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城市灰尘粒径组成及环境效应—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西安市为例,不同粒径城市灰尘质量分数分别为:大于20目基本为零;20-30目占13.54%;30-50目占23.00%;50-80目占14.04%;80-100目占10.40%;100-120目占5.52%;120-140目占3.02%;140-160目占7.90%;160-180目占1.74%;180-200目占7.52%;小于200目占11.98%。灰尘粒径基本都小于1mm,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扬起、沉降、扬起、沉降往复交替循环,形成大气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62.
63.
吴文恒  史海金  杨毕红  许玉婷  李研 《地理学报》2021,76(10):2391-2406
用地更新潜力分析是践行集约利用空间与城市更新、可持续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对认识城市土地利用、居住空间转型与治理意义重大,包括面积更新潜力与集约利用潜力。从社区土地面积、空间集约利用和两者关联性3个维度出发,采用企业社区兴趣点、兴趣面数据与建筑基底数据,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区位熵、重要性—绩效分析等方法,构建城市企业社区用地更新潜力分析框架,探究用地更新潜力特征,以西安市为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 企业社区总更新潜力933.56 hm2,平均面积1.63 hm2。小型企业社区(0.07~1.18 hm2)居多(62.87%),面积更新潜力较小(19.42%),相对集聚于内部市区,桃园路、土门、长乐中路等街道。面积大的数量少,分散在外围市区,洪庆、纺织城、鱼化寨等街道;② 绝大多数企业社区(93.01%)在立体空间上有集约利用潜力,整体呈东西两头稍高、内城中间低的略“U”型分异,以及南部向中北部地区近线性增加趋势;③ 集约利用潜力大的企业社区(A型)占20.63%,平均楼层高度3.31层,以土门、桃园路、纺织城、韩森寨等街道为主。集约利用潜力较大的企业社区(B型)占55.94%,平均5.24层,小集聚、大分散,长乐中路、纺织城、电子城、桃园路等街道分布多;④ 面积更新潜力与集约利用潜力大的高—高型企业社区占13.46%(77个),主要在中心城区外围,纺织城、电子城、枣园、韩森寨等街道;面积更新潜力小集约利用潜力大的低—高型企业社区占30.07%(172个),土门、纺织城、桃园路、电子城等街道为主;需要重点关注高—高型和低—高型企业社区更新改造与未来发展建设。应用过程与分析框架匹配,结果与现实较吻合,体现方法架构的逻辑性。研究有助于深化内城居住空间演替理论、新城市主义与城市更新理论。  相似文献   
64.
为交流总结近四年来我国在建筑抗震及振动控制、动力机器基础、土动力学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推动其工程应用和学科发展,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减振与控制委员会、上海市力学学会等协办的第五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将于2008年10月23~25日在西安市军安王朝大酒店召开。  相似文献   
65.
西安市贫困空间结构特征与发生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中国西部综合型大城市、老工业基地西安市为例,基于大规模调研数据,采用相对贫困概念和FGT指数研究城市内部微观单元贫困特征的空间分异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西安市整体的贫困状况较为缓和,贫困覆盖面广,但深度和强度较弱;随着城市圈层扩展,贫困属性呈现出“U”型演化曲线,表现出“高贫困、破碎、混杂—低贫困或非贫困、弱连续、较弱混杂—较低贫困、连续、内部分化、相对均一—较高贫困、相对连续、较强混杂”的演化规律,成熟建成区和新兴扩展区内侧分化区的贫困状况最弱;城市内部已基本发育成熟了旧城衰退型、发展剥夺型、传统工业衰退型、“城中村”型和新增长中心邻近型等5种表征不同贫困主体及户籍、住房等特征的贫困极核。西安城市贫困空间的结构特征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的集中体现,是在城市宏观社会经济和整体地域结构背景下,各收入阶层在生活成本、就业机会、公共资源、政策导向和社会心理亚文化圈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接替、过滤、自主集聚、排斥隔离和强化等机制重塑城市社会空间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66.
《地下水》2007,29(6):125-125
西安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西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不日将上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相似文献   
67.
高新区作为城市结构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复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建设将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经济发展、城市内部组织方式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系统科学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重要方法,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视角,从西安市发展层面、同级开发区层面和高新区自身发展层面出发,分析西安市高新区现状、高新区在发展中与各层面间的互动关系,对其结构形态、内部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西安市高新区未来发展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8.
Landsat ETM/TM data and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ere applied to analyse the expansion of the city of Xi'an and land use/cover change of its surrounding area between 2000 and 2003.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barren index (NDBI)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o retrieve its urban boundar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rban area increased by an annual rate of 12.3%, with area expansion from 253.37 km^2 in 2000 to 358.60 km^2 in 2003. Large areas of farmland in the north and southwest were converted into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The land use/cover changes of Xi'an were mainly caused by fast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population immigration from countryside, great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such as transportation, and huge demands for urban market. In addition, affected by the government policy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woodland”, some farmland was converted into economic woodland, such as Chinese goosebeerv garden, vineyard etc.  相似文献   
69.
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地表沉降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9景降轨ENVISAT ASAR(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和短基线集技术提取了西安市主城区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的时序形变信息和沉降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在监测期间的最大沉降速率约为-150 mm/a,最大累计沉降量约为-125 mm.在监测期间西安市主城区共形成4个显著的沉降中心,分别是鱼化寨沉降中心、电子城沉降中心、三爻村沉降中心以及西等驾坡村沉降中心,其中鱼化寨中心沉降最为严重.短基线集监测结果对比同期水准监测数据,两者结果一致性良好,两者最大残差值为5.51 mm,最小残差值为0.02 mm,均方根误差为3.22 mm,由此验证了本文短基线集形变监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0.
西安市住宅价格空间结构和分异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雪娟  卫海燕  王莉 《测绘科学》2011,36(2):171-174
利用ESDA方法对西安市城区的291个普通住宅项目均价数据进行研究,通过计算Moran指数和半变异函数分析了其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并进行了趋势分析。应用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对西安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房价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大部分住宅价格呈空间集聚格局,少部分因存在空间异质性而呈离散分布;房价变异函数表现出各向异性,不同方向有不同结构特征,空间自相关尺度为14.2km;西安市房价空间分异规律明显,房价分布格局受城市功能区划和交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