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89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0年   4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冈底斯成矿带以斑岩型铜矿(伴生钼矿)为主体,通常作为"挤压型"陆缘岩浆弧—"碰撞裂谷带"斑岩成矿的典型代表而被广泛关注,但层矽卡岩型铜钼矿和斑岩型独立钼矿的勘查和研究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层矽卡岩型白矿的发现,填补了区带矿种的空白;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边部发现的隐伏斑岩型钼矿,突破了"挤压型"陆缘成矿认识的传统误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新近发现的冈底斯东段则当铜钼矿,既是一处大型铜钼矿详查开发基地,又是一组统一于陆缘走滑断裂构造成矿体制作用的、铜、钼矿床组合,称为"泽当矿田"。在NWW向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陆缘走滑断裂作用下,早期(68~40.3Ma)拉分型转换构造——NEE向剥离断层,控制了层矽卡岩型铜钼矿的形成;在NEE向冲木达陆缘走滑断裂作用下,晚期(30.26~23.62Ma)推闭型转换构造——NWW向逆冲断层,控制了隐伏斑岩型钼矿的形成。层矽卡岩型矿床形成和改造于68~66Ma和57~40.3Ma,叠加富集于斑岩型矿床的形成阶段——30.26~23.62Ma。  相似文献   
72.
良源铷铌钽多金属矿床是广东始兴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具有特大型远景的矿床。本文在良源矿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W、Sn、Nb等14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结果发现该矿区W、Sn、Bi、Mo、Pb等元素高度富集,相关分析显示矿区Bi、Nb、Mo、W、Sn等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R-型聚类分析显示元素组合主要有W-Bi、SnBe-Nb等。本次工作共圈定了以W-Sn-Nb为主的组合异常8个,在对其中的上营北和上营南异常的工程验证中均找到了规模较大的铷铌钽多金属矿体,显示了该区具有优异的铷铌钽多金属矿找矿前景,这一成果为该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3.
大埠岩体内及近外围铀、矿产信息丰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大埠岩体花岗岩呈钙碱性、过铝质,具高硅(73.73%~77.89%)、富钾(3.99%~5.60%)和低钙(0.107%~0.660%)含量特点,铝饱和指数A/NCK为1.04~1.25、里特曼指数δ为1.66~2.34,稀土元素总量低(∑REE=37.28×10-6~177.49×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现为左高右低、具强负铕异常的"V"字型,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Sr等富集,Ta、P、Ti亏损,这些特点说明岩体的形成是古老陆壳物质熔融的结果。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华南产铀花岗岩和含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近年来铀、矿勘查取得的新成果,认为大埠岩体具较大的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74.
胡小梅  龚鹏  李娟  闭向阳 《地质通报》2014,33(5):741-750
以江西省武宁县石门寺铜矿区燕山期和晋宁期岩体风化作用过程中W、Cu等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反映风化程度的化学风化指数CIA、风化作用过程中组分得失的估算、不同介质中W、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大离子亲石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等方法的研究表明,石门寺铜矿区2个时期岩体元素淋失与风化强度有关,土壤剖面中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大量淋失,而W、Cu等成矿元素在土壤B层中显著富集;从岩石到土壤、再到水系沉积物风化过程中,W、Cu等成矿元素含量逐渐升高,为此,一级水系沉积物和B层土壤是赣北九岭W、Sn、Cu、Mo多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找矿的绝佳采样介质,是矿集区内找矿新突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5.
张云国 《地质与勘探》2014,50(2):246-256
太子沟锡多金属矿床地处青海都兰县柴北缘阿尔茨托山多金属成矿带,产于上奥陶统滩涧山群的沉积岩系,为一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呈层状,受地层控制明显。矽卡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形成矽卡岩的岩浆热液源自加里东晚期侵入岩。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过"滩涧山群沉积岩系形成"、"俯冲及HP/UHP变质带的形成"、"HP/UHP变质带的折返及加里东晚期岩体侵位"和"矽卡岩型等矿床形成"四个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和"热水喷流沉积"和"热液交代"两个成矿期。滩涧山群的岩石特性、HP/UHP变质带的形成与折返和加里东晚期侵入岩对该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HP/UHP变质带两侧的滩涧山群围岩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和深部岩体接触带是重要的找矿部位,该区具有找寻锡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6.
赣南樟东坑矿具有典型的"上脉(黑矿石英脉)下体(蚀变细粒花岗岩)"和"上下钼"矿化模式, 为了弄清黑矿石英脉与蚀变细粒岩体型矿化之间在成矿时间上的关系, 对产于该矿细粒花岗岩中的辉钼矿和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分别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 测试结果为: 细粒花岗岩中的3件辉钼矿样品Re-Os等时线年龄为155.4±2.1 Ma(MSWD=1.12), 模式年龄154.9±2.6 Ma~156.5 ± 2.6 Ma, 加权平均年龄155.5±1.4 Ma(MSWD=0.44);而石英脉中5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4.6±1.7 Ma(MSWD=0.030), 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154.2±2.3 Ma~154.7±2.7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154.29±0.98 Ma(MSWD=0.045). 上述结果表明, 花岗岩体型矿化与石英脉型矿化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高度一致, 从而证明了岩体中的钼矿化与石英脉中的钼矿化为同一次岩浆热液矿化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77.
邢家山大型钼矿床位于胶东栖霞-蓬莱-福山金及多金属成矿区东部,矿床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的变质地层中,倒转向斜分布区是钼成矿有利部位。幸福山岩体为成矿母岩,粉子山群的碳酸盐岩既易交代成矿亦形成了屏蔽层,NW向张扭性断裂导矿,层间裂隙、节理和矿物间隙沉淀成矿。钼矿化作用与矽卡岩化、钾化、硅化密切相关,矿床工业类型属矽卡岩型-斑岩型,成因类型属于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矿石建造属钼建造,该成果对在胶东地区寻找同类型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铀与贫铀弹     
《国外铀金地质》2001,18(2):122-122
  相似文献   
79.
本文在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十余年找矿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了江西锡成矿区(带)时空演化规律, 建立了江南和南岭2条锡多金属成矿带, 进而划分9条成矿亚带和15个矿集区; 厘定了包括江南地块与燕山期Ⅰ型中酸-弱酸性斑岩有关的铜金钼矿床成矿系列等共3个成矿系列、与燕山晚期S1型酸性花岗岩有关的锡钼银矿床成矿亚系列等6个成矿亚系列和朱溪式等15个矿床式; 总结了3个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特征及成矿规律, 剖析了朱溪、大湖塘、东坪、松树岗等找矿重大突破典型案例; 提出了“异常指方向、标志定靶区、主攻新类型”的“面上选点”找矿预测及勘查思路, 研发了“脉面层体”就矿找矿法的“点上突破”朱溪式“关键控矿要素识别勘查模型+地球化学元素示踪+地球物理三维反演+钻探”等快速、精准、高效探测技术组合的找矿方法, 对江西锡矿找矿潜力进行评价分析, 并提出下一步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80.
文静  胡阿香  彭建堂 《地质论评》2022,68(5):1772-1788
赋存于变质岩中的层控(层状)型矿床的成因在国际矿床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白矿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是解决其成因争议的有效手段。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的西安矿床是该类矿床的典型代表,其矿床成因也存在着很大争议。本文利用EMPA、ICP- MS、ID- MS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该矿白矿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Sm- Nd和Sr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白矿中CaO含量小于其理论值,这可能与热液流体中的REE、Sr、Pb、Ba等元素与白矿中的Ca发生类质同象置换有关;该区白矿微量元素组成具有富Sr、而亏损Mo、Bi、Sn、Nb、Ta等特征,类似于西澳绿岩带型金矿、云南大坪和湘西沃溪等造山型金矿床中的白矿,其Mo含量和Sr/Mo值均显示其具变质热液成因特征,而与岩浆热液无关;该区白矿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当一致,均表现为LREE亏损、HREE相对富集、MREE最为富集的特征,其分配行为主要表现为REE3+与Na+以电价补偿形式替代Ca2+而选择性进入白矿晶格中;该区白矿n(87Sr)/n(86Sr)测定值为0. 75412~0. 78231,表明形成该区白矿的成矿流体并非来自海水或岩浆热液,其矿床成因也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海底热泉(卤水)沉积成因”、“海底同生喷流沉积成因”或“岩浆期后热液成因”。在LREE—MREE—HREE三角判别图解中,西安矿区白矿样品点均落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湘西造山型金矿区域,明显不同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该矿是属于造山型矿;在Sr—Nd同位素组成图解中,该区白矿与湘西一带出露的新元古代地层明显分布在不同区域,但部分样品点与华南最老地层—太古宇崆岭群重叠,暗示该矿成矿物质可能来自深部的太古宇崆岭群,而非来自赋矿的新元古界变质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