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45篇 |
免费 | 513篇 |
国内免费 | 4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36篇 |
大气科学 | 359篇 |
地球物理 | 608篇 |
地质学 | 1696篇 |
海洋学 | 248篇 |
天文学 | 62篇 |
综合类 | 439篇 |
自然地理 | 3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74篇 |
2021年 | 184篇 |
2020年 | 124篇 |
2019年 | 159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327篇 |
2013年 | 268篇 |
2012年 | 282篇 |
2011年 | 297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35篇 |
2008年 | 259篇 |
2007年 | 235篇 |
2006年 | 198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256篇 |
2002年 | 224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168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181篇 |
1996年 | 155篇 |
1995年 | 129篇 |
1994年 | 146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145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107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8篇 |
1974年 | 5篇 |
1961年 | 4篇 |
194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高频天波返回散射探测作为重要的电离层探测手段,能够实现遥远区域电离层空间上的连续监测,探测获取的返回散射扫频电离图显示了探测频率-群路径-回波能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电离图包含了探测路径上的电离层状态信息,通过对其反演可以实时获取大面积范围的电离层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解空间约束的返回散射前沿反演算法,能够重构电离层水平不均匀结构.针对反演非线性问题,采用Newton-Kontorovich方法进行求解,同时又引入了求解不适定问题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有益于解的稳定性和唯一性.利用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分别对本文建立的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Fridman和Fridman于1994年提出的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反演结果稳定,对返回散射前沿判读误差不敏感,与Fridman和Fridman 1994年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对电离层局部精细结构反演更加准确,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本文提出的算法不但能够反演白天和夜间这种电离层较平稳时期的电离层状态,而且对于日出/日落时段等电子浓度分布变化较快情形下的电离层,也有很好的反演效果,表明了该算法在处理复杂多变的实际探测的返回散射电离图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利用2993个浅源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404个P波初动方向震源机制解和47个深井孔的孔壁崩落资料,编制了东亚地区现今地壳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和应力类型分布图.按200km的等距格点,算出有资料地区各格点半径为200km范围内的平均应力方向,绘制了平均主应力方向分布图,并绘制了东亚地区的震源机制解分布图.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表明,东亚地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场除受印度 欧亚板块碰撞的强烈影响外,俯冲带的弧后扩张亦有重要影响.喜马拉雅山弧处的大陆碰撞和缅甸山弧处的弧后扩张之联合作用可能形成了青藏高原东南部主应力方向的显著转动.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台湾的碰撞与琉球岛弧弧后扩张的联合作用影响了中国东部的应力场.爪哇海沟俯冲带的弧后大片地区现今没有强震活动,这里的弧后扩张可能是造成东南亚地区物质容易向南运动的因素.青藏高原内部大致以昆仑山为界,北部和东北部是大陆内部的宽阔挤压带,南部和西南部地壳上部主要处于正断层型应力状态中. 相似文献
995.
996.
MAPGIS数字成图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将全站仪内存在的散点数据或其他格式测量数据经数据格式转换后,变成MapGIS所能接受的各种明码格式,从而实现一次性展点,制图并能根据需要自动绘制等高线。 相似文献
997.
GPS-RTK技术是测绘行业的一次历史性革命,它以高效精准的定位方式应用于测绘行业的各个领域。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鹞子峪山区测绘1∶500数字地形图为例,对在CORS系统下GPS-RTK在数字化测绘中的应用进行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