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38篇 |
地球物理 | 94篇 |
地质学 | 30篇 |
海洋学 | 10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极涡崩溃是平流层大气环流一个重要的变化过程,本文利用31年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早晚年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偏早年极涡崩溃前后平流层环流场异常表现为整层一致的变化,即都为正温度异常、正位势高度异常和负纬向风异常;而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偏晚年极涡崩溃前后平流层环流场异常的整层一致性的变化不典型,而在符号上与极涡崩溃偏早年的异常相反.与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前后环流异常相反明显不同,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偏早或偏晚年在极涡崩溃前后的环流异常保持相同的性质.进一步分析表明行星波活动在南极极涡的崩溃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极涡崩溃早年上传行星波比极涡崩溃晚年强,并且持续时间长.通过波流相互作用,行星波的异常使得极涡崩溃早年和晚年10月的平流层高纬地区分别为位势高度正异常和负异常,环流异常持续保持可能最终影响了南半球平流层极涡的崩溃时间.分析显示南半球极涡崩溃偏晚与La Niña事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在极涡崩溃偏早年与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2.
63.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前后,拉萨地磁台(以下简称“拉萨台”)地电场观测数据出现了长时间、大幅度异常变化。在对拉萨台地电场观测条件、观测系统以及观测结果进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利用“能量合成累加”和“MSA功率谱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从“时间域”和“频率域”两个方面,对该异常变化的主要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尼泊尔8.1级地震前后,拉萨台的地电场观测数据异常变化,经历了“趋势变化一扰动变化一发震期一恢复期”等发展阶段,以及“低频变化一高频变化一平稳变化高频变化”等演化过程。综合分析认为,拉萨台地电场观测异常变化特征和演化过程,与相关现象和机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能够完整反映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全过程,是具有一定客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64.
以欠压实超压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双水模型和热动力学理论,推导了欠压实超压泥质砂岩、泥岩的薄膜电位方程,分析了压实作用对薄膜电位造成的影响以及欠压实超压泥质砂岩储层自然电位的响应特征.理论研究表明:压实作用对泥岩薄膜电位影响显著,对于盐水泥浆,泥岩薄膜电位随压实系数的变大而增加,淡水泥浆条件下,泥岩薄膜电位随压实系数的变大而降低;压实作用对阳离子交换容量较低的泥质砂岩的影响较小;泥质砂岩阳离子交换容量对薄膜电位的影响远大于压实作用;欠压实作用使得泥岩的自然电位基线发生偏移,导致欠压实超压泥质砂岩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较正常压实泥质砂岩低.这一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认识欠压实超压地层自然电位测井响应规律及识别欠压实超压泥质砂岩储层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66.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反应谱在长周期区段出现了大阻尼比曲线值大于小阻尼比曲线值的反超现象。分析认为,《规范》的多阻尼比反应谱在3.39~6s的长周期区段可能不适用,而用虚拟等值点法修正后所得参数简单且易于使用。反超现象是因计算误差引起,还是因特定的物理背景造成,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67.
选取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东南地区5.0级以上、 华北地区5.5级以上、 西部地区7.0级以上地震作为研究对象, 并选择了8种物理意义明确、 独立性较强的地震学指标进行全时空的异常扫描, 通过改变采样时间域尺度、 空间域滑移及强度区间等样本条件, 分析对地震学指标时间进程计算结果的影响, 并讨论了空间扫描滑移方向相对于区域主应力方向的变化对参数扫描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空间参数的改变对扫描结果的影响最大, 并给出了不同震级地震学指标在扫描中影响最小的空间范围和时空扫描的最佳条件参数。 相似文献
68.
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全球气温演变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有一定的联系;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全球气温基本稳定仅有小幅波动,并未呈现如IPCC(2007)所预言的那样快速升温,而2005年以来太阳活动的异常状况可能标志它今后的长期减弱趋势;因此本文首先归纳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发现其对气候的影响绝非限于大气顶上太阳总幅照(TSI)的微小变化,而会通过平流层臭氧对更大变幅的紫外辐射的的吸收,加热作用触发平流层-对流层的大气环流变化,结合热带-副热带海洋混合层对太阳输入能量的积累,TSI 0.1%的变化会在地球气候系统中产生放大效应,这突出表现在东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海-气作用的响应,ENSO位相相应变化及北极/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响应,大量的观测研究结果支持上述论点;近年来太阳活动低值期北半球冬季中高纬和中国均遭受异常冷害侵袭即是明证,初步揭示出以夏季东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首先反映的地球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响应的一系列气候过程;对今后10 a全球气温趋势也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69.
2019年12月2日01时沈阳国家基本气象站(沈阳站)气温1 h内异常回升了6.5℃,利用常规和加密地面观测站实况、NCEP再分析及沈阳站逐小时风廓线雷达资料,从系统配置、热力学诊断、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对此次异常升温事件成因进行精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站异常升温阶段,超低空到近地面暖脊过境造成辽宁大部分地区出现气温回升,暖脊过境是引发沈阳站午夜时分异常升温的原因之一;沈阳站位于沈阳市的东南部,当地面风为西北风时,风从温度相对较高的城区吹向郊区,造成沈阳南部郊区各站气温回升,与北部郊区对比得出升温幅度约为3—4℃。城市热岛中心向下风方漂移是沈阳站气温骤升又一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气温回升前的温度基础值对气温回升幅度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回升前的基础温度越低,则回升后造成的升温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70.
本文分析了NOAA6361活动区中的一些现象,发现该活动区在衰亡阶段经历了两次同极性黑子的复合过程,复合后的黑子本影间均有光桥存在,观测结果倾向于支持Parker1979年提出的黑子多磁流管模型。14日复合后的黑子本影还顺时针方向旋转了约70度角,从半影纤维的同样顺时针旋转可以认为:该黑子的半影磁场并非是普遍认为的简单的本影磁场的发散部分。我们还观测到另外两个比较有趣的现象:①δ黑子中的p极性黑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