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312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369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1.
韩文  刘洋  张钧  陆太进 《矿物学报》2020,40(5):549-555
紫色翡翠是天然翡翠中的重要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主要有2种类型,一种呈较纯的紫色,另一种为带有蓝色色调的紫色。为探究紫色翡翠的致色机理,除采用传统的谱学及化学成分分析外,本文重点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2种类型紫色翡翠致色机理、致色元素价态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种类型紫色翡翠均为硬玉颗粒本身呈色。紫色样品致色与Mn有关(w(Mn O)=0.0035%~0.036%),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具有由Mn导致的580 nm吸收带,电子顺磁共振分析显示其主要为Mn~(3+),而并非Mn~(2+)。蓝紫色翡翠由Fe、Ti元素联合致色(w(Fe O)=0.039%~0.25%;w(Ti O_2)=0.018%~0.17%),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其主要致色离子为Fe~(2+)、Fe~(3+)和Ti~(4+),认为蓝紫色翡翠为Fe~(2+)-Ti~(4+)和Fe~(2+)-Fe~(3+)电荷转移致色,由此导致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具530和610 nm的吸收带。  相似文献   
912.
基于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龙首山南缘断裂发育有较新的地震地表破裂遗迹,包括断层坎、地震鼓包、河道的系统位错等断层地貌标志,破裂带总长度超过20 km,沿断裂走向其垂向位移介于0.35~4 m,水平位移介于0.3~1.9 m,龙首山南缘断裂主体表现为逆冲性质,仅在西端表现为局部左旋走滑的性质。通过剖面和探槽揭示,龙首山南麓地区全新世以来发生多次断层活动,最新的一次在约3.96 ka以来。经过与区域内的强震记录比对,认为此次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是1954年山丹MS 7地震所致。1954年山丹MS 7地震在浅表沿两条断裂同时发生了地表破裂,表现为正花状构造的变形样式。这种同震位移分配现象以往多发现于走滑型地震中,此次在逆冲型地震中发现。龙首山南缘断裂地表破裂带的发现为揭示1954年山丹地震的震源过程和破裂样式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13.
从陶片到青铜,再到帛与缣,以至纸、木材、青石板等,地图制作材料即质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而不断更替或取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发明者和能工巧匠,为了寻求良好的地图质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到了宋代已经发明了丰富多彩的记录地图内容的质基,特别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印刷纸基地图,使地图的批量生产与广泛传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14.
解滔  薛艳  卢军 《地球物理学报》2022,(8):3064-3077
我国自1967年开展视电阻率定点连续观测以来,在观测站400 km左右范围内共发生16次/组MS7.0以上地震.通过文献调研和历史观测数据梳理发现,在其中12次/组地震前视电阻率呈现出了中短期下降/上升异常变化;采用断层虚位错模式,将地震同震位错按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方式进行加载,获取地震前震源区附近相对的介质变形特征和空间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呈现下降变化的观测站位于地震发生前的挤压增强区域,而呈现上升变化的观测站则位于相对膨胀的区域.实验室内岩石物理实验和野外原地实验结果、以及含裂隙介质电阻率模型分析表明,含水岩土介质电阻率在压应力作用下呈现下降变化,应力卸载过程中呈现上升变化.因此,分析认为12次/组MS7.0以上地震前的视电阻率变化,可能与地震晚期孕育过程之间存在“介质变形-电阻率变化”机制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915.
坦桑尼亚的天然蓝紫色黝帘石(也被称为坦桑石)产量稀少,储量较低。然而,通过热处理优化改色后,黝帘石的经济价值会得到显著提升。但多年来,关于热处理后黝帘石的蓝紫色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取天然的坦桑尼亚黄色及蓝色黝帘石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00℃、400℃和500℃3个不同的温度条件,并利用L*a*b*颜色参数对样品的颜色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热处理前不同颜色黝帘石的宝石学特征具有一致性,热处理后结果表明,500℃左右的温度是浅蓝-蓝色黝帘石的最佳改色条件。经过热处理黝帘石的蓝紫色调明显增强,通过调整温度可有效调控样品中的黄色或褐色调。黄色黝帘石在热处理后展现出从黄褐色到蓝紫色的独特变色效应,而400~500℃是这一颜色变化的临界温度范围。结合EDXRF、LA-ICP-MS及UV-VIS等多种分析手段,认为天然黝帘石的蓝色主要由V3+和Ti3+导致,黄色则主要由Ti3+引起,V/Ti值在天然黝帘石的成因机制中起辅助作用。此外,热处理后黝帘石蓝紫色调的产生与增加以及黄色→蓝-蓝紫色的转变与Ti3++V4+→Ti4++V3+的电荷迁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16.
陈东猛  刘大勇 《海洋学报》2010,32(10):7350-7356
基于自旋-轨道-晶格Hamilton量,应用团簇自洽场方法,研究了双层钙钛矿结构材料K3Cu2F7基态的晶格、磁及轨道结构,发现近孤立的双层的对称破缺和Jahn-Teller晶格畸变使得Cu2+离子在每层内交替占据 z2-x2〉/ z2-y2〉轨道,进而导致双层的层间表现为强的反铁磁耦合,层内为弱的铁磁耦合.强反铁磁耦合导致层间  相似文献   
917.
分析了当前印刷生产过程中使用专色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相对和绝对色度匹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相对匹配算法的专色误差分析模型。该模型强调了测色的准确性,通过色差和色域的判断,给出专色的处理方案。如果色差小于6NBS且处于打印范围内,则用四色叠印代替专色。否则,就利用常用油墨配置专色。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制了专色处理系统,并通过采集的专色数据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18.
为了了解不同养殖条件下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在罗非鱼 Oreochromis spp.体内的代谢残留规律,做到对孔雀石绿进行有效监控.研究了规格为(150±20)g与(45±10)g的罗非鱼肌肉中孔雀石绿代谢消除规律;淡水养殖与盐度为15‰的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肌肉中孔雀石绿代谢消除规律;分别经0.5和2mg.L-1浓度药浴1h的罗非鱼肌肉中孔雀石绿代谢消除规律.采用纯有机溶剂提取目标物,前处理简便、快捷,无需液液萃取及固相萃取,大大降低了成本.结果表明,到第60天所有组的孔雀石绿都检不出,而隐色孔雀石绿依然可以检到,说明隐色孔雀石绿代谢较孔雀石绿慢;大规格罗非鱼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代谢快于小规格的罗非鱼;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同一时间体内残留孔雀石绿较淡水养殖高而隐色孔雀石绿的残留量相反;高浓度药浴罗非鱼肌肉中的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均高于低浓度药浴的罗非鱼,且高浓度药浴的罗非鱼肌肉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残留时间长.本试验综合实际情况,对比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孔雀石绿代谢残留规律,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渔业未来发展的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919.
通过对YAG:Ce3+荧光粉掺杂方案的改进,引入Pr3+离子,改善了荧光粉发光特性,使白光LED发光光谱在610 nm处出现发射峰,红光成分增强。通过1 400 h左右老化实验,荧光粉发射峰的2个主峰强度变化表明:当Pr3+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荧光粉稳定性下降;色度变化表明:2种配比荧光粉的LED色偏移量均0.015,具有很好的色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0.
荆浩  亢妍妍  吴宏议  雷蕾  郭锐  赵玮  于波 《气象》2024,50(5):616-629
利用北京地区加密气象站、补盲的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雨量站、双偏振雷达、风廓线雷达、GPS水汽等观测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对北京“23·7”极端强降雨阶段性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7”极端强降雨累计降水量(331mm)和单点最大降水量(1025mm)均打破历史纪录,最大雨强(126.6mm·h-1)排名历史第二位,具有显著的极端性。强降雨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Ⅱ和第Ⅳ阶段降水量分别占过程累计降水量的37.1%和39.7%,第Ⅳ阶段雨强更大,对应急流更强,高温、高湿特征也更明显。地形对降雨的增幅作用显著,降水量在海拔100~300m山区迅速增加,极大值出现在海拔约400m的山区,第Ⅱ(第Ⅳ)阶段山区平均降水量和小时雨强分别是平原的2.1(3.0)倍和2.0(2.7)倍;第Ⅱ阶段主要为地形对急流的直接抬升,第Ⅳ阶段为地形绕流辐合和直接抬升共同作用。7月31日上午(第Ⅳ阶段)边界层急流出口区与低空急流入口区耦合导致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促使西部山前β中尺度对流系统由块状发展成线状并有γ中尺度涡旋产生,该β中尺度对流系统北上时形成短暂的列车效应,引发了西部山区8个站次100mm·h-1以上的极端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