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97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329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类社会。在由农业文明转入工业文明及随后的后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人口结构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为非农人口占多数,用地结构由村庄为主转为城镇为主,前者即人口城镇化,后者即土地城镇化。在这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大量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聚,  相似文献   
102.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原来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建设目标,是新形势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包含的不同工作内涵。改革三十多年来,城镇化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在总结以前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新目标,制订新政策,多措并举,特别要用活、用好土地政策,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3.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引领宁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对促进城镇和乡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一是破两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合理撤并农村零星居民点,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达到保护耕地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还有利于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二是扩内需。  相似文献   
104.
根据《嘉兴市关于全面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实现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嘉委发[2014]20号)提出“规划一张图、资金一本帐、土地一统用、政策一盘棋”的总要求。近日,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经济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嘉兴市以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平台协同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嘉土资发[2014]92号)。  相似文献   
105.
正2014年9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叶超副教授著的《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一书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0万字,逻辑合理、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精炼。全书分为七章,绪论章,交代了研究的背景、问题与方法论,将城乡关系这一问题置于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发展目标、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演变的大环境之中,提出"城乡关系是否协调"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6.
人地挂钩政策是国务院在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的,人地挂钩政策在河南先行先试的原因有哪些、由政策实施带来的拆旧复垦的任务量有多大及实施难度如何,是理论界关心的问题。首先,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期城镇化率及人口数量和基期城镇化率及人口数量,来测算每个地市的城镇人口增加量,再按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规模测算城镇增加人口需要匹配的建设用地也即拆旧复垦任务量。衡量人地挂钩政策难度通过单位非耕地资源中需要整理出的耕地数量来测算。测算出河南省各地市在2010—2020年人口增加量与折旧复垦量两个指标大小,得出河南省人地挂钩政策实施有一定基础,总体任务重,难度大,但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107.
李红霞 《西部资源》2014,(6):140-141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的区域和范围必然要扩大,大量的农村土地必然会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改革的关键点是破除土地市场二元结构.我国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流转的有形市场。本文通过在透视分析了我国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必要性、难点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正近年来,夏邑县紧紧围绕"保资源、保发展、保权益、保稳定"工作目标,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抓手,用足用活旧村复垦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据统计,2010年以来,该县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净增耕地16683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29批次14545亩,有效破解了用地瓶颈,较好地保障了市、县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  相似文献   
109.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相邻农村的结合点,是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和矛盾问题最为集中的区域。由于以前我们对这一地区重视不够,研究不多,造成该区域土地非法交易十分活跃,私搭乱建、圈地建房现象十分严重,非法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现象十分普遍,已经制约了城市建设和城乡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大庆市让胡路区为例,就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勘察设计》2014,(3):32-33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减震隔震技术(以下简称“减隔震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我国部分地震高烈度区开展了工程应用工作,一些应用了减隔震技术的工程经受了汶川、芦山等地震的实际考验,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减隔震技术能有效减轻地震作用,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为有序推进房屋建筑工程应用减隔震技术,确保工程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