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73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乎地区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定量分析2010—202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耦合协调时空变化格局,并对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乡村振兴高水平地区逐渐以黄河干流为轴线条带状分布;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省会城市仍是高值区的主要集聚地。(2)耦合度类型空间异质性大,目前以磨合阶段为主,而耦合协调度以濒临失调为主,集中分布在陇东、陕北等地区,相对发展类型整体以新型城镇化滞后型为主。(3)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格局变化是多种要素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收入、消费、投资是主要驱动力。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河中下游要针对地区发展实际,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来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2.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基于GIS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秦安县乡村聚落密度较高且聚落空间分布极为分散;②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度、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变化呈明显的正态分布,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③秦安县复杂多样的乡村聚落类型,与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大中型、集聚型、商品经济型和半商品经济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川道地区,而小型、分散型、传统农业型和劳务输出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山区。  相似文献   
33.
基于乡村文化景观二元属性的保护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4):85-88,102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同时,也使两者矛盾空前地尖锐化。为解决两者矛盾,从地格理论出发,探索适合我国乡村旅游促进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模式体系。基于乡村文化景观具有的二元属性———乡村性和遗产性,提出了3种以乡村旅游促进文化景观保护发展的模式。研究认为:生态博物馆、乡村大舞台和景观嘉年华模式不仅有利于乡村社区和本土文化的结合,而且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文化景观保护。  相似文献   
34.
统筹城乡发展导向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提出了新要求。中心村镇是连接城市和散乱村庄建设的纽带,通过推进一定乡村地域的组织、产业和空间"三整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健康发展,中心村镇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决策也亟需相关理论支撑。以乡村地理学、乡村规划学和乡村社会学等领域为背景,着眼于空间、时间和主体3个维度,对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经济成长阶段论、空心村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公众)参与等中心村镇建设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了这些理论在我国中心村镇建设与规划中的应用,认为中心村镇建设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分类指导我国中心村镇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35.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6.
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长期以来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乡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如下:① 综合土地整治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生产主义向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等的非生产主义的转变。② 乡村土地利用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4种主要功能,满足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其中生产功能分为农业、商业、工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分为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功能。③ 农村土地整治沿整合土地利用要素、重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功能的路径,从供给侧因地制宜地平衡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需求。④ 今后,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应该考虑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整治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模式,定量分析土地整治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多功能供给以及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功能的需求,从而为土地利用和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李龙  杨效忠 《地理科学》2021,41(2):340-349
以大别山国家风景道为例,借鉴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廊道型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大别山旅游廊道内自然资本等有形生计资本权重较高,社会资本等无形生计资本权重较低.②农户生计资本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各乡镇以及乡镇内各村的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也存...  相似文献   
38.
在梳理多功能理论的基础上,以村域为研究单元,结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贫困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乡村地域多功能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茶山村依托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形成了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乡村地域产品生产、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社会稳定、生活保障的多功能发展;②驱动茶山村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地域系统外部的市场、政策、交通、技术、人才、资金因素和内部的资源本底因素,市场是根本因素,政策是关键因素;③乡村振兴是对脱贫成果的巩固,贫困村应在调整产业结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基层组织管理等关键领域着力,强化地域功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9.
针对常规生物标志物参数在成熟演化阶段时就已达到了平衡值,难以有效判识高熟原油成熟度的问题,本次工作利用色谱-质谱-质谱方法分析了克拉美丽地区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的含量,探讨了金刚烷参数指标在克拉美丽地区高熟油气成熟度判识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显示,金刚烷异构化指标能够较有效判别克拉美丽地区高、过成熟原油的成熟度,该区石炭系来源的原油成熟度Ro,Easy在1.8%~2.6%之间,五彩湾的原油成熟度低于克拉美丽气田的原油。滴南凸起滴水泉西断裂北侧的原油成熟度自东向西沿着DX21→DX10→DX18→DX27→DX14→DX17→DX171先增大后减小,在DX18井区成熟度最高,认为滴水泉凹陷和东道海子-五彩湾凹陷两大石炭系烃源灶热演化程度存在差异,并存在沟通两大有效烃源灶的断裂带,不同热演化程度生成的油气在沿断裂带向滴南凸起运聚过程中发生混源,造成原油成熟度呈现规律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0.
现今对于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现象的批判常见诸于媒体,就批判而言,其目的并非指向现象本身,而是指向导致现象产生的根源。作为在高校长期从事建筑学教育的教师,笔者在专业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些追问,如导致城镇乡村建设的雷同与建筑学教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追问的结果是各地建设雷同现象的产生与建筑学教育之间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即建筑学专业教学在教育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手段上的长期单一,则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在建设思路、建设标准和建设手段等方面相I同或趋同,由此,在城市、农村建设中出现“千城一面”和:“干村一面”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