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7篇 |
免费 | 206篇 |
国内免费 | 1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7篇 |
大气科学 | 64篇 |
地球物理 | 110篇 |
地质学 | 402篇 |
海洋学 | 49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136篇 |
自然地理 | 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采空侧巷道底鼓形成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煤矿深部采空侧巷道底鼓现象日趋普遍和严重,严重影响巷道的运输和正常使用,其底鼓防治技术研究已成为目前煤矿岩石力学问题研究的重点。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对采空侧巷道底鼓的特征、形成原因、形成机制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采空侧巷道底鼓与底板岩性和底板岩层的应力重新分布有关;(2)底板在严重挤压变形的情况下发生断裂,底板隆起,墙角发生外移是造成底鼓的主要原因;(3)底鼓始于巷道底角与底板中部;(4)采用中空锚杆注浆与高强锚杆锚注联合支护技术能有效治理采空侧巷道的底鼓 相似文献
92.
针对3DSurs系统在城市空间数据采集与定位过程中利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时存在的基准站设置、距离限制等局限性,提出了利用CORS的3DSurs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首先,进行流动站(3DSurs)的坐标概略计算;然后,解算流动站的综合误差改正值;最后,进行流动站的精确坐标计算。以青岛CORS为例,分析了3DSurs系统的高精度定位结果。结果表明,基于CORS的3DSurs高精度定位点位精度优于10cm,能够满足城市空间数据采集与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一种虚拟现实技术(VR)与智能机器人监控技术协同作业的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建造具有良好交互性的人机界面,并且结合智能机器人监控技术,实现了虚拟监控操作。通过机器人系统,将虚拟操作结果作为一个整体对象投射到工作现场,完成了实际作业,并以水下机器人检查钻井平台水下部分的焊缝工作为背景,说明了本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4.
95.
网格环境具有分布式、高度异构和动态变化等特点,为保证对网格资源访问的动态有效性,提供可靠的品质服务是目前网格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格环境的基于Agent技术的资源调度模型,该模型借鉴信任管理技术在虚拟组织内部和不同组织的网格实体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并具有较低计算复杂度和良好的动态性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6.
97.
地理知识是通过对地理科学领域独特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解释而得到的知识。如何有效表达和共享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将地理知识划分为3个层次,事实型知识、规则及控制型知识和决策型知识,分析了不同阶段地理语言对地理知识表达与共享的支持能力。对比地图和GIS语言,发现新一代地理语言—虚拟地理环境VGEs(VirtualGeographicEnvironments)能够较为全面地支持3个层次的地理知识。针对VGEs,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服务于地理知识表达与共享的能力,包括虚实结合理论、地理模型库及管理系统、动态可视化表达和异地协同工作环境。结合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研究问题的虚拟地理环境平台,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地理知识生成、管理与应用角度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8.
99.
利用现代“3S”技术阐释丽江古城选址的科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江古城的选址综合考虑了古城的地貌、地质、水文和气候等条件,其规划营造渗透着古代风水文化及耕读思想的影响,堪称古代城市选址中的典范。本文应用虚拟地理信息系统(VirtualGIS)技术,重现古城的山水景观,分析其科学性,为现代城市的选址与营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
以华风集团高清虚拟演播室建设项目为案例,论述了高清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系统建设、系统调试、天气预报节目业务实现环节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和难点。根据气象电视节目制作要求,在从虚拟演播室系统系统建设到节目制作业务化的整个过程中,重点解决了音频系统延时量计算、绿箱景区施工、绿箱景区灯光布局、绿箱色键抠像调试、摄像机定位与跟踪调试、气象数据调用与转换共6个关键性技术问题。此次业务系统实践的成功是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全国气象影视行业高清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和推广的很好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