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65篇 |
免费 | 3174篇 |
国内免费 | 15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544篇 |
大气科学 | 1839篇 |
地球物理 | 2109篇 |
地质学 | 4901篇 |
海洋学 | 1314篇 |
天文学 | 292篇 |
综合类 | 1850篇 |
自然地理 | 10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449篇 |
2023年 | 716篇 |
2022年 | 893篇 |
2021年 | 1033篇 |
2020年 | 846篇 |
2019年 | 963篇 |
2018年 | 652篇 |
2017年 | 734篇 |
2016年 | 647篇 |
2015年 | 771篇 |
2014年 | 1062篇 |
2013年 | 790篇 |
2012年 | 933篇 |
2011年 | 793篇 |
2010年 | 818篇 |
2009年 | 890篇 |
2008年 | 865篇 |
2007年 | 795篇 |
2006年 | 635篇 |
2005年 | 615篇 |
2004年 | 563篇 |
2003年 | 535篇 |
2002年 | 450篇 |
2001年 | 421篇 |
2000年 | 336篇 |
1999年 | 264篇 |
1998年 | 318篇 |
1997年 | 341篇 |
1996年 | 289篇 |
1995年 | 290篇 |
1994年 | 298篇 |
1993年 | 184篇 |
1992年 | 164篇 |
1991年 | 172篇 |
1990年 | 140篇 |
1989年 | 9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4年 | 6篇 |
1960年 | 4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针对传统沟蚀监测手段劳作强度大,且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代表性受切沟复杂地形制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植被稀疏地区沟蚀变化的地面激光扫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监测方法,形成了一套数据处理与侵蚀量计算技术流程。以河北省官厅水库东岸某大型切沟为例,利用高精度TLS进行两年3期野外监测与点云数据分析。通过点云配准、滤波、重采样及曲面拟合等预处理,生成不同采样分辨率下3期切沟表面模型,并提取地形信息;采用杨赤中滤波推估法计算并比较不同点云重采样分辨率下的沟蚀量。结果表明:(1)当点云重采样分辨率与切沟表面凹凸微结构暨石块粒径(2~6cm)接近时,沟蚀量估算值趋于稳定、结果可靠;(2)经侵蚀作用,切沟外壁表面高程整体降低2~20 cm;(3)切沟内壁侵蚀量不均衡,坡度较大处侵蚀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42.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平台建设的核心又在于交通地理信息(GIS-T)数据库。根据GIS-T数据库在整个信息平台中所起到的作用,详细讨论了在支持数据可视化、各类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数据存储模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对整个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在断层活动的监测中或有关地震规律的研究实验中多需测量位移,为便于连续监测和自动记录常用贴有应变片的弹簧片做位移计(图1)。设△为所测位移,ε为弹簧片表面纤维的最大应变,则此类位移计的线性特性用△/ε表示。对于这种常用位移计来说 相似文献
946.
提出了分析稀疏震中分布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此方法主要是用于评价地震震中分布的线性特征是否显著,从而进一步识别地震断层。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数据集和旧金山湾地震数据的试验表明,其识别能力还是较好的。如果把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数据,必须结合地质信息,以此消除人为影响。本文应用该方法分析了西诺曼底地区的震中分布,并由稀疏震中追踪主要的构造方向。 相似文献
947.
948.
云海铜镍矿位于觉罗塔格构造带西段,成矿岩体为多期次侵入的杂岩体,岩体分异演化充分,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均有发育,主要岩石类型为角闪辉石岩、橄榄苏长岩、辉长岩、闪长岩。主量元素化学组成表明,该杂岩体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具同源演化特征,显示高铁、高镁、低钛、低铝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亏损Nb,Ta,轻稀土富集。岩浆源区有部分熔融而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发生橄榄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为构造活动和地幔柱双重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