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63篇 |
免费 | 1021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281篇 |
大气科学 | 54篇 |
地球物理 | 263篇 |
地质学 | 767篇 |
海洋学 | 374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390篇 |
自然地理 | 2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200篇 |
2022年 | 273篇 |
2021年 | 339篇 |
2020年 | 238篇 |
2019年 | 302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267篇 |
2016年 | 321篇 |
2015年 | 297篇 |
2014年 | 388篇 |
2013年 | 270篇 |
2012年 | 308篇 |
2011年 | 308篇 |
2010年 | 305篇 |
2009年 | 308篇 |
2008年 | 313篇 |
2007年 | 245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28篇 |
2003年 | 135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影像分割是面向地理对象影像分析(GEOBIA)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分割评价有助于为影像选择合适的分割方法和最佳分割尺度。本文提出一种以遥感地学应用面向的对象为依据的分割方法分类及评价体系。首先将影像分割方法分为面向局部特征监测的典型目标识别和面向全局特征监测的面向GEOBIA的分割方法两组,进而针对这两组分割方法提出了两套分割评价测度指标及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在面向典型目标识别的分割方法评价中,使用区域内部非均质度、区域间灰度对比度、区域间散度对比度、边界点梯度和单位像素运行时间作为评价测度,并针对由于评价测度间的相关性而无法直接确定各测度权重分配的问题,提出利用熵权法为各个评价测度分配权重以获得综合评价结果的分割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可用于选择合适的分割方法。用于面向GOEBIA的分割方法中使用分割区域内均质性和区域间异质性作为评价测度,这种评价方法适用于选择最优分割尺度参数。本文通过定量试验论证了这两种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在遥感应用中具有实际意义。最后本文分析了影像分割评价方法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2.
83.
简要介绍了IKONOS卫星遥感影像适用于生产地理信息产品的特点,通过生产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IKONOS影像作为数据源在生产地理信息产品时的定向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84.
一种中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的快速搜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动态规划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用于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道路搜索算法,利用线段代价最小规则进行道路线段跟踪,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相对简单、快速有效、抗噪性能好。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本文以我国截止到2011年基本覆盖陆域及部分海域的航磁数据编制的全国航磁系列图为基础,以航磁反映的区域磁场和磁性基底起伏特征为依据,汲取主流大地构造观的划分理念,以板块构造理论及大陆动力学思想为指导,以磁场反映的构造特征为切入点,结合重力、遥感、地质资料对中国陆域构造单元进行划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4个级别:一级构造单元为陆块区和造山系,共划分出8个;二级构造单元为陆块、弧盆系和地块,共划分出32个;三级构造单元为盆地、坳陷带(区)和隆起带(区),共划分出85个;四级构造单元为隆起和坳陷,共划分出332个。本划分方案旨在为油气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及油气勘探提供一份地球物理资料。文中重点讨论了一、二级构造单元界线厘定的磁场依据及与前人划分存在的不同之处,而三、四级构造单元完全依据磁场及磁性基底起伏情况进行划分,并在盆地和坳陷区给出了深度信息,这为油气勘探者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借助丰富的航磁信息提示出一些地质构造方面难解现象,供同行专家参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89.
90.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东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沙是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中的第二大沙洲,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对它进行稳定性研究为揭示整个辐射沙洲及其邻近岸滩的动态演变都非常有益。通过利用多年遥感卫片资料、1998年取得的现场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和东沙滩面表层沉积物资料等,对东沙的地形地貌特征、沉积特征和东沙两侧潮汐通道的水流泥沙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沙的沙脊偏于西侧,西侧滩面较窄、高程较高且岸线较为顺直,东侧滩面较宽、高程较低且岸线较为破碎;西洋和陈家坞槽均处于冲刷状态,净输沙的主要方向为输向槽外或输向条子泥;东沙近三十年来面积有所缩小且有外围向中央收缩的趋势,尤其以向东、向南方向的迁移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