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81篇 |
免费 | 3055篇 |
国内免费 | 18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53篇 |
大气科学 | 5933篇 |
地球物理 | 1012篇 |
地质学 | 1333篇 |
海洋学 | 1152篇 |
天文学 | 524篇 |
综合类 | 733篇 |
自然地理 | 3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317篇 |
2023年 | 510篇 |
2022年 | 515篇 |
2021年 | 634篇 |
2020年 | 529篇 |
2019年 | 569篇 |
2018年 | 409篇 |
2017年 | 474篇 |
2016年 | 434篇 |
2015年 | 525篇 |
2014年 | 758篇 |
2013年 | 601篇 |
2012年 | 690篇 |
2011年 | 668篇 |
2010年 | 685篇 |
2009年 | 709篇 |
2008年 | 752篇 |
2007年 | 651篇 |
2006年 | 656篇 |
2005年 | 551篇 |
2004年 | 483篇 |
2003年 | 489篇 |
2002年 | 399篇 |
2001年 | 338篇 |
2000年 | 295篇 |
1999年 | 241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227篇 |
1996年 | 224篇 |
1995年 | 159篇 |
1994年 | 137篇 |
1993年 | 157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8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0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利用西宁CINRAD/CD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自动站观测数据等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子方面探讨了2011年7月2日晚青海互助县一次局地强降水的成因,结果表明:多单体强回波带的活动是造成互助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原因;速度图上强的辐合和逆风区是预报强降水的关键因子;垂直风廓线图上强烈的垂直风切变是不稳定能量积聚的表现,与强降水联系紧密;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VIL)和回波顶高也能为强降水预报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882.
883.
This paper describes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based method for observing changes in topography caused by the initiation,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debris flows using highresolution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s)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the debris flow events. 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volume of debris flows us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DAR DEMs.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positioning accuracies of the LiDAR DEM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real-time precis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positioning method. In addition, longitudinal and cross-sectional profiles of the study area were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the topographic changes caused by the debris flows. The volume of the debris flows was estimate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iDAR DEMs. The accuracies of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positioning of the two LiDAR DEMs were determined to be ±10 cm and ±11 cm RMSE, respectivel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pographic changes at an scale equivalent to that of field investigations. Based on the topographic changes, the volume of the debris flows in the study area was estimated to be 3747 m3, which is comparable with the volum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field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884.
885.
以2003年架设的NOAA/FY极轨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为基础,针对NOAA系列卫星.采用分布式处理方案,设计并建立了地震热红外卫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查询、发布;自动生成全国夜晚地表亮温图像、全国白天彩色合成图像、全国每旬无云地表亮温图像等专题数据库产品;对任意选定的监测区进行热红外亮温动态跟踪和异常警示;实现了直观的无人值守的准实时自动化处理以及远程管理和数据检索。通过对地震热红外卫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数据标定、辐射校正、图像预处理、专题产品的生成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地震卫星地面数据接收、处理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6.
887.
888.
889.
890.
介绍雷达回波图和位图两种图像文件格式的构成,转换及其应用,使大家对两种文件的存储格式和存储格式和读取图像数据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