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3篇
  免费   924篇
  国内免费   1571篇
测绘学   1024篇
大气科学   4391篇
地球物理   443篇
地质学   925篇
海洋学   350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312篇
自然地理   19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李芬 《广东气象》2004,(1):38-40
本文介绍了依托多普勒雷达通信线路建立综合探测业务宽带网络传输系统技术方案,对于多普勒雷达建在观测站的台站充分利用雷达的通信资源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62.
强降水云物理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利用改进的三维完全弹性强对流云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晨发生在武汉附近的特大暴雨个例,结果显示,该模式模拟得到的降雨量与实测接近,计算得到的雷达回波强度最大值也与实际观测相一致,说明该模式对实际对流性强降水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冷云和暖云两种不同情况的比较分析,研究了云微物理过程在强降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详细云物理过程的考虑对深入理解武汉这次强降水的形成过程是有意义的.该个例雨水的形成主要是暖雨过程,冰相微物理过程对该对流性强降水过程的发展和演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形成雨水的冷相过程中,霰的融化及其在0 ℃层下碰并云水形成雨水的过程是主要的.模式云在0 ℃层附近存在明显的雷达回波亮带,亮带中间含有强回波核和及地下挂回波.分析表明,这种强回波核和下挂回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冰相粒子在0 ℃层融化形成的,融化的冰相粒子与云滴碰并又加速雨水的产生.在这些融化的冰相粒子中,贡献最大的是霰粒.文中还分析了该强降水暴雨云维持长时间强降水的云物理机制.在低层大气温暖高湿和环境风切变有利条件下,倾斜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之间的准稳态结构可能是暴雨强降水得以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3.
根据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的技术参数和运行模式,按照国际和行业标准,通过对雷达天线功率密度的计算,分析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正常工作时,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4.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探地雷达信号解释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用于隧道衬砌厚度探地雷达探测信号解释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某公路隧道衬砌检测厚度进行了分析应用,并与钻孔取芯结果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提高探地雷达信号解释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65.
春季强降水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图像特征剖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2004年4月25日出现在华北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PPI图像和垂直风廓线(VWP)产品的应用技术,根据这两种产品可以判断冷、暖平流,以及各个高度层风的辐合、辐散,综合这些特征进一步判断气流上升或下沉,从而可以推断降水的生消。通过对此次降水个例的分析,探讨了春季强降雨过程的雷达图像特征,发现在降水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不同时段垂直风廓线产品和径向速度图像都有非常明显地体现,为今后预报春季大面积降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66.
2002年10月8日,与“汉江中游天气雷达监测系统”建设配套的气象雷达综合业务楼主体工程在荆门市城南掇刀新区破土动工,荆门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序幕随之拉开。近3年,是荆门气象事业发展进程中历来最为精彩的一页,气象业务服务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迅速加快,气象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气象部门和气象人的社会形象有口皆碑。天上会掉下馅饼吗?不。这一切,来自他们永葆“明星台站”风采的信心,来自他们敢于争创“四个一流”的决心,来自他们“加速发展、强局兴业”难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967.
An analysis of the radar backscattering from the ocean surface covered by oil spill is presented using a microwave scattering model and Monte-Carlo simulation. In the analysis, a one-dimensional rough sea surface is numerically generated with an ocean waveheight spectrum for a given wind velocity. A two-layered medium is then generated by adding a thin oil layer on the simulated rough sea surface. The electric fields backscattered from the sea surface with two-layered medium are computed with the method of moments (MoM), and the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s are statistically obtained with N independent samples for each oil-spilled surface using the Monte-Carlo technique for various conditions of surface roughness, oil-layer thickness, frequency, polarization and incidence angl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models for clean sea surfaces and SAR images of an oil-spilled sea surface caused by the Hebei (Hebei province, China) Spirit oil tanker in 2007. Further, conditions for better oil spill extraction are sought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effects of wind speed and oil-layer thickness at different incidence angles on the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s.  相似文献   
968.
介绍了一种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该平台基监测系统由气象监测系统、浮标监测系统、有缆潜标监测系统、测波雷达、通信和岸站系统五部分组成,开展风、浪、流、内波等环境参数的长期、定点监测,并通过平台网络系统实时传输测量数据。经过海上长期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在平台上运行,可为中国油气资源开发走向深海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69.
电离层对流是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下驱动的磁层大尺度对流循环与对流电场在极区电离层的映射,与行星际磁场-地球磁场耦合系统息息相关.本文基于SuperDARN(Super Dual Aurora Radar Network)分布在北半球的23部高频相干散射雷达获取到的二维电离层对流速度对其进行建模研究.模型输入为行星际...  相似文献   
970.
利用气象卫星红外遥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探测信息,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暴雨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两种探测结果间存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虽然气象卫星在时空分辨率上不如天气雷达直观,但从卫星云图上可以观测到在雷达回波图中无法分析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且通过Tir=Twv线所处位置的分析,能够了解对流系统的发展趋势。而从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回波强度分布以及径向速度中,则可以清晰地观测到系统的小尺度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高度的径向速度特征。综合两种探测信息可以相互弥补不足,了解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