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1篇 |
免费 | 372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02篇 |
大气科学 | 72篇 |
地球物理 | 112篇 |
地质学 | 436篇 |
海洋学 | 178篇 |
综合类 | 292篇 |
自然地理 | 1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232篇 |
2013年 | 189篇 |
2012年 | 243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191篇 |
2009年 | 205篇 |
2008年 | 203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地质构造沉降是地壳的一个长期、缓慢运动过程。开展区域性地质构造沉降GPS监测研究,对地质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高精度GPS高程测量在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构造沉降观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GPS测量所提供的高程为相对于WGS-84椭球的GPS大地高,而我国使用的是正常高。大地高等于正常高与高程异常之和,要使GPS高程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必须先求出高程异常,进而获得正常高。结合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资料,用神经网络方法和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拟合高程异常,对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5.
张兰英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88,(3)
用比例误差k和导线边数n所表示的坐标相关系数r,当导线走向α=45°时,误差椭圆大小、形状与相关系数之间存在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式,在导线设计时可用作精度估算。 相似文献
46.
雅鲁藏布江是东构造结的核心区域,为研究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流域现今隆升发育现状,本文基于ArcGIS平台,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流域的ASTER-DEM30 m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y Index,简称HI法,是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来获取流域演化特征及其构造活动响应指标的方法)进行计算,并结合构造、岩性、气候、第四系以及河流等基础资料探讨该地区隆升差异。结果表明:HI>0.43的隆升区主要集中在大拐弯缝合带以外的区域且分布与各断块中的三级夷平面具有较好的耦合性;而HI>0.60拉萨断隆隆升区分布范围最大,加拉白垒断隆分布最小,仅在大拐弯小范围分布;HI < 0.43的侵蚀下切区,处于河流的一二级谷肩位置以及河流发育较为成熟的区域;林芝-派镇段区域内HI < 0.35,以侵蚀下切为主。由以上得出:区内构造挤压作用依然存在,而气候、河流以及断裂带密度的影响是在构造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时间推移以上因素会逐渐抑制构造抬升作用,并且对侵蚀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内表现不同;当构造作用发挥主要作用时,断块以隆升作用为主,HI>0.43;气候作用的影响使加拉白垒与南迦巴瓦峰处于隆升停滞,HI < 0.43;林芝段HI < 0.35说明在气候、河流发育以及断裂带密度的影响下会加大侵蚀的力度使得区域内以侵蚀下切为主,未有抬升迹象。整体上,在构造、气候、河流发育及断裂带密度综合影响下,隆升作用由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外部向内部逐渐减弱,而局部区域上的差异是由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差异决定的。 相似文献
47.
48.
对于接地源时间域瞬变电磁法,当选取适当的激励波形后,可将辐射场与自有场分离开来, 实现频率域电磁法无法实现的近源深部勘探;水平分层大地的解析分析表明,随着偏移距的缩短,接地导线源的场对地层的反映变得更为灵敏;时间域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主要由观测时长决定.基于接地源近场测深的优越性,作者提出短偏移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并首次命名为SOTEM, 采用了1000 m的偏移距对埋深为1400 m的某盐矿溶腔进行探测, 在全期视电阻率-深度剖面上圈定的溶腔分布被钻孔所揭露, 验证了SOTEM方法的探测能力.该方法为大深度、高分辨探测地下矿产资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9.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