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01篇 |
免费 | 699篇 |
国内免费 | 7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08篇 |
大气科学 | 1190篇 |
地球物理 | 682篇 |
地质学 | 845篇 |
海洋学 | 224篇 |
天文学 | 22篇 |
综合类 | 292篇 |
自然地理 | 7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242篇 |
2022年 | 299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233篇 |
2018年 | 205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190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265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236篇 |
2011年 | 208篇 |
2010年 | 193篇 |
2009年 | 189篇 |
2008年 | 199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1935年 | 2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1°×1°的再分析资料,应用WRF4.0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6年4月13日华南地区的一次飑线升尺度过程进行模拟,并设计一系列的敏感性试验,详细研究了南岭对飑线升尺度增长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WRF模式较好的模拟了本次飑线过山前后的变化以及其降水的分布。强对流在过山后比过山前发展要强烈,水平的尺度增长快。但不同高度的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适宜的地形高度对于风暴的发展更有利。地形影响了飑线的尺度和组织,地形过高会使得广东北部的对流分散。地形可以通过改变水平流场、水汽场、垂直运动以及低层的垂直风切变等来间接影响飑线中的对流单体的分布和对流单体的强度。无地形阻挡时,有利于急流的北进,水汽输送更为有利。但是,一定的地形高度对低层的垂直运动是有利的。地形较高,则会利于高层的垂直运动,低层更多的可能以绕流为主。当地形超过一定高度时,低层的辐合场也相应的减弱。 相似文献
123.
识别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多尺度权衡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管理决策和推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尺度响应特征及差异变化成因尚不明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尺度划分方法。本文评估了珠三角地区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境质量、自然游憩共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量,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尺度估算方法,确定了研究权衡关系的最佳聚合规模序列。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化识别权衡强度在各个尺度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尺度间主导影响因素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 权衡强度在6条样线上的特征尺度突出,2000~11500 m是研究权衡关系的最佳尺度序列范围。② 自然游憩与水源涵养、生境质量之间存在协同关系,自然游憩与土壤保持互为权衡关系。三对服务组合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随着尺度的增大而增强,特别是在县级行政管理规模上,所有配对服务表现出最强的协同或最弱的权衡关系。③ 植被覆盖度对权衡强度的驱动作用突出且相对稳定。地形因素是小尺度范围内权衡关系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而气候因素和景观格局指数在较大尺度的影响作用显著。本研究通过优化传统的多尺度研究序列构建方法,为调控各类驱动因素以制定多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属性数据空间化是利用矢量数据生成栅格数据产品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之间的数据的综合分析。空间化是一种必然有误差伴随的过程,为探讨空间化误差与数据源密度、空间化模型方法,以及空间化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7种水平的气象站点密度、5种空间化模型方法和19种栅格分辨率分析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与这3类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1)气象站点密度的降低导致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的空间化误差增加;(2)在IDW、Kriging、Adjusted IDW、Regression和Anusplin 5种空间化模型方法中,Adjusted IDW、Regression、Anusplin比IDW、Kriging的精度高;(3)随着栅格分辨率的变粗,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增大;(4)在影响空间化精度的3类因子中,空间化模型方法对空间化精度的影响最大,栅格分辨率次之,气象站点密度的影响最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与这3类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模型,可为空间化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5.
空间尺度上推方法的精度评价——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数据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推方法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信息丢失、信息歪曲等后果;但目前少有研究在较长的尺度序列上、对不同尺度上推方法所得成果开展精度分析。本研究首先提出尺度上推方法精度评价的三个准则,即:保持土地类型构成特征、保持土地面积精度、保持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和斑块形态;继而使用格点中心值、最大面积斑块、最大聚合面积斑块等3种尺度上推方法,配合100 m~50 km土地利用数据开展尺度转化实验;最后基于上述评价准则和尺度上推实验所得的系列输出结果,分析了不同尺度上推方法的精度。研究表明:(1)格点中心值上推方法能更好地保留区域土地类型构成、土地面积精度等特征;(2)锡林郭勒盟地区土地研究的适宜尺度应小于10 km,最大不应超过30 km;(3)在尺度上推过程中,土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形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对尺度上推成果精度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南亚高压次季节尺度东西振荡对我国长江流域降水及水汽输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使用常规资料及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模式,分析了早夏和晚夏期间南亚高压次季节尺度异常偏东事件和异常偏西事件发生时,我国长江流域降水及水汽输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早夏期间当南亚高压异常东伸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可西伸至我国东南沿岸,此时,降水正异常场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表现为江淮区域降水异常偏多;而晚夏期间当南亚高压异常东伸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脊点更偏东,降水正异常区位置比早夏偏西,表现为四川盆地的降水异常偏多。早夏期间,与南亚高压异常偏西事件相比,南亚高压异常偏东事件有利于更多的水汽从南方的水汽源地输送到我国江淮区域,加上此时江淮流域存在异常上升运动,动力和水汽条件共同使得江淮流域降水偏多。晚夏四川盆地地区有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7.
The ``combined approach', which is suitable to represent subgrid landsurface heterogeneity in both inter-patch and intra-patch variabilities, isemployed in the Biosphere/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 (BATS) as a landsurface component of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to consider theheterogeneities in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at the land surface, and thenannual-scale simulations for 5 years (1988--1992) were conducted. Resultsshowed that on the annual scale, the models response to the heterogeneitiesis quite sensitive, an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temperature heterogeneity(TH) is more pronounced than the moisture heterogeneity (MH). On theintraannual scale, TH may lead to more (less) precipitation in warm (cold)seasons, and hence lead to larger intraannual variability in precipitation;the major MH effects may be lagged by about 1 month during the warm, rainyseasons, inducing ~6% more precipitation for some sub-regions.Additionally, the modeled climate for the northern sub-regions shows largersensitivities to the land surface heterogeneities than those for thesouthern sub-regions. Since state-of-art land surface models seldom accountfor surface intra-patch variabilities,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of including this kind of variability in the land surface models. 相似文献
128.
基于Thorpe尺度方法,利用CTD数据,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Thorpe尺度和湍流扩散系数,分析了观测区域(64°~69°S,66°~80°E)湍流翻转现象的强弱及分布。结果表明,在海底和地形粗糙区存在较大的Thorpe尺度(较强湍流翻转)和湍流扩散系数,湍流扩散系数最大值能达到10-2m2/s量级,比平坦开阔海洋高2~3个数量级,部分观测站位的湍流扩散系数和湍动能耗散率表现出大-小-大的垂向分布结构,总水深较深的区域尤为明显;深水区域的浮力频率在海表面到500 m层比较大,浅水区域该现象不明显;湍动能耗散率在(67.25°S,73°E)周围和经度为78°E的各站位都表现相对较大,能达到10-6 w/kg量级,个别站位甚至能达到10-5 w/kg量级。 相似文献
129.
多指标融合的小波去噪最佳分解尺度选择方法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最小均方根误差、信噪比及光滑度变化随小波分解尺度增加的收敛特性,提出了一种多指标融合的小波去噪最佳分解尺度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信息熵来融合小波去噪过程中不同方面的变化特征,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小波去噪结果与分解尺度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定量识别融合指标变化的拐点,能够有效识别小波去噪的最佳分解尺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去噪信号进行实验分析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0.
针对以往植被地上生物量(以下简称“生物量”)多尺度估算方法在数据收集、尺度转化、结果呈现等方面的局限,该文提出了面向植被均质单元的生物量多尺度估算方法:(1)定义了具有实际景观意义的植被均质单元,作为植被生物量估算的基本单元;(2)基于多源数据提取直接反映和间接影响植被生物量的多源因子,利用多尺度分割技术构建多尺度下的植被均质单元;(3)通过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实现植被生物量多尺度估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多尺度下的数据获取,仅基于一套数据实现了研究区植被生物量多尺度估算,产生了较好的建模和估算精度。该方法不仅可量化生物量大小,还可描绘生物量均质区域,具有尺度变换便捷、灵活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