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孙静  黄冕  黄勇 《海洋与湖沼》2019,50(5):1154-1160
对首次发现于我国南海海域SabatieriaRouville,1903的三个种进行了描述。其中,弯刺萨巴线虫Sabatieria curvispiculata Gagarin.2013主要特征为:头刚毛较短(3μm),角皮具有不规则的侧装饰点,交接刺细长且双弯曲,雄体具有15个小的乳突状肛前辅器。锥尾萨巴线虫Sabatieria conicaudaVitiello,1970主要特征为:具有短的锥状尾,角皮具有侧装饰点,交接刺弯曲,前半部分较宽,中间有角质化的隔膜,后半部较窄且没有隔膜,雄体具有9个小孔状的肛前辅器。迁徙萨巴线虫Sabatieria migrans JensenGerlach 1977主要特征为:头刚毛较长(22μm),交接刺细长且弯曲,近端具有中间隔膜,雄体具有23个小的肛前辅器。  相似文献   
82.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5ka以来的水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表明 ,南四湖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 4个阶段 :初时 ,湖区为古泗水及其沿岸平原 ;西汉时期古泗水中下游段形成分散的湖沼地 ;唐—明代受黄河夺泗入淮和开挖京杭运河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沼扩张、合并 ;清同治 1 1年黄河大决于东明后 ,先后出现的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合并为统一的南四湖。  相似文献   
83.
阿勒泰近20年物候(候鸟)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阿勒泰20年的物候(候鸟)观测资料,分析候鸟的迁徙变化规律,并和阿勒泰近20年的气候变化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4.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北部以保护草原生态、湿地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中的湿地是迁徙鸟类的重要停歇地。为了了解该保护区内迁徙期非雀形目鸟类的栖息状况,于2017年3~5月和9~11月,采用观察样带和样点方法,在该保护区内开展鸟类调查,研究鸟类群落(不包括雀形目)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调查期间,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记录12目17科41属81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2763只;2017年3~5月,记录12目17科41属79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0373只;2017年9~11月,记录10目12科26属42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390只;在记录的81种鸟类中,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白头鹤(Grus monacha)和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鸿雁(Anser cygnoides)、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和疣鼻天鹅(Cygnus olor)等22种鸟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鸟类群落中,雁形目鸟类的物种数量(26种)最多,鸻形目鸟类的物种数量(19种)次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是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水鸟的主要繁殖和栖息地;2017年3~5月的鸟类群落(不包括雀形目)物种多样性水平高于9~11月。  相似文献   
85.
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迁徙水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4~2009年,对北京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鸟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14种,隶属于8目18科.其中,旅鸟104种,占91.23%;夏候鸟32种,占28.07%;冬候鸟2种,占1.75%;留鸟1种,占0.88%.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4种,包括黑鹳(Ciconia,nigra)、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白头鹤(Grus monacha)和遗鸥(Larus relictus);Ⅱ级保护鸟类有灰鹤(Grus grus)、大天鹅(Cygnus cygnus)、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鸳鸯(Aix galericulata)、赤颈鸊鷉(Podiceps grisegena)等12种.对水鸟数量和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鸟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春秋两季水鸟的数量和种类较多,旅鸟占较大的比例,说明野鸭湖湿地是候鸟南北迁移的主要通道,是珍稀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在鸟类的迁徙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87.
潘竟虎  魏石梅  张蓉  杨亮洁 《地理学报》2022,77(10):2494-2513
利用腾讯迁徙数据构建居民城际出行网络,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交通方式下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主要城市群的对内、对外居民城际出行模式。研究发现,2018年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呈“东密西疏”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以京、沪、穗—深、蓉—渝等高中心性城市为顶点的顶层跨区级“钻石型”网络结构。“春运”时段城际出行的重心相较日常出行更偏向于西南,居民城际日均出行规模亦高于其他时段,特殊节假日城际出行具有显著的空间邻近效应。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人口、出行范围和出行交通网络差异显著,航空、铁路、公路出行分别承担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城际出行的人口集散。主要城市群对内出行网络呈现“核心—邻近—边缘”空间格局,以多中心双核出行模式为主,对外出行网络则呈现“跨区—邻域—地方”的格局,以单中心单核出行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88.
孙博阳 《第四纪研究》2015,35(3):520-527
关于曾生存于中国的三趾马的起源问题, 现今的多数学者已达成基本一致的观点, 即中国的三趾马是分多次、由不同的地区迁入。早先即有学者认为发现于中国云南的三趾马与曾生存于南亚地区的西瓦利克三趾马存在关系, 而经过近年来对产自云南禄丰的三趾马化石的详细研究, 云南的三趾马为南亚西瓦利克三趾马类群的成员, 并且是由南亚迁徙至云南。最近发现于中国甘肃临夏盆地的一件三趾马头骨表明, 来自南亚的三趾马有可能途经云南, 继续向北到达了甘肃。形态学和分支系统学分析还表明, 西瓦利克三趾马类群在向中国的扩散过程中, 逐渐演化出了多个新的分支类群。而促使南亚地区三趾马向中国扩散和演化的最大动力是环境变化。之前的学者根据古环境分析指出西瓦利克地区在晚中新世时期发生了由森林至草原的明显过渡, 对西瓦利克三趾马肢骨做出的形态学比较分析很好地支持了这一观点。西瓦利克的三趾马在自身所在的森林环境向草原环境变化之时, 一方面向中国迁徙, 寻求更适宜的环境, 另一方面开始朝适应草原环境的方向演化。显然后者的策略更加积极, 且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89.
笔者从汶川大地震的成因出发,根据地震序列的类型、发生大地震的时间尺度和都江堰-江油断裂带对地震波的消减,以及成都平原特殊的地壳结构,认为发生大地震或大余震对成都平原的影响有限。在大地震后,随着地壳应力场的改变,可能在成都平原引发小地震,应加强对熊坡活动断裂等的监测,以及附近房地产等工程建设的管理,提高民众的防震意识。地震宏观前兆异常并不是都很明显。单一动物的异常行为,如蟾蜍或青蛙迁徙,不能构成预测地震的依据。大地震诱因是很复杂的,现阶段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