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2篇 |
免费 | 665篇 |
国内免费 | 1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18篇 |
大气科学 | 119篇 |
地球物理 | 683篇 |
地质学 | 790篇 |
海洋学 | 187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484篇 |
自然地理 | 4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227篇 |
2016年 | 222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254篇 |
2013年 | 436篇 |
2012年 | 353篇 |
2011年 | 310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228篇 |
2008年 | 297篇 |
2007年 | 293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223篇 |
2003年 | 189篇 |
2002年 | 168篇 |
2001年 | 175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地图拼接是矢量地图数据中的一种常见处理方式。为了正确提取水印信息,需要从拼接后的地图中确定出水印嵌入区域。利用水印嵌入后坐标点尾部数据分布发生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拟合检验的抗拼接算法。该算法利用四叉树算法将地图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利用单样本K-S检验判断每个区域内的坐标点尾部数据是否服从均匀分布,最终确定出水印嵌入区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达到提取水印嵌入区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网络地图平台设计是数字地图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作者着重论述了采用Java Applet建立网络地图服务平台的实现思路、基本框架、数据组织及系统实施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图发布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结合COM组件技术实现公交换乘功能设计、界面设计等,最后给出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详细补充调查和充分整理前人资料基础上,对川滇交界中段的其中6次强震进行了等烈度图编制,并对川滇菱块东界大地震的等烈度线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按照构造孕育与发震扩展的思路,探讨了川滇交界中段的中长期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18.
“数字地球”科学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地球”是集科学、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一项宏伟的科学体系。“数字地球”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和目标。文章在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首先介绍了OGC服务标准,论述数字城市应用示范对接过程中使用的OGC服务进行对接的关键技术,并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法,最后证明在服务标准化在对平台建设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