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依据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并尝试性地运用了生态服务价值的有关理论,运用西安市2002年统计资料,对西安市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西安市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3402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0.2972hm^22,生态赤字1.0430hm^2,反映了西安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西安市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之下。通过分析西安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可为城市生态研究、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2.
功能分区视角下的西安市发展空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恒  徐泽伟  杨新军 《地理研究》2012,31(12):2173-2184
有效的功能分区是城市系统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系统 聚类分析方法, 在功能分区视角下将西安市九个辖区分为核心区、雁塔区、未央区、长安区、 灞桥区及临潼-阎良区六个功能区域。中心商务区主导下核心区商贸流通业发达, 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与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主导下雁塔区技术经济与文化产业特色鲜明, 经济技术开 发区主导下未央区工业经济特征明显, 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与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强 化长安区科教文化发展方向, 浐灞生态区彰显灞桥区生态经济发展特色, 生态农业区、阎良 飞机城加快临潼、阎良两区传统农业发展转型。功能分区及发展空间分异是城市化与经济发 展、历史基础与路径依赖、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本底化与特色化等基础因子以及新经济与 开发区建设、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等新型因子综合驱动的结果, 基础因子起缓慢影响与逐渐 推进的辅助作用, 新型因子起突变影响与直接推动的主导作用。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城市, 合理组织城市, 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在充分收集调研西安地区地质及地裂缝研究资料基础上。在西安市区进行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剖面40km,查明第四系断层在深部的发育特征和新第三系上部地层主要地震反射标准层及其断裂构造格局;探查市区地裂缝深部发育特征,对地震勘探成果资料进行解释,分析断裂与地裂缝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4.
城市化对西安市降水及河流水文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城市化对西安市降水机制及城市河流灞河下游水文过程的影响,根据西安市及灞河1970-2015年水文气象资料以及由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西安市降水、土地利用特征及灞河下游降水、径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水文特征参数时间序列法分析城市化对西安市降水的影响以及灞河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970-2015灞河降水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而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西安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及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受城市化影响,西安市降水机制发生了改变,强降水频次呈增加趋势,且城区增幅大于郊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越来越集中于夏季,增加了城市内涝的威胁;城市化对灞河下游降水-径流关系产生了影响,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呈减弱趋势,而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呈增强趋势;此外,受城市化影响,灞河下游径流量年内波动趋缓,特别是汛期;城市化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61.5%),降水变化是影响径流变化的次要因素(38.5%);灞河下游径流量的减流主要是水利工程的作用及过量开采傍河地下水。  相似文献   
115.
西安城市旅游产品组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旅游的实质是人类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文章以西安城市旅游资源条件和开发现状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认为西安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较大,制约西安城市旅游发展的瓶颈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缺乏对多样化的城市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进而提出西安城市旅游产品“一心、两线、三环、四片”的理想空间组合模式,并对此作出具体阐释。最后,得到关于西安城市旅游开发与产品组合的4点结论。  相似文献   
116.
城市交通问题表现为混合交通流、交通事故、拥塞、延迟和车辆过快增长等。城市交通问题实质是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管理与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该文分析西安交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7.
西安南郊春季土壤碳释放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根据NaOH溶液吸收CO2的原理,对西安长延堡春季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观测,对土壤CO2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资料表明,从春季的3月到5月,不同植被下土壤CO2释放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植被对土壤CO2释放量有一定影响,植被发育好,土壤CO2释放量大;从当日早晨到次日早晨,土壤CO2释放量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相对于气温的变化具有滞后性,表明土壤CO2释放量变化是受土壤温度制约的。  相似文献   
118.
119.
秦宽 《东北测绘》2003,26(1):7-10
西安市GPS框架网和形变监测网及C级GPS网的建成,为地面不均匀沉降和地裂缝研究、工程建设、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的推广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西安城市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西安市区1986年5月-1996年4月共10a的火灾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城市火灾与气象要素间的关系,得出西安市火灾的发生与相对湿度、日降水量、降水日数成反相关,与日最高气温、大风成正相关,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火险天气指数及火源订正指数,建立了西安城市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模式,做出火险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