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7篇
  免费   2123篇
  国内免费   3016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1694篇
地质学   10101篇
海洋学   601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734篇
自然地理   521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443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337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277篇
  1990年   246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吐哈盆地地质概况;十红滩铀矿区找矿目的层地质和砂体特征;重点对层间氧化带的纵横展布规律、地球化学分带性及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作了阐述;对十红滩铀矿床南、北矿带的空间分布、形态、规模、物质成分、铀存在形式及南、北矿带差异做了研究。通过分析,最后得出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是层间氧化带、鼻状隆起(南矿带)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北矿带)、同时说明了局部铀矿化产出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王德耀 《陕西地质》2002,20(1):17-27
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变质变形,岩石化学、同位素等资料,从凤县唐藏地区北带泥盆系中解体出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并建立"罗汉寺岩群"构造岩石地层单位。根据该岩群中斜长角闪岩选角闪石做K—Ar变质年龄为764 6Ma及区域资料,初步将其划归新元古界,认为它可能是商单构造带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之一。  相似文献   
993.
M.A.Obeid  盖西京 《陕西地质》2002,20(2):101-102
埃及东部沙漠地区由多种晚元古代岩石组成.它们以蛇绿岩、变辉长岩、变枕状玄武岩、岛弧变沉积岩与变火山岩组合体以及同构造期花岗岩等形式产出.蛇绿岩呈小规模、沿碳酸盐化剪切带逆冲于变火山岩之上的北北西向拉伸岩片.逆冲的岩石以发育滑石-碳酸盐、菱镁矿囊状体和石英-碳酸盐细脉为特征.埃尔贝达地区被另一条穿过变枕状玄武岩和变火山岩滑动的北西向逆冲断层所切割.石英脉与深成蚀变作用(即硅化和绿泥石化)广泛发育于逆冲构造面,构成了一条多样化的剪切带. 埃尔贝克金矿位于限定在蛇绿岩和变枕状玄武岩中的两条剪切带内(北西-南东向).金矿化主要与该区早期变形事件(D1)相伴.在晚元古代岩石板块消减期间,两期热液流体的注入影响着剪切带.在矿物方面,剪切带含有绿泥石、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针铁矿、褐铁矿、铜兰、斑铜矿和金.产于逆冲区蛇绿岩内的碳酸盐化剪切带(SiO2<50%),金含量很低(0.24~0.45ppm),而变枕状玄武岩中的硅化剪切带富含SiO2(>80%)且含金达45 ppm.观察到金以与石英连生的细颗粒金(约0.3 mm)、微细粒包裹体金(20~0.5 μm),或以与赤铁矿和孔雀石共生的细小不规则状斑点的形式产出.也发现从蚀变赤铁矿中活化形成的金呈微细粒、不规则状斑点(约10 μm).分析硅化剪切带内的石英脉和赤铁矿中的微粒金,含金量分别为92%和94%.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中部北北东向深部负磁异常带的成因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根据最新测量获得的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异常图 ,经不同高度向上延拓后 ,发现在测区东部 ,即青藏高原中部自柴达木向西南延伸的广大地区 ,出现一条极为明显的北北东向负磁异常带。从对航磁区域场的分析 ,并结合人工地震、重力计算莫霍面深度、热水活动、最新火山岩活动、地貌特征和天然地震活动等多种资料的解释 ,认为负异常带是由于深部热流沿北北东向上升引起局部岩浆熔融 ,使上地壳下部具有较高的地温 ,导致磁性层底部消磁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也加快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幅度 ,为高原形成和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5.
2002年10月10日,我国地学界一百多位钻探工程专家、学者相聚江苏省东海县,隆重举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主孔取芯钻进开钻仪式暨钻探技术成果报告会”。 “大陆科学钻探”是伸入地球内部直接观察陆壳  相似文献   
996.
作者使用激光拉曼微光谱在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与一大型榴辉岩体有关的泥质片麻岩的锆石单矿物中发现柯石英。柯石英呈包体产出。此外,还发现一些石墨包体。这发现表明曾发生原地超高压变质作用。地体很可能是在低于金刚石稳定区压力条件下结晶的。  相似文献   
997.
吴才来  Jong  WOODEN 《地质学报》2002,76(1):106-106
祁连南缘嗷唠山花岗岩锆石的SHRIMP年龄变化于445~496Ma之间,平均为 473 Ma,属早奥陶世。年龄值的统计出现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与区内榴辉岩的相同(495 Ma),可能反映花岗岩源岩的部分熔融时代,第二个年龄峰值可能反映了花岗质岩浆的冷凝结晶时代(465 Ma)。该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Ⅰ型花岗岩,有关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得出,该花岗岩类似于岛弧或活动陆缘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年龄特征,我们认为,早奥  相似文献   
998.
从渤海湾和辽宁省开始 ,燕山山脉沿北纬 40°左右一直向西延伸到河北和内蒙古的边界。继续向西 ,以太古宙为基底的燕山山脉被上第三系所覆盖 ;因此 ,虽然内蒙古的阴山很可能就是燕山向西的延伸 ,但还缺乏有力的证据。中生代燕山褶皱冲断带以陆源沉积、岩浆作用和构造变形 (包括多期的褶皱作用 ,挤压、伸展及走滑断层作用 )为特征。对北京、冀北与辽西地区侵入岩及火山岩的野外工作及测年 (U Pb,40 Ar 39Ar方法 )研究揭示出该区中生代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 ;而这种构造变形特征被归因于 :(1)中生代以前 (二叠纪到中生代早期 )复杂的早期变形序列 ,以及 (2 )中生代时期交替发生的主要构造形迹向南和向北的构造汇聚作用。燕山在中侏罗世之前 (早于 180 Ma)向南运动的低角度的逆冲断层发育在一条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弧的南部 ,太古宙基底及元古宙和显生宙盖层均卷入其中。该次推覆作用可能是 (1)古生代时期蒙古弧与安第斯型的大陆弧沿华北板块的北部边缘发生碰撞的后果 ,或 (2 ) (北部陆块 )向南俯冲于华北太古宙“克拉通”之下时形成的 ,类似于美国科迪勒拉型的弧后、前陆褶皱冲断带。此次褶皱冲断发生之后 ,该推覆断层的上盘经历了广泛的剥蚀 ,随后中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同时沉积在上、下盘之上。我们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99.
龚斌利 《西北铀矿地质》2002,28(2):23-28,49
对吐哈盆地八仙口-白咀山地区新构造形成的地质背景,发育特点,演化关系,与控矿层间氧化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对该区成矿条件、找矿方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对甘肃北山地区婆泉盆地水地质、水地球化学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分析之后,从基础地质条件、水地质条件、水地球化学条件等方面,论述了盆地的铀成矿前景,同时通过对比研究,选出了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形成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