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41篇 |
免费 | 835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82篇 |
大气科学 | 921篇 |
地球物理 | 583篇 |
地质学 | 902篇 |
海洋学 | 554篇 |
天文学 | 56篇 |
综合类 | 655篇 |
自然地理 | 11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91篇 |
2023年 | 325篇 |
2022年 | 393篇 |
2021年 | 321篇 |
2020年 | 264篇 |
2019年 | 252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154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74篇 |
2014年 | 269篇 |
2013年 | 220篇 |
2012年 | 302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71篇 |
2009年 | 280篇 |
2008年 | 292篇 |
2007年 | 293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285篇 |
2004年 | 244篇 |
2003年 | 236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城市异速标度研究的起源、困境和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总结了城市异速标度研究的学术源流、量纲困境和现状特征,重点探讨了城市化异速标度分析的前景和意义。异速标度是城市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之一,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生物学和一般系统论。由于量纲难题,城市异速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热潮之后趋于冷落;由于分维概念的引入,异速标度关系摆脱了量纲困境;由于相关领域的推动,城市异速分析方法复兴。异速生长和异速标度分析在城市形态、城市生态、城市性态、城市动态以及城市体系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今,异速生长正在与分形和自组织网络理论相互融合,发展成为基于一般标度律的城市过程和格局的集成分析方法。由于城市化与城市形态、城市体系等方面的密切相关,异速标度分析极有前景的一个发展方向可能是城市化研究。城市化异速分析可望将不同类型的城市异速标度研究成果组织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32.
基于Web GIS的有害生物灾害评估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引入生物相似距模型,综合温度、湿度、降水等生物适生因素,求解有害生物适生指标;通过MapXtreme将有害生物适生指标进行可视化表达和灾害风险评估分析,并阐述生物相似距模型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适生指标提取过程。 相似文献
133.
以北京市为例,基于340个站点的时刻表构建地铁组织网络,采用网络分析法和累积机会法,对比在“工作日”和“双休日”“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等时空约束下的可达性动态。研究发现:① 由于起始地空间区位特征及沿线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的多样性,不同线路的时刻组织模式各异。② 基于运营组织网络的地铁可达性存在时刻上的动态变化,一日内早晚高峰可达性最优,双休日可达性略低于平时。③ 基于运营组织网络的地铁可达性与基于设施网络的可达性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且距市中心15~20 km处的站点工作日和双休日的可达性差异最大,与地铁网络结构特征有关。综上,基于时刻组织时空约束下的可达性分析有利于了解地铁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并有助于进一步剖析居民出行规律和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4.
网络演化是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新近热点之一。在当前的理论探讨中主要强调路径依赖和惯例对网络演化的强化作用,对于信任这个关键要素缺乏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比金融危机前后广东省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网络的空间结构,揭示信任与生产网络演化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信任是维系生产网络稳定性的基本要素之一,信任的强弱程度主要受合作类型(市场关系)、地理接近(空间关系)和社会文化接近根植性(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金融危机作为一种负面外部冲击,重构了广东省服装行业的生产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较强信任关系的网络连结(潮汕地区)得以保留,并在危机过后进一步强化;而部分较弱信任关系的网络连结(珠三角地区)发生断裂,且在经济回暖之后被潮汕地区的网络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5.
基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213模式、德国气象局业务模式和日本气象厅业务模式2 m高温度预报,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中的BP网络建立了我国600多个站的温度集成预报系统, 该预报系统的预报时效为72 h, 间隔为3 h。通过对2004年1—5月的预报结果检验, 表明:集成的温度预报结果明显优于3个模式单独的预报结果, 72 h内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在3 ℃以内, 并且不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 预报达到了一定的精度, 可以为预报员提供定时、定点精细的客观温度预报参考。分区的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预报误差存在差别, 新疆和西藏误差比较大, 而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误差很小, 并且不同区域系统误差的情况也不相同。从总体情况看, 预报误差还存在日变化, 一般来讲, 夜间的预报误差小于白天。 相似文献
136.
137.
针对高光谱影像分类面临的小样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少样例学习算法,该算法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模拟小样本分类的情况来训练深度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其提取得到的特征具有较小类内间距和较大的类间间距,更适合小样本分类问题,且能用于不同的高光谱数据,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利用训练好的模型提取目标数据集的特征,然后结合最近邻分类器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监督分类。利用Pavia大学、Indian Pines和Salinas 3组高光谱影像数据进行分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每类地物仅选取5个标记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取得优于传统半监督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8.
从资源的网络应用迈向资源的网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土资源部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天津市\"一张图\"工程建设紧紧抓住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获取数据成果的契机,创建统一业务应用管理平台,做到数据进库、业务进网、在线审批、实时更新,全面支撑国土资源的批、供、用、补、查.2011年在大量汇集标准化数据基础上,尝试从网络化管理的应用平台向监管平台跨越.通过监管平台的控、叠、解、调、算,抓住业务管理之间交叉所产生的信息,指导全局节约集约使用国土资源,做到\"批地有序、供地有据、用地有权、储备有量、执法严明、监管有力\",从保证项目使用资源过渡到网络实时信息支撑下的长远、合理的使用资源. 相似文献
139.
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从地方产业群理论出发,探讨全球联系和本地联系对地方产业群内部企业网络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对东莞3镇的PC相关制造业的实地考察,指出随着中国沿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一些外向型制造业地方产业群,其发展过程中,本地生产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格局已经发生了转变,原来为“三来一补”的出口加工贸易服务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逐渐变成了地方产业群进一步发展的制度瓶颈。区域持续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制度创新,以充分发挥本地已经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