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6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678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721篇
地质学   304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55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华北地震场和源地壳形变前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世海 《地震》1995,(3):199-207
文中用实测资料和构造物理学观点论证了华北中、强地震前孕震形变场(断层活动系统)的存在和它的运动学与力学机制,并用有限元法加以检验;讨论了形变场、源前兆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前兆特征;给出了可操作的剪切破裂指标S(t),用断层滑动速度和剪切应变速度较好地表达了某地的地震破裂危险性;最后,提出了华北形变场活动的长期稳定性和周期性(约12年)。  相似文献   
202.
将新疆高精度钻孔应变仪10年来观测到的应变异常划分为趋势异常、短期异常、临震异常三类,并对这三种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地震三要素与应变异常参量关系密切,震级与异常量级、震中距有着确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3.
则木河断裂的现今活动方式及其地形变鉴别标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崇立  任金卫 《地震地质》1995,17(4):427-431
根据地壳形变测量资料,探讨了则木河断裂的现今活动方式及其定性的地形变鉴别标志问题。结果表明:则木河断裂的现今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即以大箐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以粘滑活动为主,南段以蠕滑活动为主;沿则木河断裂带垂直位移速率空间分布特征的显著差异,可以作为鉴别断裂现今活动方式的标志之一,其位移速率的相对大小,可作为鉴别断裂现今活动方式的一种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204.
华北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场及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若柏  洪汉净 《地震学报》1995,17(2):148-155
应用华北地区30余年的精密水准资料,用统一的方法进行同网形、同起算点的平差计算,得出了1965-1975,1975-1979,1979-1983,1983-1988年度的垂直形变速率图;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地壳垂直形变的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壳垂直形变场有规律的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周期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并进一步推断,这一现象可能与区域应力-应变场的微动态活动有关;最后对垂直形变场与地震预报的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5.
首都圈地区重力场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昌才  Kuo.  JT 《地震学报》1995,17(3):347-352
首都圈地区的高精度重力测量工作已开展多年.本文叙述该地区近8年(1981-1988年)来的重力场主要变化特征.南部及东南部有较大的重力变化,其最大量级可达10-6 ms-2;北部地区相对较稳定,如承德,以及测网西侧的太行山区边缘完县.重力变化显著的地区是天津、霸县、任丘等地,且和垂直形变相吻合.重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抽取地下水和石油所致.   相似文献   
206.
开发应用空间技术的日本首都圈大范围地形变观测系统之一:VLBI观测系统的概况栗原则幸等前言通信综合研究所从1993年开始配备首都圈大范围地形变观测设施,其目的是在关东地区的4个地点(小金井市、鹿岛町、三浦市、馆山市)建立使用口径为11m的专用天线的V...  相似文献   
207.
为了估计中国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壳水平形变量的大小,本文以1/20万区域地质测量资料为基础,结合其它有关资料,测定了区内142个小区域的水平应变。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大致以云南小江断裂一线(东经103°)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区以北西-南东向压应变为主;西部地区,其北段主压应变为北东向,往南转为近东西向,更往南应变方向多变,但与那里的山系转折相协调。察隅-松潘一线的线应变达-0.5。察隅相对于松潘,往北东移动了360余公里。 作者还指出,印度洋、欧亚、太平洋三大板块的聚合和碰撞,是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壳水平形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8.
云南地区断层形变群体异常与成组强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石绍先 《地震研究》2005,28(3):219-225
运用前兆综合信息量S、前兆群体非均匀度ID以及近源异常凸现值NS的数学分析这三种方法,对云南地区1982~2004年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在云南地区Ms≥6强震前断层彤变群体异常显著,尤其是成组强震前,群体异常信息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9.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假设断层的各个分段滑动量均匀,反演得到断层各个分段的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量.本部分的反演进一步去除滑动均匀假设,并利用更能反映断层真实状态的角形元位错模型(线弹性),在第一部分反演得到断层几何的基础上,反演断层面的静态位错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线弹性滑动分布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进一步提高反演的数据拟合程度.最终得到了断层面上的走滑和倾滑位错分布.首次得到的断层面滑动分布显示断层面滑动在浅部(0~12 km)比较集中,地震破裂长度约170 km,最大左旋走滑位移达4.8 m;反演结果还表明局部段落存在较大倾滑位移,量值达到1.9 m,这在断层模型中是不能忽略的,它可能是断层两侧形变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反演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2.18×1020 N·m,相当于矩震级Mw7.5,与Velasco等利用地震波形反演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10.
再论拟准检定法的原理、实施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阐述了拟准检定法的原理和特点、研究思路。拟准检定法的关键是如何正确选择拟准观测,文章介绍了初选的复选拟准观测的实施要点。列举了拟准检定法在图相关情况下的相差检测,形变分析中的异常探测以及GPS相位观测的周跳检测和修复等方面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