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481篇
测绘学   1044篇
大气科学   262篇
地球物理   518篇
地质学   1227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17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引人泊松括号,分析了无限维Hamilton的性质,并将其推广到广义Hamilton系统,且从理论和实用角度讨论了这类广义Hamilton系统的辛格式构造问题,从而为辛几何算法在一般的时间发展方程的数值求解提供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2.
把无粘流中能成功捕捉接触间断的反扩散差分格式,用在了准地转二维理想锋生的数值模拟中,并将计算结果与Cullen的计算结果和半地转方程的精确解进行了比较。用反扩散格式模拟的锋面较Cullen的结果更加显,而且更接近半地转方程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53.
卓群 《华南地震》2002,22(3):76-79
岩石破裂实验,地球岩石层断裂构造运动,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等研究表明,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分布特征具有分形结构。作为一种分维理论的应用,本文利用厦门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的数据,采用信息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的地震多发区-漳州、华安、龙岩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讨论了信息维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4.
分形在地貌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锰  朱令人  龙海英 《地震研究》2002,25(2):155-162
就实际地貌分形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截面约定、自仿射分形局域维与渡越长度、分维的比较以及过渡分形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5.
大型维歇特地震仪自德国引进南京地震台已近70年。本文简要叙述了该仪器的性能;并以南京地震台的大型维歇特地震仪的记录为例,介绍了该仪器在300-2000km范围内的记录特征,回顾了该仪器在地震速报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6.
关于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0VEL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最新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发布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2000速度场,建立了一个独立于任何其它模型、安全基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结果的现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0VEL,较百万年平均地质模型NNR-NUVELIA更能真正反映全球板块现今运动特征,相比ITRF96,晚接近于百万年地质模型NNR-NUVELIA,而且ITRF2000参考架在定向、原点和尺度的定义较ITRF96和ITRF97参考架有了改进,但ITRF200VEL模型存在诸多问题:总角动量|L|=0.127,即不为零,与协议参考架(CTRF)不符,存在整体旋转,并建立无旋转NNR-ITRF2000VEL模型,台站不均匀分布全球板块、部分板块界线不明确以及有的板块不满足刚性特征等,这些对ITRF2000的高精度应用和长期维持、地球自转参数的长期变化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用大地电磁法研究构造走向及维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地电磁GB张量分解法及其对它的改进法 ,可确定出更可靠更真实的区域构造走向 .将分解结果结合传统的座标旋转法所确定的视电阻率、相位、走向、偏离度等响应函数及维权参数进行分析 ,可得到更详细的电性结构维性质信息 .对兰州地区的实测资料研究表明 ,区域电性结构主体呈 2 D结构 ,走向方向大致为南北或东西向  相似文献   
58.
旱地紫色土团聚体特征的指标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团聚体结构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用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粒径分布分形维(D)和表面分形维(P)分别对紫色土团聚体及水稳性团聚体进行分析: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粒径分布分形维(D)和表面分形维(P)从不同角度反映紫色土团聚体特征;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对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均能较好地反映;粒径分布分形维(D)和表面分形维(P)能更好地反映团聚体的水稳性和抗蚀性,是描述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和抗蚀性的新指标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9.
总结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工作经验,提出自由观测面自由反射界面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处理思路和计算方法。在自由观测面的条件下,反射界面可分为简单倾斜平面、规则曲面和自由反射界面三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讨论共反射面元的叠加方法。综合一般情况下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提出了“鳞片法”的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60.
<正> 1992—1994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北纬39°~41°,东经114°~117°的首都圈地区完成了几条人工地震测深(DDS)剖面。这些剖面均已进行过常规的资料处理,利用走时数据得到了沿剖面的二维速度结构。近年来随着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我们将利用一些新方法对这些资料做进一步的处理以获得地壳深部更多参数的信息。本文对其中的繁峙—怀安—太仆寺旗剖面Moho反射P_m波形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