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3篇
  免费   2896篇
  国内免费   861篇
测绘学   3017篇
大气科学   829篇
地球物理   1953篇
地质学   4032篇
海洋学   913篇
天文学   428篇
综合类   607篇
自然地理   551篇
  2025年   29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1篇
  18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7 毫秒
991.
新形势下的土地变更调查任务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手段不断强化,时间紧、任务重是当前土地变更调查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变更的技术流程,通过深入研究土地规划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地籍管理、耕地保护、执法监察等业务及相关关系,围绕\"及时发现、快速调查、持续更新、如实上报、共享应用\"5个方面的问题,以3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支撑,提出以二调成果为基础,从土地管理业务内部及时发现变化,以发现驱动土地利用信息日常性持续动态变更的新思路。以成都市为例,开展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信息动态变更调查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实现了土地利用信息的\"一图多用\",并对变更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利用高精度的MTS材料实验系统,在1473-1673K的温度区间和可控热力学环境条件下,对[100]pc和[110]pc两个方位的CaTiO3-钙钛矿单晶体进行了高温蠕变试验,着重观测了晶体结构相变和高温流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钙钛矿的晶体结构相变对其高温流变性质有明显影响,斜方晶系钙钛矿蠕变强度大大高于四方和立方晶系钙钛矿,后两者具有很强的高温塑性各向异性.在分析相变过程晶体结构变化特征和观测到的高温流变数据基础上,认为钙钛矿晶体结构相变中发生的位错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其高温流变性变化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基于拓普康IS影像3维扫描全站仪获取的点云数据,构造不规则三角网(TIN)计算土石方的功能和特点,并对该系统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东海采石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分析。实际应用表明,影像全自动扫描全站仪在矿山开采中具有操作流程更简单,系统效率高,作业时间短,测量结果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4.
坐标转换模型在盾构姿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用归一化大角度坐标转换模型计算盾构机姿态,并从其原理、方法以及精度上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坐标转换法计算盾构机姿态,与常规解方程法相比较更能有效利用参考点的所有信息,计算过程简明,且便于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995.
霞石正长岩是重要的炼铝资源和陶瓷、玻璃原料。文中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红外线、电子探针等,综合分析方法对黑英山霞石正长岩的矿物学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着重描述了岩石的矿物组合、矿物生成及变化特征。对主要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及X衍射分析,测得霞石成分:SiO_243.66%,Al_2O_330.97%,K_2O4.23%,Na_2O18.46%(Na_2O高于其它地区的霞石)。根据霞石单矿物实测成分计算出其晶体化学分子式为:(K_(0.525)Na_(3.528)Ca_(0.012))_(4.065)[Cr_(0.010)Al-(3.559)Mg_(0.009)Fe_(0.054)Mn_(0.012)Ti_(0.008)Si_(4.258)O_(16)];测得霞石的主要X衍射d值为:0.302~0.303,0.386~0.389,0.1388~0.1391(nm)。测得微斜长石的成分:SiO_264.82%,Al_2O_319.68%,K_2O11.77%,Na_2O2.30%,求得其三斜度△=0.83~1.00,属低微斜长石。通过霞石正长岩中钾长石与霞石矿物中对K原子分配值计算和作图,解得矿物生成温度为400~500℃。测得岩石中的钠长石主要为低钠长石,属后期交代矿物。  相似文献   
996.
In the present paper, inequalities stronger than Sundman's and the best possible zero velocity surfaces of the spatial 3-body problem first obtained by Saari (1987) are deduced using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ed by Zare (1976). The notion of inertia ellipsoid is used to show the equivalence of the present authors' result to that of Saari's.  相似文献   
997.
采用3S技术,以武汉城区为研究区,采用1991年、2003年Landsat-TM影像及2009年的CBERS02B-CCD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多尺度影像分割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3期湿地信息,并分析武汉城区近18年来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迁。结果表明,近18年间城市湿地总面积减少,斑块的数目增加,破碎程度增加,平均斑块形...  相似文献   
998.
为建立一种简易的FLAC3D建模方法,降低FLAC3D前处理时的建模难度,本文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开发了建模文件生成程序.该程序以岩体各层位的高程信息为基础,采用Kriging插值生成离散网格点数据;并采用离散网格点自动生成建模所需要的网格数据文件;将该文件导入FLAC3D软件中,即可生成与真实钻孔数据和地层信息吻...  相似文献   
999.
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营城区内建筑物较多,环境干扰较大,地下构造复杂,断裂非常发育,目的层埋藏深,资料信噪比较低的特点,以地震老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建立地震地质模型,利用射线追踪技术选取合适的观测系统参数。充分利用卫星数字地图,没计了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采用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配合使用方法,及时对城区内地下面元的覆盖次数、方位角和炮检距的分布进行质量监控,利用现场处理系统对资料进行及时分析,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所获得的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显示,其浅中层分辨率和中深层信噪比都有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and wireline logs from the western Niger Delta were analyzed to reveal the sedimentary and tectonic history of a major deltaic growth-fault depocenter comprising a kilometer-scale rollover anticline. The seismic units of the rollover show a non-uniform thickness distribution with their respective maximum near the main bounding growth-fault on the landward side of the system. This wedge-shaped sediment-storage architecture ultimately reflects the non-uniform creation of accommodation space in the study area that was controlled by 1) the differential compaction of the hanging-wall and footwall strata, 2) the lateral variation of fault-induced tectonic subsidence above the listric master fault, and possibly 3) local subsidence related to the subsurface movement of mobile shale reacting to loading and buoyancy. A sequential three-dimensional decompaction of the interpreted deltaic rollover units allowed to reconstruct and measure the compa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rollover succession through time, documenting that sediment compaction contributed per depositional interval to between 25 and 35% of the generation of depositional space subsequently filled by deltaic sediments. The incremental decompaction of sedimentary units was further used to quantify the cumulative amount of accommodation space at and around the studied rollover that was created by fault movement, shale withdrawal, regional tectonic subsidence, isostasy and changes in sea level. If data on the regional subsidence and eustasy are availabl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basinwide controls to the generation of depositional space can be subtracted from the cumulative accommodation balance, which ultimately quantifies the amount of space for sediments to accumulate created by fault movement or shale withdrawal. This observation is important in that it implies that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subsidence, stratigraphic age and sea-level changes allows to reconstruct and quantify fault movement in syn-tectonic deltaic growth successions, and this solely based on hanging-wall isopach trends independent of footwal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