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465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564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5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The concepts of reg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re important aspects of both academic inquiry and government policy. Although notabl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erms of evaluating both these variables, most researchers have utilized a traditional analytical method that incorporates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pplying a "pressure-support", "destructiveness-resilience", and "degradation-promotion"("PS-DR-DP") hexagon interaction theoretical model, we divided carrying capacity into these three pairs of interactive forces which correspond with resource supporting ability,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risk-disaster resisting ability, respectively. Negative carrying capacity load in this context was defined to include pressure, destructiveness, and degradation, while support, resilience, and promotion comprised positive attributes. The status of regional carrying capacity was then determined via the ratio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ibution values, expressed in terms of changes in both hexagonal shape and area that result from interactive forces. In order to test our "PS-DR-DP" theory-based model, we carried out a further empirical study on Beijing over the period between 2010 and 2015. Analytical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city is now close to attaining a perfect state for both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latter state in Beijing increased from 1.0143 to 1.1411 between 2010 and 2015, an improved carrying capacity despite the fact that population increased by two million.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value also reached 0.7025 in 2015, indicating that the city approached an optimal loading threshold at this time but still had space for addition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findings of our analysis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to enable the city of Beijing to control population levels below 23 million by 2020.  相似文献   
102.
北京市居民汽车使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丰龙  王冬根 《地理学报》2014,69(6):771-781
目前,中国城市私人汽车的拥有量高速增长,小汽车不仅日益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更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道路的拥堵状况。然而,目前国内对汽车使用的研究仍十分匮乏。为此,本文试图基于2011 年11 月到2012 年7 月在北京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家庭汽车使用行为的特征、强度及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和(定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汽车使用目的、建成环境和各种家庭/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对大城市居民的汽车使用强度和依赖度有重要影响。其中,通勤是居民日常使用汽车的主要目的;公共交通条件较差和停车条件便利是促使居民大量使用汽车的重要原因;婚姻状态、工作状态、家庭规模和家庭内持有驾照的成员数等对居民的日常汽车使用也有重要影响;周末与工作日的汽车使用频次或时长没有显著差异。这些发现对道路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不过,要想更有效地控制汽车使用行为,未来的研究仍有必要增强对因果关系、出行的限制条件和影响交通行为的心理机制等问题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3.
北京地区铬的土壤化学地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增禄 《地理学报》1989,44(4):449-458
本文以化学地理学的观点,讨论了铬在土壤中的来源,分布规律,迁移和残留累积,生态和环境效应,循环与平衡,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4.
北京区域成矿规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9年开展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北京卷"项目是全面总结北京地区现代地质矿产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矿产勘查与研究成果,旨在全面反映北京市矿产全貌及重要成矿规律。本文是对该项工作部分成果的概括总结。系统收集了北京市铁、金、煤、石灰岩等各类矿产资料,划分了矿种矿床类型,重点对铁、金、煤、石灰岩等矿种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在全国Ⅰ-Ⅲ级成矿区带划分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特点,提出北京市区域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划分了怀柔北金萤石成矿区、八达岭金铜钼铅锌成矿区、京西煤石灰岩成矿区、密云-怀柔铁金成矿区、密云-平谷金石灰岩成矿区5个Ⅴ级成矿区,总结了不同区带各矿种规律特征。从矿产时空演化、岩浆岩控矿、构造控矿角度进行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提升了北京地区矿产地质研究水平,填补了北京区域成矿规律多矿种综合性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5.
结合北京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的阜石路砂石坑暗涵隧洞试验段工程实践, 对卵砾石地层浅埋水工隧洞进行了超前小导管注浆的现场试验工作。文章基于试验成果, 得到了该隧洞地层注浆配比、注浆量、影响范围等关键参数, 为隧洞开挖安全施工和进度优化提供依据。研究的方法及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隧洞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吐鲁番东坎农业气象试验站和鄯善气象站近52a(1960-2011年)冬季逐日资料,分析入冬期、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日数、负积温变化特征,以及特色林果葡萄、红枣冻害发生年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探讨冬季气温变化与冻害发生的关系,总结冻害成灾指标,为防止果树冻害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冬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入冬期偏晚,冬季结束时间提早,冬季持续日数缩短;冬季气温在1985年发生突变,存在7a的周期变化。在无稳定积雪的情况下,最低气温负积温较历年平均值低180.0℃以上,日最低气温≤-18.0℃持续15d以上,且日最低气温连续≤-20.0℃持续5d以上,休眠期的红枣、杏树花芽会发生中度冻害;最低气温负积温较常年低200.0℃以上,日最低气温≤-20.0℃持续7d以上,且日最低气温≤-21.0℃持续5d以上,红枣、杏树及无积雪、覆土厚度〈30cm的葡萄会发生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107.
北京浅山区面积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在工程建设中会经常遇到不均匀地基问题。不同于平原区建筑地基,山区建筑不均匀地基常常涉及基础的稳定性,对地质勘察、岩土设计或施工要求较高,作为一种不良地基现象及问题,若对其认识不清或处理方案设计不合理,常会导致建筑地基基础的变形过大,甚至产生失稳,工程危害性较大。北京浅山区不均匀地基类型较多,在地基处理时须针对场地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处理方案,并结合场地环境地质条件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以减缓或避免不均匀地基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本文试对北京浅山区不均匀地基类型、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督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北京山区工程建设安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8.
利用1961年12月—2022年2月新疆冬季气温、北极海冰等资料,探讨北极海冰变化影响新疆冬季气温的物理模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极海冰的变化与新疆大部冬季气温呈正相关,北极海冰变化通过改变北半球大气高低空配置进而影响新疆冬季气温。另外,不同海区的海冰变化对新疆冬季气温的影响有显著区别:格陵兰海—丹麦海峡、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海冰异常偏多时,新疆大部冬季气温偏高。巴伦支海—喀拉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峡、哈德孙湾—戴维斯海峡海冰异常偏多时,新疆大部冬季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109.
利用1961—2013年新疆89站逐日气温和NCEP再分析高度场资料,分析了不同气候背景下新疆1961年以来冬季(12月—翌年2月)出现的极端冷(暖)事件年代际变化及与其相联系的环流特征。根据对新疆冬季极端冷(暖)事件的气候背景划分,认为新疆冬季极端冷(暖)事件在不同气候背景中都有明显的不同,全疆冬季极端冷事件存在随气候背景转变而发生区域一致变化的特征,但冬季极端暖事件的变化则有南北反相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新疆极端冷暖事件发生的日数趋于减少,极端冷暖事件强度也具有显著减小的趋势;北疆西部和天山两侧是气候极端性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从冷暖期环流特征的差异来看,北疆型极端冷事件减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突变后极涡减弱,而南疆型极端冷(暖)事件减少(增加)则主要受欧亚范围内大片正变高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新疆巴楚气象站1984—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趋势系数、异常度、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巴楚县多时间尺度气温的变化特征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 a巴楚县冬季、春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并于1998年发生了增暖性突变;寒冷日和酷冷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寒冷日数在1996年发生了减少性突变;稳定通过0℃界限温度的初日表现为提前、终日表现为推迟,持续日数则相应表现为增加趋势;日最高气温≥30℃日数呈增加趋势;冬小麦生长季内前期气温偏低,后期气温偏高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其中抽穗、开花期的平均气温与小麦产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