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8篇
  免费   1871篇
  国内免费   1491篇
测绘学   861篇
大气科学   1865篇
地球物理   4470篇
地质学   4141篇
海洋学   584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563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355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融合SIO(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发布的垂线偏差、重力异常和垂直重力梯度数据及NCEI(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发布的船载测深数据, 利用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建立南海海域(108°E—121°E, 6°N—23°N)分辨率为1'×1'的海底地形模型(MLP_Depth).首先, 将642716个船载测深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与周围4'×4'格网点处的地球重力信息(垂线偏差、重力异常、垂直重力梯度)作为输入数据, 将船载测深控制点处实测水深值作为输出数据, 训练MLP神经网络模型, 训练结束时决定系数R2为99%, 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9.33 m.然后, 将研究区域内1'×1'格网正中心点处的输入数据输入于MLP模型中, 可得格网正中心点处的预测海深值.最后, 根据预测海深值建立研究区域范围内分辨率为1'×1'的MLP_Depth模型.将MLP_Depth模型预测水深与160679个检核点处实测水深对比, 其差值的标准差STD(75.38 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5.89%)与平均绝对误差MAE(42.91 m)皆优于GEBCO_2021模型、topo_23.1模型、ETOPO1模型与检核点实测水深差值的STD(108.88 m、113.41 m、229.67 m)、MAPE(6.11%、6.94%、18.37%)与MAE(47.33 m、52.24 m、130.08 m).同时, 为了研究不同区域内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海底地形模型的精度, 本文在研究区域内分别建立了A、B区域的海底地形模型(MLP_Depth_A、MLP_Depth_B).经过验证得: MLP_Depth_A、MLP_Depth_B相比于MLP_Depth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更能反应海底地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2.
1997年初春,锦州地区出现了异常的降温天气,对刚刚解除休眠的苹果树造成严重的危害,冻害发生普遍。本市处于辽宁大苹果栽培区域的北部,各苹果品种在气温降至零下4.1℃的情况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为了分析这次冻害的特点和成因,做了这方面的调查工作,以便为今后苹果树的冻害防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Studies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granitic quartz associated with granite-hosted Sn-W mineralization of the British Isles reveal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 anomalies.At a sampling interval of c.5~50m,inclusion abundances increase towards zones of vein and stockwork mineralization exemplified by case history examples from exploration prospects in the Mourne Mountains of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Carrock Fell mining district of northwestern England.These steam aureoles provide a greater exploration target than the zone of visible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and the lithogeochemical halo.But it is important to link them to geochemical data on fluid inclusion compositions,such as the semi-quantitative data from decrepitation-linked,ICP-AES (D-ICP)analysis,to optimize their exploration potential.Regional scale fluid inclusion anomalies,based on sampling intervals of c. 2km from the Sn-W mineralized granites of southwest England also broadly correlate with zones of intense mineralization in some areas. Regional-scale D-ICP analyses of quartz from SW England granites did not provide any convincing regional scale anomalies linked to mineralization except for positive boron anomalies around the centrally-mineralized Birch Tor area of the Dartmoor granite.Follow-up D-ICP analysis of quartz from stream sediments from this area,however,could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samples related to mineralization from those draining unmineralized areas,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At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fluid inclusion studies to mineral exploration is mostly limited to the conceptual stage where they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ore genetic theory and models.Costs and lack of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research scientists and mineral explorationists limit their direct use during regional and target selection stages of exploration.Analysis of steam sediment quartz,using the more sensitive ICP-MS technique as a variant of the D-ICP method,appears to offer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s an exploration tool.  相似文献   
54.
根据波茨坦地磁场模型(POMME6.2),研究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围地区地壳磁异常的空间分布、磁异常随高度的衰减特征.利用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地表磁异常进行分解,分析小波细节组合和逼近信号的异常特点.讨论磁异常与地质构造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壳磁异常分布相当不均匀.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龙门山—大巴山地区分布着较强的负磁异常;四川盆地为正磁异常,其他地区磁异常较弱.东构造结对周围地区磁异常有重要影响,它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壳磁异常都是在负磁或弱磁异常背景上,叠加着中短波长的正负磁异常.这些中小尺度磁异常由中、上层地壳磁性物质产生,走向与地质构造基本一致.沿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分布着清晰的弱磁异常带.龙门山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是磁异常强弱过渡带.青蒇高原中部东西向的磁异常,在东构造结弧顶地区呈弧形分布.青藏高原中部和滇中地块带状、团状磁异常具有相同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55.
油气地表化探数据的失真(特别是数据中的高值失真点)直接影响到化探异常圈定。本文根据油气地表化探数据的分布特点,利用概率统计原理,提出一种适合油气化探资料前期处理的失真数据的概率判定方法和处理手段,在对实际资料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分析了部分地震学指标的物理意义。通过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14个指标的全时间扫描,并使用华东地区Ms≥5.0地震进行对应,结果表明,选取Rm值、b值和AC值进行同步异常分析,能显著提高华东地区的有震报震率,但有漏报。对目前华东地区异常集中区(南黄海及其沿岸地区)进行时间扫描,结果显示该异常集中区未出现同步异常,认为该区域短期内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7.
在孕震过程的不同阶段,可能会有长、中、短期前兆异常表现.为揭示闽台地区几次中强地震前不同时期的异常形态,对福建省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日均值、整点值和分钟值时序数据进行小波分析,结果发现:在强震前2~3年出现周期2年左右的异常信号;在中强地崖前2~5个月出现周期1个月左右的异常信号;在震前几天至十几天则出现周期半小时至1小...  相似文献   
58.
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南缘,以发育大规模的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为世人瞩目,其地壳尺度结构与构造特征对于理解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碰撞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和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数据的约束,结合地质与钻井资料,通过重磁场分析拟合解释,对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地壳尺度的构造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地壳断面结构与构造模型.模型显示,四川盆地北部基底和沉积盖层变形差异较大,且上下地壳具有解耦性,上地壳向北延伸至紫阳断裂一带;而下地壳与上地壳拆离,向北延伸远至安康断裂一带.研究区莫霍面起伏较大,自南向北先加深后抬升,在大巴山下出现Moho的构造叠置,这种现象源于大陆地块(扬子克拉通)下地壳向大巴山—秦岭造山带下的俯冲.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西昆仑山下,即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向西昆仑山下俯冲,俯冲板片前缘出现Moho的叠置.  相似文献   
59.
针对如何选取合适的区域电离层模型阶数的问题,该文研究了不同活跃状态下香港区域电离层模型的精度,提供了电离层平静期、活跃期、异常期区域电离层球谐函数建模的最佳阶数。利用低纬度香港CORS网数据,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通过对比欧洲定轨中心(CODE)电离层产品验证了区域电离层模型最佳阶数的建模精度。在约110 km区域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1)电离层平静期,1~5阶球谐模型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建模效果相当,相对于CODE产品VTEC偏差的均值为2.286~3.300 TECU;(2)电离层活跃期和异常期,2阶模型VTEC建模精度最高,相对于CODE产品VTEC偏差的均值分别为4.121、4.546 TECU;(3)随着球谐模型阶数增加,2阶以上球谐模型电离层拟合精度无显著提升;(4)随着电离层活跃更加剧烈,球谐模型拟合残差逐渐增大,拟合效果和建模精度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60.
本文阐述了在区域长波航磁异常定量解释中广泛存在的几种倾向,提请资料定量解释工作者予以重视.这些倾向是:①对异常源模型的可能形态缺乏足够认识;②忽视反问题多解性和反演方法的应用条件;③随意运用概率统计理论给出一些有问题的异常处理和反演方法.这些倾向首要的是涉及解释方法的正确性,如果采用错误的方法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可靠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