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3篇 |
免费 | 914篇 |
国内免费 | 4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80篇 |
大气科学 | 242篇 |
地球物理 | 1443篇 |
地质学 | 1420篇 |
海洋学 | 380篇 |
天文学 | 23篇 |
综合类 | 460篇 |
自然地理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160篇 |
2021年 | 169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75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164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65篇 |
2012年 | 212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45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45篇 |
2007年 | 146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136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120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91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93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4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6篇 |
1961年 | 4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通过重力异常分解模型,选用小波基函数“bior3.7”,分解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布格重力异常资料的小波4阶近似成分,利用其主要由莫霍面产生的布格重力异常,以6条人工地震剖面信息做初始控制条件,反演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厚度。 相似文献
73.
论述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下刚果盆地重力滑脱构造的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下刚果盆地早白垩世至今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主要发育重力滑脱构造,可分为上陆坡的重力滑脱伸展构造、中陆坡和下陆坡的重力滑脱底辟构造、下陆坡-深海平原转换区的重力滑脱冲断构造.一期完整的重力滑脱构造演化模式为从早到晚由陆向海逐渐发育的前展式发育模式,即最早发育高部位的重力滑脱伸展构造、其次发育中部的重力滑脱底辟构造、最后发育低部位的重力滑脱冲断构造.下刚果盆地总共发育两期重力滑脱构造,分别是早白垩世阿尔布期(Albian) -渐新世的第一期(早期)重力滑脱构造,中新世至今的第二期(晚期)重力滑脱构造.这两期重力滑脱构造之间呈现出从早到晚由陆向海发育的前展式结构,即晚期的重力滑脱构造位于早期重力滑脱构造的向海一侧.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建立了利用FG5实测数据求解重力垂直梯度的数据处理模型与算法.通过对多次自由落体实验的下落距离拟合残差叠加求均值,发现下落距离观测量中存在明显的有色噪声.通过对有色噪声的建模,并以剩余残差为依据选取可靠的下落时段,解算测站点的重力垂直梯度.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对FG5-214绝对重力仪在两个测站上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相对重力仪测量的重力垂直梯度结果为参考值,本文处理得到的重力垂直梯度结果相比于未考虑有色噪声并依据经验选取下落时段的解算方法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76.
近年来,在东非坦桑尼亚盆地深水区相继发现大型气藏,但其沉积特征、形成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较为薄弱。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及二维地震资料,对其沉积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渐新统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包括水道、堤岸、朵叶等,并以水道—朵叶沉积为主。根据水道的发育位置、外部形态、内部构型、沉积方式等,将其进一步分为复合型、侧向迁移型、垂向加积型和孤立型水道。研究区渐新统自南向北重力流沉积特征存在差异:盆地南部以小规模孤立型水道、朵叶沉积为主,呈近SW-NE向展布;盆地中部以复合型、垂向加积型、侧向迁移型水道、朵叶沉积为主,整体呈NW-SE向展布;盆地北部以侧向迁移型水道、堤岸及朵叶沉积为主,展布方向与中部基本一致。针对南北差异,以源-汇系统耦合关系研究为主旨,对盆地各部源-汇系统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的发育与展布主要受构造运动(构造抬升、洋中脊扩张运动、断层活动)、供源体系、陆架—陆坡地形3大因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由重磁资料计算上海地区居里面、莫霍面、均衡重力异常及地幔流应力场的方法和成果,并在对成果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趋势的关系,其中着重讨论了居里面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对上海地区地震活动趋势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8.
围绕综合利用空-地-井多源重力异常联合反演提升精度的目标,提出正则化协同密度反演方法,从而有效利用多维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变化特征提高反演精度,且无需先验信息的约束.此外,还提出利用奇异值谱和深度分辨率工具评价航空数据观测高度和层数对反演分辨率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试验本文方法在空-地、地-井等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空-地-井重力异常正则化协同密度反演方法能获得更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反演结果,且证明不同的钻孔位置对反演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可指导实际的空-地-井联合勘探.最后,利用文顿盐丘实际勘探数据进行空地和空地井重力数据协同反演,反演结果垂向分辨率明显优于地面观测数据反演结果,盐盖的顶面及中心埋深与前人研究和地质资料解释相吻合,验证了方法正确性及实用性,为推进我国空-地-井立体重磁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79.
80.
近年来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发现,在大陆坡第四系中发育有大规模块体搬运体系(现今的块体搬运体系也称海底滑坡)。块体搬运体系是深水常见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主要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过程及其沉积物。南海陆坡白云块体搬运体系面积逾10 000 km2,可划分为3个结构单元,即头部拉张区、体部滑移-挤压区和趾部挤压区。在地震剖面中,发育多种构造:正断层、杂乱反射、逆冲断层、挤压脊和褶皱等。块体搬运体系严重威胁深水设施安全,并可能诱发海啸,是海洋地质灾害之一。同时,块体搬运体系与海洋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关系密切,物源决定块体搬运体系的物性,泥质物源的块体搬运体系通常作为良好的油气盖层,砂质物源形成的块体搬运体系可以成为储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