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1.
科学实用的综合指数算法对监测区域发展状况有重要意义。综合指数算法的关键在于权重量化,其中以主观权重的量化最为困难。少数个体的主观权重量化难以进行精确的数值化且缺乏代表性;群体的主观权重量化中存在意见收集过程繁杂的困难。本文提出耦合文本挖掘与高维排序权重法的综合指数算法,其中文本挖掘技术能够基于文本对各维度进行权重数值排序提取、解决主观意见获取与量化难题,高维排序权重法能利用权重数值排序计算综合指数、降低权重量化要求。为证明算法的可用性,基于政策文本挖掘政府决策者主观意见,逐年量化了符合政策导向和时代特色的维度权重排序并分析了中国2000—2019年省级区域发展质量水平。结果表明,新算法评价结果合理、可用性强。中国省级区域发展质量整体水平前、中期平稳上升,后期波动上升;东部沿海省份形成高水平聚集区;随着中部和西南省份的崛起,东西发展不均衡问题有所缓解。本文耦合算法的应用不局限于案例中的区域发展,可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红利支持下进行高效、低成本的指数评价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12.
夏军  陈进  佘敦先  骆文广 《地理学报》2023,(7):1608-1617
国家水网工程是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分析中国气候、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等地理特点基础上,探究了变化环境下中国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了国家水网规划布局及典型水网成效,探讨了国家水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和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全球变化影响愈来愈凸显;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供水质量及保障程度、洪旱灾害防御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国家及区域水网是应对环境变化影响、显著提高供水灌溉保障程度和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天然河湖水环境质量,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的重大举措。但需要从区域“水—土—气—生”及“人—地”关系协调,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和运行的科技和管理创新,受水区不仅应该加强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守住本地水资源的主体地位,与外调水联合调度,提高水网工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13.
基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治理理论基础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通过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辽宁省老工业城市之间高质量发展引力关系和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铁的开通对高质量发展的虹吸作用极为显著,研究区内哈大高铁已形成较为明显的增长极。(2)盘锦市与营口市之间的高质量发展引力关系始终处于突出地位。(3)辽宁省高质量发展已逐步形成稳定的空间关联网络,但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关联性不强;城市高质量发展等级分级明显,沈阳市处于该网络核心主导地位,起到中介和控制作用,其次是大连市和盘锦市;鞍山市、辽阳市、盘锦市和营口市是辽宁省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中的中坚力量型城市。  相似文献   
214.
朱翔  何甜  戚伟  张国友  周国华  贺艳华 《地理学报》2022,77(12):3194-3202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枢纽地位。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显著成效,但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如何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协调发展论坛就此进行专题研讨,普遍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国家战略导向,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要尊重自然与经济规律,国家战略规划布局应从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向“差异化+系统化”转型。中部地区要以“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为骨架,积极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发挥城市群对中部地区的鼎托作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强化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等核心支撑作用;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能源、电力、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水安全管理;补齐农业短板,推动乡村振兴,形成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15.
狄乾斌  高广悦  於哲 《地理科学》2022,42(4):650-661
科学评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面板、门槛、贝叶斯等多指标评价模型,考虑指标时效性研究与内在逻辑联系,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路径-目的为分析框架,评价2007—2017年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选择等。结果表明:① 通过指数测算和综合分析,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差异较大。从高质量发展前提来看,各省市发展稳定,基础水平呈明显的3个梯队;从高质量发展路径来看,各省市差异较大,上海优势明显,天津与广东有一定的优势,广西、海南需要注重实力与稳定性的共同提升,其他省市发展需要注重稳定性;从高质量发展目的来看,各省市发展较不稳定,实现结果差异小,没有明显的梯队形成,但广东省与浙江省有显著的提升趋势。② 海洋经济创新驱动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V”字型影响,目前创新驱动对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程度最大,潜力较大。③ 海洋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U”字型影响,目前结构优势红利尚不明显,需推进结构优化向下一个门槛跨越。④ 海洋经济发展效率提升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其发展基础好,潜力最大。⑤ 海洋经济市场环境优化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正向影响趋势,目前红利不明显,需推进市场环境优化向第三门槛跨越。  相似文献   
216.
黄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DPSIR模型及空间计量方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进行测度和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但整体处于初级阶段,1999—2019年年均增长3.32%,内部驱动力和响应方面贡献显著,压力、状态和影响方面发展有待提高。(2)流域内各省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且均呈增长趋势。(3)黄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空间自相关,但这一相关性逐渐减弱,并没有形成具有沿黄分布的空间集聚特征。黄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空间集聚中心由四川省(1999年)转移到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空间集聚群。  相似文献   
217.
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针对分散的IT基础设施、"孤岛化"的数据资源和生产能力瓶颈等方面的供给侧问题,本文以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例,通过3个阶段性工作推进了测绘事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通过IT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实现了集约利用和灵活配置;然后通过数据资源改造与共享实现了大数据分析和开放互联;最后通过产业链升级与高效供给实现了按需更新与服务。经过建设,大数据中心硬件资源利用率接近99%,在地理国情监测、全国GNSS基准站网平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方面发挥了提质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8.
探地雷达在赵子秀山滑坡裂缝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裂缝是判定滑坡规模、分析滑坡形成机制、预测滑坡发展趋势、指导滑坡监测、治理的重要依据.分析了探地雷达技术进行滑坡裂缝特征调查的原理,确立了探地雷达进行滑坡裂缝调查的一般模式,并以四川华蓥市赵子秀山滑坡变形体的探地雷达探测为例,应用探地雷达技术获取了清晰反映裂缝位置、走向、深度的高质量图像.研究表明采用探地雷达进行滑坡裂缝探测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9.
孙久文  蒋治  胡俊彦 《地理研究》2022,41(7):1864-1882
高质量发展是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成果的必由之路,是绘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的不二法门。本文将研究的空间尺度下移至城市层面,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评价体系,合成了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基尼系数、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面板回归模型等统计与计量方法,剖析新时代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表明:① 2012—2019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东部、中部、西南、西北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持续增加,东北城市则先降后升。② 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充当了排头兵角色,宁夏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排名相对靠后,辽中南城市群面临发展质量下滑的压力。③ 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大体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规律,空间集聚特征突出,但高质量发展失调问题随时间推移得到缓解,低质量、中低质量、中等质量与中高质量状态城市具有向上一等级跃迁的动力,但难度逐级提升。此外,中国城市发展质量存在向下一等级转移的风险。④ 海拔高度、地形地势、产业集聚、市场规模、公共财政、对外开放均能显著影响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全方位驱动新时代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先发城市的领头雁作用,带动后发城市高质量发展,通过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达成“普遍沸腾”的愿景。  相似文献   
220.
文章分析了高质量发展的海洋经济的内涵与实质,结合浙江省海洋强省建设实际,创新构建以“海洋经济发展质效-海洋创新驱动能力-对外开放水平-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社会共享程度”为基准层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实证分析2010—2020年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各子系统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5个子系统按权重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对外开放水平、海洋经济发展质效、社会共享程度、海洋创新驱动能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2010—2020年的整个评价期,浙江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呈现稳步提高态势,高质量发展成效不断提升。2010—2015年子系统海洋经济发展质效、海洋创新驱动能力、社会共享程度都呈现快速提高的趋势,2015年之后,对外开放水平成为拉动综合评价结果提升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