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91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613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气候变暖的成因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争议焦点,代表国际主流思想的4次IPCC评估报告[1-4]认为是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了变暖,其中包括温室效应加剧使气候变暖,而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则抵消了一部分变暖.但是,从20世纪末至今对气候变暖持怀疑观点的科学家,仍然不断对气候变暖的原因提出质疑[5 7].所以气候变暧的归因研究仍然是国际上的热门问题.  相似文献   
142.
对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有关干旱变化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21年8月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自然科学基础卷的决策者摘要,主要对自2013年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以来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并使用新一代气候模式在新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下对未来气候变化进行了预估。本文基于AR5和AR6相关章节素材,解读了干旱变化的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43.
气象与"三农"工作关系密切,气象条件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收成和农民的收入.通过调研现阶段宁海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分析了气象为农服务现状,着重从机制体制、服务效益、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在回顾IPCC于1990-2007年4次关于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评估报告进展的基础上,将第一次与第二次评估报告归纳为第一代--以气候均值变化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为主要特征;第三次与第四次评估报告为第二代--突出人为气候变化与自然气候变异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问题,分析了常规的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估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反映了年代际时间尺度的自然气候变异的影响,而未能考虑与极端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变化密切相联的日、季和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异的影响,从而低估了气候变暖对洪水、干旱以及农业灌溉需水的负面作用。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为第五次IPCC评估报告提出了加强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5.
《青海气象》2009,(3):68-68
青海省气象部门发布《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表明,四十多年来,柴达木盆地气温升高,降水量显著增加,对水资源、土壤沙化等方面产生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6.
The Working Group I report of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AR6)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was released in August 2021. Base on updated and expanding data, AR6 presented the improved assessment of past changes and processes of cryosphere. AR6 also predicted the future changes us⁃ ing the models in CMIP6. The components of cryosphere were rapid shrinking under climate warming in the last decade. There were decreasing trends in Arctic sea-ice area and thickness. Sea-ice loss was significant.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nd all glaciers lost more mass than in any other decade.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last decades had led to widespread permafrost warming, active layer thickness increasing and subsea permafrost extent reducing. Snow cover exten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variations of snow depth and snow water equivalent showed great spatial heterogeneity. The rapid shrinking of the cryosphere accelerated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ris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ryo⁃ sphere will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future. The Arctic sea-ice area will decrease, and the Arctic Ocean will likely become practically sea ice-free.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nd glaciers will continue to lose mass throughout this century. Permafrost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over extent will con⁃ tinue to decrease as global climate continues to warm. In addition, there are still uncertainti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ryosphere due to the absence of observations, the poor sensitivity of models to the components and processes of cryosphere, and the inexplicit represent of the mechanism of light-absorbing impuritie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on these issues in the future. © 2022 Science Pres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47.
《水文》2015,35(2):76-76
<正>2015年3月11日,水利部召开2015年水文工作视频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引,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部署,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概要总结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8.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7,29(6):668-669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49.
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共享,需要把在模拟地震台网时期产出的纸介质观测报告实现电子化,本文简要叙述了数据的录入与初步验证工作情况,介绍了数据验证及格式转换程序的实现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0.
辽宁台网记录爆破、矿震与地震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6月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正式采用数字记录与模拟台站资料结合,编报辽宁省地震月报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具有宽频带、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而且便于用电脑处理等优越性,改变了传统的模拟台网在地震图上识别和辨认震相,取而代之利用人机交互实时处理地震系统在计算机上识别和分析震相。每天有许多触发事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存储在计算机里,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事件不是地震事件,需要人为加以排出。有些事件是典型的、具有显著的震相特征,是便于识别的。而这些事件缺乏典型特征,不易识别,需要用多台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