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4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668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720篇
地质学   304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55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图象与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及迁移图象,发现其地震序列中主震及余震明显地沿北北西向分布。7.2级地震所形成的形变带沿北北西向旱母坝断层分布,表明该断层即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7.6级地震时,沿北西向木嘎断裂和北北西向澜沧—勐海断裂均形成明显的地震形变带,表明其发震构造较复杂。主震后的强余震活动与北东向断裂有密切关系。本文认为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具有复杂的发震构造和破裂图象。  相似文献   
113.
114.
速率面拟合法中核函数中心点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5.
场论方法在地壳垂直形变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6.
山西断陷带垂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环境因子对断层测量年周变和季节性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归纳出断层形变测量年周变的变化规律,并针对不等周期观测资料,建立了形变测量的准线性动态数学模型,最后,对门源地震有异常的扁都口资料用上述模型进行了处理,结果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0.
依据成都区内的跨断层测量资料,计算了有关断裂带上各断层的垂直活动年速率并分析了断层活动的性质。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的垂直活动年速率一般每年在0.1毫米以内,龙泉山两侧断层活动显示龙泉山每年约以0.1毫米速率抬升,蒲江断裂的北西盘近年以每年0.31毫米的速率相对南东盘抬升。各断层活动都具有压性。根据几条水准路线重复测量结果,计算了各处的地壳垂直形变率,大部地区相对都江堰市为沉降区,除绵阳、安县一带年沉降速率为3毫米外,一般沉降速率都较小,成都市区沉降年速率仅为0.3毫米,只有汶川附近为上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