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30篇 |
免费 | 959篇 |
国内免费 | 3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22篇 |
大气科学 | 131篇 |
地球物理 | 472篇 |
地质学 | 2627篇 |
海洋学 | 216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469篇 |
自然地理 | 3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141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59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162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70篇 |
2014年 | 279篇 |
2013年 | 244篇 |
2012年 | 233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253篇 |
2009年 | 220篇 |
2008年 | 257篇 |
2007年 | 211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78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68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61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4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信息,构建三维模型成为了热门的课题.由于受到观测环境、观测方向等影响,无法一次性地获得物体的所有的点云数据.因此,不同视角下点云数据的配准成为了三维建模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了最终的重合结果以及模型精度.本文着重研究主方向贴合法和最近点迭代算法(ICP算法),基于mat... 相似文献
992.
复合表达模型结合了锥形模型与方向关系矩阵模型的优点,较好地顾及了目标的形状、大小和距离对方向关系的影响,但该模型仅能对两目标之间的方向关系进行定性描述,对于两目标间的方向关系相似性尚未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复合表达模型的方向关系矩阵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基于复合表达模型的面目标方向关系相似性计算模型,将该模型的相似值计... 相似文献
993.
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交通供需矛盾,道路拥堵、交通事故、资源过度消耗,成为摆在交通管理部门和用户出行面前的三个难题。数据显示,在所有获取交通信息方式中,通过手机地图APP获取交通信息的高达72.3%。因此,以移动导航应用为抓手的"智能+出行"模式,就成为连接出行者与管理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高原寒冷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高原寒冷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及性能衰变规律,采用多次冻融循环室内试验模拟混合料所处环境温差大、冻融频繁、气温低等特性,选取Aspha-min、Sasobit、Evotherm等不同类型温拌剂拌制混合料,通过冻融劈裂试验、冻融飞散试验等,分析热拌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及其衰变趋势,定量说明频繁的冻融循环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素长期作用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优于温拌沥青混合料;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合料的水稳性能均逐渐下降,15~18次冻融循环后,水稳性能趋于稳定,建议在高寒地区选取15次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作为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评价的试验条件;在选取的3种温拌沥青混合料中,Aspha-min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中断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在断层侧向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对反向断裂下盘较顺向断裂上盘更易富集油气的机理进行了定量解释。结果表明,无论是反向断裂还是顺向断裂,均源于断层岩封闭油气,断层岩油气运移方向排替压力是影响其侧向封闭油气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断裂埋深、断裂倾角和地层岩性、地层倾角相同的条件下,理论上反向断裂断层岩泥质体积分数大于顺向断裂断层岩泥质体积分数,即反向断裂断层岩油气运移方向排替压力大于顺向断裂断层岩油气运移方向排替压力,反向断裂侧向封闭能力强于顺向断裂侧向封闭能力,造成反向断裂下盘较顺向断裂上盘更易富集油气。歧口凹陷板桥断裂下盘沙一段下部断层岩在反向条件和顺向条件下油气运移方向排替压力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条件下较顺向条件下在油气运移方向有更高的排替压力,侧向封闭能力更强,更有利于油气在板桥断裂下盘沙一段储层中富集。 相似文献
996.
997.
根据工作实践与经验,对道路施工中的测量监理工作进行分析与介绍,重点指出测量监理的工作重点与难点,并阐明测量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8.
旋转矩阵表达方法对相机检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倾角像片的相机检校中,经典共线方程是采用欧拉角(妒,纠,Ⅳ)描述旋转矩阵的,该方法受限于无法获取位置与姿态的初始值,结果可能导致迭代不收敛。共线方程中的旋转矩阵还可以直接利用方向余弦或单位四元数来描述,相机检校时可以无需依赖位置与姿态的初始值。在相同实验数据、初始值和收敛条件的实验中,直接利用方向余弦描述旋转矩阵的方法明显优于单位四元数方法,主要体现在收敛情况和计算结果接近欧拉角方法两个方面。建议在非量测相机检校时,最好选用直接利用方向余弦描述旋转矩阵的共线方程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将几个典型城市道路网络作为有向图来分析,这些城市道路网络弧段的BC(betweenness centrality)值的分布呈现一致的规律分布,具有层级性。从总体上来看城市道路网络中大部分等级高的道路具有较高的BC值,大部分等级低的道路具有较低的BC值。 相似文献
1000.
非地转湿Q矢量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完全考虑非绝热加热项作用的前提下,从原始方程出发,推导出改进后的非地转湿Q矢量(Qq),以及用其散度作强迫项的ω方程,将其应用于一次梅雨锋暴雨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地转湿Q矢量对同时刻地面降水的反映能力较岳彩军改进的湿Q矢量(QM)、原非地转湿Q矢量(Q*)、非地转Q矢量(Q#)有显著的提高;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500 hPa高度上的Qq矢量散度辐合场的辐合强度及其辐合中心位置对同时刻的降水强度及雨区位置有非常好的指示作用;Qq矢量的垂直分布揭示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暴雨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附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