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318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1032篇
海洋学   4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47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区保护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区概况及其保护利用的意义和目的,分析了消落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峡水库消落区保护利用的相应对策:尽快编制消落区保护利用规划,有序开展保护利用工作;尽快建立完善消落区保护利用法规,依法开展其工作;及时研究消落区保护利用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及重大问题,进行理论突破、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尽快开展消落区保护利用的科研工作,寻求科技支撑,提高其保护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992.
千条江河归大海。江河是我们这个星球的一大奇观,它的存在不仅使地球变得丰富多彩,更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资源。我们重视江河,其实也是重视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历史记载、遥感资料解释和野外现场调查,对长江湖口一彭泽县段江岸冲淤变化,及江中主要江心洲的变迁进行研究,该江段历史变化较复杂,但是总体是河流主流的“S”摆动,主流不断南迁总体南岸以侵蚀为主,北岸以淤积为主,在棉船洲地区由于该洲向北生长,则以北岸侵蚀为主。最后分析江岸变化对防洪安全的影响,江岸变化是重要的致灾因子。  相似文献   
994.
《岩土力学》2009,30(4)
中铁承建的武汉长江隧道通车试运行,施工中攻克5项世界难题。2008年12月28日10时,由中铁隧道集团联合体总承包、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进入通车调试运行阶段。这标志着武汉开始迎来水上(桥)、水面(轮渡)和水下(隧道)三重立体过江网络。  相似文献   
995.
应用改进的河口海洋数值模式,计算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国际上先进的T_Tide调和常数软件计算得出潮汐的主要调和常数,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17—1998)理论最低、最高潮面算法,在考虑8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O1、P1、Q1的基础上再考虑3个主要浅水分潮M4、M6和MS4,得出长江河口理论最低、最高潮面的空间分布。采用数值模式,设计高分辨的网格,有效解决了潮位站稀少和空间分布不均的不足,提升了理论最低、最高潮面的计算精度。将基于理论最低潮面的2009年长江河口实测地形资料转化为基于85国家高程基面的地形资料,使资料得到了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996.
与顺直明渠水流相比,明渠交汇水流由于存在分离区和自由剪切面,其紊动特性引起的阻力较为复杂,交汇水流除床面阻力外还受到较强的阻力。基于数值模拟与实验比较分析表明,分离流与自由剪切流所产生的阻力(紊动粘性阻力)对于交汇水流数值模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由于平面二维模型对二次流影响的忽略,断面环流较强时数值模拟会产生较大的阻力(环流阻力),而断面环流较弱时,交汇水流的三维特性相对较弱,采用平面二维模型和k-ε紊流模型能达到较好的模拟效果。因此,紊动及环流阻力的计算对交汇水流数值模拟的精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7.
Estuarine wetlands serve as a natural barrier to remove the land-generated pollut-ants and attenuate the pollutant load from the land to the sea.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stuarine wetlands, the Yangtze estuarine wetlands have attracted particular interests in the biogeochemical studies of nutrient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haracterize the season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fluxes across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to calculate the total DIN fluxes in a year and different seasons; and to evaluate the DIN removing capability of the sediment in the tidal wetland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N fluxes shows complicated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The annual DIN fluxes range from -22.22 mmol N m-2 h-1 to 19.54 mmolN m-2 h-1, with an average of -1.48±1.34 mmol N m-2 h-1. The tidal wetland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behave as a source of water DIN in spring when DIN is released from sediment into overlying water, and the released amount of DIN is 1.33×104 tons of nitrogen (T N). In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the sediment absorbs the DIN from the overlying water, and the absorbed amounts of DIN are 4.36×104 T N, 6.81×104 T N and 2.24×104 T N,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amount of DIN in overlying water of the Yangtze Estuary is 52.6×104 T N yr-1, and the perennial average amount of DIN absorbed from the overlying water by the sediment is 12.1×104 T N yr-1. The annual DIN elimination rate of the tidal wetlands was 23.0%.  相似文献   
998.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研制的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验表明,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体质量好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分别较常规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有较大提高。通过对试验段的观测成果分析,论证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优越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999.
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7534个古文化遗址的GIS数据库,利用ArcGIS软件,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对不同时期古文化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海拔高程、坡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别:1) 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平原边缘的山前台地—岗地和高冲积平原等海拔高程适中的地区,海拔高程较低的平原中心区与海拔较高的山地则分布很少;2) 西周以后,文化遗址分布高程呈现下降趋势,从山前台地—岗地、高冲积平原向平缓的低冲积平原转移;秦汉至明清时期,文化遗址则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程更低、坡度平缓的低冲积平原和湖积—冲积平原;3) 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空间分布模式,反映了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通州区概况     
《中国地名》2009,(11):78-78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成立于2009年,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南依长江,与苏州隔江相望,和上海灯火相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全区面积1166平方千米,人口124万。区政府设在金沙镇,城区南侧为江办省重点开发区——通州经济开发区;南部长江畔建有通州港区。各镇分别建立了工业集中区或农业开发园区,均拥有良好的投资条件和生活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