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09篇 |
免费 | 1336篇 |
国内免费 | 6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30篇 |
大气科学 | 609篇 |
地球物理 | 530篇 |
地质学 | 2842篇 |
海洋学 | 245篇 |
天文学 | 56篇 |
综合类 | 473篇 |
自然地理 | 3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212篇 |
2022年 | 286篇 |
2021年 | 305篇 |
2020年 | 299篇 |
2019年 | 247篇 |
2018年 | 224篇 |
2017年 | 218篇 |
2016年 | 228篇 |
2015年 | 251篇 |
2014年 | 385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315篇 |
2011年 | 307篇 |
2010年 | 248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235篇 |
2006年 | 215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184篇 |
2003年 | 156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西秦岭大水金矿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大水金矿床与其周围伴生的中酸性小岩体的成因关系,直接影响矿床成因的划分和深部资源的开发。中酸性岩浆岩的成因、源区性质及岩体规模对金矿成矿有重要影响。大水金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浆系列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正异常的特征;岩体洋中脊花岗岩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Hf、Zr、Sm、Y、Yb等,花岗岩的w(Sr)-w(Yb)分类属于高Sr、低Yb"C"型埃达克岩。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获得大水金矿格尔括合岩体和竖井941岩脉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5.8±1.3)、(202.9±1.5)Ma;成矿热液蚀变叠加在脉岩之上,成矿年龄应晚于202.9 Ma的脉岩年龄。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高初始N(87Sr)/N(86Sr)值、低εNd的特点,模式年龄为1.29~1.47Ga。εSr(t)-εNd(t)图解表明岩浆源区为下地壳;εNd(t)-初始N(87Sr)/N(86Sr)图解暗示西秦岭存在统一的岩浆源区。因此,西秦岭大水金矿在成因上与高Sr、低Yb"C"型埃达克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2.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地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GIS管理系统工程的成熟度已经可以适应信息工程的要求。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科学管理服务是新时期我国城镇地籍管理工作和城镇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和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3.
近年来,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和产能的识别预测取得了一些进展,而这之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是单井裂缝和产能的建模工作。本以新场气田沙溪庙组致密储层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运用岩芯资料、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进行裂缝和产能单井建模的方法,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建立裂缝和产能的灰色遗传过程识别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4.
研究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中区,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交界处。地质工作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综合考查队在大兴安岭北坡做了1:100万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资料很少。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阐述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复杂建筑物精细三维模型的技术方法。从扫描方案拟订、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三个方面逐层展开分析,重点探讨扫描点的拼接、降噪、三角网构建、模型重建、模型可视化等环节的原理和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并以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为建模对象,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6.
127.
康滇地轴中南段铀成矿条件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康滇地轴中南段铀矿化划分出3种类型(砂岩型、钠交代岩型和元古代浅变质岩型),并阐明其主要特征。提出了元古代地壳演化曾经历了原始古陆形成阶段、沉降活动阶段和基底再团结阶段,认为中元古界昆阳群是有别于典型的含铀碳硅泥岩沉积建造。通过对该区部分岩石原始铀含量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关岩石可作为该区铀源岩的新认识;划分出碱性和酸性两大类型的热液蚀变,指出本区以发育碱性蚀变地段的成矿前景较好。指出该区铀成矿前景:(1)该区不具备形成澳加式元古代不整合面型铀矿床的地质条件;(2)非澳加式元古代不整合面型的铀成矿前景较差;(3)本区碱(钠)交代岩型铀矿化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8.
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构造环境和成矿流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江西德兴地区是我国东部成矿带中的大型矿集区之一,集中了铜厂斑岩铜矿、银山多金属矿和金山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它又处在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的关键部位,因此,对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研究始终与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及演化相伴随。目前对该地区构造格局的认识以NW侧的九岭地体与SE侧的怀玉地体沿赣东北深大断裂带的碰撞拼贴为主流;在这两个地体于晚元古代碰撞拼贴之后,该地区所经历的主要是板内(陆内)的构造活动。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而德兴地区的中元古界地层成矿元素含量较高,不同程度地为本区铜厂、金山、银山等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研究成果已表明不同的矿床有不同的流体过程:铜厂斑岩铜矿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派生流体为主、而晚阶段(主要成矿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大量参与;银山多金属矿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来源;金山金矿的成矿流体则以变质水为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