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2篇
  免费   2863篇
  国内免费   1789篇
测绘学   3134篇
大气科学   968篇
地球物理   2849篇
地质学   4673篇
海洋学   1274篇
天文学   351篇
综合类   801篇
自然地理   1014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305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758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54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1篇
  18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PDSOFT3DPiping三维配管软件在脱盐水站项目工艺配管设计中的应用,应用软件的主要步骤,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优越性。PDSOFT3DPiping三维配管软件不仅能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也能减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非开挖铺管中定向钻进轨迹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非开挖工程中水平定向钻进轨迹最优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应用最优化理论的动态规划思想,以钻进台时为优化指标,根据障碍物位置、大小和钻孔参数,建立了轨迹设计的最优化模型;并推导出绕过两个障碍物的局部轨迹最优化函数,通过坐标变换,简化了兰维空间轨迹设计问题;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实现模型的求解。  相似文献   
43.
高岭石的结晶有序度及其对纸张涂布粘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国平  林毓川 《矿物学报》1991,11(3):267-273
粘浓度是纸张涂布的一项重要指标,测定的变化范围从46.4—72%。用Hinckley方法测定了高岭石的结晶度指数,从0.57变化至1.40。当粘浓度>67%时,结晶度指数>1。粘浓度<67%,结晶度指数<1,有序高岭石有利于粘浓度提高。随着结构无序化,晶粒变小,晶片变薄,比表面增加,晶体边缘和角易破损,使粘浓度降低。结构无序化破坏了颗粒的均匀性,使颗粒长/厚比增加,粘浓度降低。高岭石八面体中Fe~(3+)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序度。  相似文献   
44.
胡曙虹  杜德斌  范蓓蕾 《地理研究》2019,38(7):1733-1748
基于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数据和零断尾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1998—2015年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时空格局特征,并从东道国角度分析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新建海外R&D机构数量快速扩张;海外R&D投资区域分布广泛,呈现分散和集聚并存的特征;以华为为例分析了典型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的空间布局特征,认为目前华为海外R&D投资呈现集中布局在欧洲,零散分布在亚洲、美洲、非洲的空间特征,主要是由其以全球技术升级和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等R&D国际化的战略动机所决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R&D投资的影响因素有共同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① 现阶段东道国的R&D需求不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进行R&D投资的主要因素;② 代表中国与东道国经济往来密切程度的关联要素是影响中国企业R&D投资的重要决策因素;③ 发达国家吸引中国企业对其进行R&D投资主要是因其创新能力强、R&D资源数量多,而政策及制度供给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R&D投资的主要因素;④ 地理距离对中国企业R&D“走出去”的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中。  相似文献   
45.
南京地区葡萄生长发育模拟,品质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47.
The barotropic, wind-induced circulation, which develops in the Gulf of Patras in Western Greece during the winter, is studie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using the numerical code MIKE 3 FM (HD). The Gulf's basin is bracketed between two sills, one on the west at the opening with the Ionian Sea and the other on the east at the Straits of Rio-Antirio at the opening with the Gulf of Corinth.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wind-induced flow creates strong currents near the coasts, which determine the sense of rotation of the gyres that develop in the Gulf. Strong currents are also created at the Rio-Antirio Straits. The wind-induced, barotropic currents do not seem to contribute to the direct replenishment of bottom waters, which recirculate between the two sills. Depending on the wind-speed forcing of the flow, the residence time of the waters in the Gulf of Patras is estimated to range from one week to one month.  相似文献   
48.
基于多维流视角,运用GIS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流、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结构差异特征及相互影响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云南省供需两侧旅游流反向发展态势明显,旅游流网络异质演变特征明显,流量水平趋高,而流质水平偏低。旅游经济流发展未能随着旅游客流和信息流的发展而增强,网络密度偏低且长期存在旅游经济发展孤点,旅游经济合作交流不足。各州市在旅游经济流网络中“零和竞争”的偏利非共生发展态势,使得旅游市场领域存在一定的“公地悲剧”现象。云南省旅游流节点水平及其空间特征差异显著,”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云南省旅游经济流受到旅游客流的中介力、旅游信息流的推动力、旅游资金流的拉动力三者的共同作用影响,各作用力影响程度表现出强弱历时性差异演化,旅游客流中介力持续增强,旅游信息流推动力稳步强化,旅游资金流拉动力显著下降。云南省旅游经济增长及旅游经济流网络发展驱动模式,正逐步由“供给侧拉动型”向“需求侧推动型”转变。  相似文献   
49.
针对地铁建设中典型的马蹄形断面隧道建立比例尺为1∶20的分析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马蹄形隧道处于单一土层及工程所处区域典型的成层土体中时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一土层中由于土体的约束作用,结构产生的位移以整体沉降为主,在成层土体中除产生一定的整体变形外还伴随一定的扭转变形。在两种地层情况下马蹄形地铁隧道在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加速度响应、竖向位移均在拱顶处产生最大值,其中在单一土层中的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为结构中部加速度的2.29倍。结构在顶部和侧板处所产生的动应力响应值也较大。研究表明,地震动力荷载作用下顶板、侧板均为受力较大部位,在设计和施工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0.
Broadband synthetic aperture borehole radar interferomet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als in mines have established that wideband VHF borehole radars (BHR), working in the 10–100-MHz band, can be used to probe the rockmass between boreholes over ranges from <5 m to as much as 150 m with submeter resolution. There is evidence that ore bodies reflect these radar signals both specularly and diffusely, much as the ground/air interface does when overflown b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n both SAR and BHR, multiple flight lines, together with diffuse reflections admit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interferometric 3D images of the obje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ossibility of imaging buried objects in three dimensions by interferometrically combining broadband VHF borehole radar profiles shot in adjacent pairs of boreholes. Broadbanding in BHR has the advantage of releasing the image from 2 phase ambiguities, but practically, interferometric borehole radar (InBHR) needs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s (SNR) to avoid noise capture. This means that 3D InBHR is limited to ranges in wavelengths which are less than the rock's attenuation factor Q. Interferometric methods are developed which are capable of mapping ore bodies and other structures in three dimensions. Tangent plane migration methods are developed here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surfaces that lie in the near-field of sparse interferometric arr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