其测量精度.基于现有几种数字水准仪标尺编码的特点,归纳出标尺条码的编码衡量指标:信息密度、分辨率和纠错能力.以条码的最大编码容量与单个码区长度之比值衡量其承载的信息密度;利用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研究条码图像的分辨率,即相邻边缘的相互影响,得出码元相邻边缘的间距相等时,影响最小的结论;用相关系数或编码所用函数本身的性质表征条码的纠错能力.依据编码指标建立一套新的标尺编码规则:以格雷码为数值码,固定宽度的码元为参考码,两者交替组合.分析表明,该种编码不但信息密度大,分辨率高,而且纠错能力强.  相似文献   
55.
探讨了金在黑龙江省中部森林沼泽区A层土壤-10~+60目、-60~+100目、-100~+160目及-160目粒级中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经对比研究认为,-100目可以满足低密度深穿透地球化学详细测量采样要求,该粒级能够有效地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56.
以1999-2004年间中国西部地区近650个GPS站点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二维“高张力样条”函数内插算法获得了连续地壳形变场。结果表明,相对于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中国西部现今地壳运动西强东弱,北向运动从西向东逐渐减弱,东向运动逐渐增强,青藏高原东缘及附近地区是东向运动的消减区带;主应变从西向东由压缩应变转变为拉伸应变;最大剪应变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地块及其东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似乎集中发生在印度板块北东向挤压欧亚板块的两条共扼带内,与地壳形变场有一定对应关系,地壳形变的高应变率区为中强地震多发地带。  相似文献   
57.
将半参数估计理论引入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中,利用Blight和Ott提出的思想,用多项式函数来表示半参数平差模型中的非参数分量,从而得到了半参数平差模型中参数分量和非参数分量的Bayes估计量,通过理论证明,半参数模型参数分量的Bayes估计为通常意义下高斯马尔可夫模型参数估计值与参数期望的加权平均,是一致、渐近无偏和渐近有效估计量,并且其方差小于参数模型中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在一定情况下推广了平差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8.
主要论述传统的人口分布专题地图方法及其不足,阐述了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运用人口在不同用地类型上的分配的理论,模拟人口分布,根据辽阳市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人口数字准备来绘制人口分布图。  相似文献   
59.
黄小军  陈晨  边立杰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45-147,151
通过对经典的Priebe沉降计算法分析,以及面积置换率的变化对桩体压缩性假设作了改进;对桩土重度差异及承受荷载时应力和变形与深度的关系作了分析,归纳出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用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改进是合理、适用的,可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笔者在追忆李四光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整体观指导防震应急的新论点,包括:运用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地震规律;应用地震预测整体观进行地震预测;划分活动性构造体系,研究构造活动性;加强综合监测,研究各种地震前兆和相关的自然变异的发展趋势;圈定地震风险区,制定防震应急预案等.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