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8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620篇
测绘学   943篇
大气科学   474篇
地球物理   661篇
地质学   1238篇
海洋学   418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367篇
自然地理   69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各方面对测绘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制图数据正是以其特有的可测量性、直观性、一览性方式,全面地反映了地面上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规律、抽象特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可以触摸到的自然地理信息、社会人文信息,方便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了解。  相似文献   
972.
利用20世纪大气再分析资料和欧洲中心海温资料研究了春季西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在不同年代际背景下风暴轴与太平洋海温关系的转变。结果表明,春季西北太平洋风暴轴主要存在两种空间变化模态,即反映其强度变化的第1模态和反映其南北位置变化的第2模态。年代际及以上时间尺度上,风暴轴强度、位置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在不同年代际背景下,风暴轴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则存在明显的年代际转变:1977年以后,风暴轴强度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而在1977年之前则主要表现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特别是同期冬季日本以东黑潮和黑潮延伸区海温异常的强迫作用;风暴轴南北位置与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在1977年以后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北太平洋中部海温的影响,但在1977年以前表现为海洋和大气的共同作用,风暴轴南北位置的变化还与同期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有关,表明ENSO可能对风暴轴的位置变化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973.
北京地区夏季降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祚芳 《气象》2016,42(5):607-613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各种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均有明显增强。由于大气热力条件与降水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降水与气温对应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应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1978—2012年夏季逐日降水及气温资料,分析了不同量级降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及城、郊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降水量随气温的升高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中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当气温达到临界值后雨量保持平稳,随气温变化不明显。而当气温进一步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降水量开始随气温升高而迅速减弱。越是强度大的降水,其在达到峰值前随气温的增速越接近Clausius-Clapeyron变率。(2)降水频率、强度随气温变化的临界值各不相同。当气温超过临界值后,降水频率及强度均开始减弱。(3)城、郊区间不同量级的降水随气温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到达临界值前城区降水随气温的增速比郊区更大,表明城区降水对气温的敏感性比郊区更强。鉴于城市化对区域气候的主要影响是导致热岛效应的增强,这将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城市化效应对降水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74.
利用2008—2013年自动站雨量资料及相应的雷达体扫资料,用最优化法统计得出海南地区不同区域不同月份的Z-I关系,并将统计结果用于2014年5—9月的非热带气旋影响的的降水估测检验,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方法得到计算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Z-I关系后,雷达估测降水比Z=200I1.6时更加接近实际雨量。优化Z-I关系前,雷达与雨量计平均值比值范围在40%~70%之间,即估测降水比实际雨量偏弱,优化Z-I关系后,雷达与雨量计平均值比值范围提高到50%~90%以上,说明雷达估测降水方法改进后,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75.
陈逸然  黄舟 《测绘科学》2016,41(12):273-278
针对传统的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于超大规模高并发空间查询访问的处理需要的问题,该文着眼于解决大数据时代下地理信息服务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大规模空间查询访问需求,探索了一套基于Spark架构的空间查询实现技术,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一个基于Spark并提供类SQL访问接口的空间查询实现模型GeoSpark SQL,解决了以下关键问题:数据的外包矩形数据生成和标准地理信息数据对Spark的导入导出方法;Spark空间查询算子实现方法;Spark空间索引与查询优化方法。GeoSpark SQL模型在初步实验中,已可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对复杂的空间查询也能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976.
中国青海省玉树自治州结古镇附近于2014年4月14日7时左右发生了Ms 7.1级地震。利用灾前灾后两个不同时期的高分辨率影像,以结古镇南部地区为例,探讨基于e Cognition平台,选用多尺度分割和最邻近法,对灾前灾后遥感影像进行各类地物信息提取,分析研究区内各地物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通过面向对象分类的e Cognition软件提取的各地物信息颜色信息丰富,形状大小特征明显,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0%以上,分类效果良好。并根据提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快速提供受灾地区地震前后整体动态变化情况,为各级政府部门迅速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援与监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77.
针对MODIS遥感数据采用多波段谱间关系模型提取水体容易与阴影混淆,产生提取不精确的问题,作者改进了模型中的水体提取算法,然后对鄱阳湖的MODIS遥感数据进行水体提取实验。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水体提取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水体提取精度。该方法现已运用到一些采用MODIS数据进行水体监测与提取的实践作业中。  相似文献   
978.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空心村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顶层设计,其实施将惠及农村的转型发展进程。空心村综合整治以优化重构乡村空间、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为目标,通过村庄整治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资源。本文以空心村综合整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空心村整治工作推进的现实意义。结果表明,传统单纯依托需求管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空心村问题的出现和加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从补短板、去库存、增加制度供给三方面服务于空心村综合整治工作。为确保空心村综合整治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构建了空心村综合整治的制度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宅基地有偿退出转让制度、空心村整治财税制度以及就业安置和福利制度。最后,基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地宅”关系的演进历程梳理,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农村新型“人地宅”关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9.
泾河合水川流域近50年径流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泾河合水川流域1964~2011年的年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Mann-Kendall法、双累计曲线法定量分析了其趋势及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变化成因。结果表明,1964~2011年的年降雨量呈轻微下降趋势(P=0.52),年变率-0.04 mm/a;径流深呈不显著下降趋势(P=0.97),年变率-0.10 mm/a。变化趋势与泾河东北部、黄河河口-龙门区间西南部类似,与黄河中游其它子流域差异较大。二者突变年份分别为2000年和1978年。1964~1978年是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天然时期,1979年后受水保工程修建、植被覆盖增加等人类活动影响,降雨-径流关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80.
1973年以来,黄河中游河口镇至吴堡之间未控区的实测径流量大幅减少,甚至1/4年份出现负值;基于1956-1972年的降雨--径流关系,1973-2014年降雨条件的径流量偏少84%.分析认为,1973年以后,黄河该河段干流水库蓄水运行导致天桥泉域与黄河之间的补径排关系发生了变化,此变化不仅大幅减少了左岸泉水对黄河的补给量,而且增加了黄河向右岸岩溶含水层的渗漏量,是河口镇至吴堡之间未控区的实测径流大幅偏少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不同时期的降雨径流关系对比,以及林草植被,梯田,用水和坝库水面蒸发等其他下垫面因素减水作用分析,推算出因泉水--河水补给关系变化而产生的黄河径流减少量,平均每年约6~8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