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9篇 |
免费 | 423篇 |
国内免费 | 4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0篇 |
大气科学 | 23篇 |
地球物理 | 276篇 |
地质学 | 1585篇 |
海洋学 | 453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264篇 |
自然地理 | 7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数字高程分析、实地地貌调查及沉积物年代学为手段, 开展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采用SRTM-DEM数据对地貌进行了量化分析.区域地貌总体特征为高海拔、高起伏、平山顶(北区).在ArcGIS平台中运用条带法获得该区的最大高程-平均高程-最小高程剖面, 剖面特征显示最大高程控制平均高程; 利用最大和最小高程剖面定量计算各地质单元的水系下切深度.实地调查及年代学研究发现该地区河谷沉积物以晚更新世以来的冰碛物和冰湖相沉积物为主.结果表明, 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演化过程中, 高山冰雪作用是地貌“削高”、“去顶”的重要外动力因素, 也是有助于“修平”山顶并形成齐一峰顶面的参与因素; 流水“切割”和“搬运”作用是形成地表高起伏的重要原因; 外流水系大大削弱了地貌“填低”作用, 也是导致河谷山谷沉积物年轻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
93.
基于地貌单元的小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汶川县城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分别以栅格单元与地貌单元作为单位评价单元,以信息量法与逻辑回归法两种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区。根据对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在小区域范围内,基于地貌单元的区域易发性分区不仅仅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区域内局部综合特性,而且评价分区结果与地质灾害实际分布情况更加吻合,分级层次更加明显,数学模型的适用效率很好。由此可见,在小范围区域内,基于地貌单元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可塑性,在大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制图中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与启发。 相似文献
94.
95.
96.
本文根据活动断裂的错动方式、白垩-第三纪红层变形和破裂的组合关系等资料,利用赤平投影作图求出各观测点主应力(σ_1、σ_2和σ_3)的参数,并结合震源机制和地壳形变测量数据,着重描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及邻区)各构造区域内σ_1轴向随时空而变化。按照“弹性回跳理论”和“Baushinger效应”分析了现今应力场的这种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提出构造应力场σ_1轴的长期变化,可以作为板内弱震活动区(带)的一种构造标志 相似文献
97.
98.
东海陆坡北部隆脊地形趋势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1994年以斑的调查,都发现在东海陆坡北部300-500m等深线之间,出现一条NNE走向的隆脊地全,西两侧下降近百米以上;用趋势面方法对该隆脊进行地形趋势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
地中海西北部深海水道:巴伦西亚水道的地貌、地震构造及其环境B.Alonso等巴伦西亚水道位于地中海西北部巴伦西亚海槽的轴部,是一个NE—SW向构造凹陷,全长400km。根据海底地貌沉积特征,可把巴伦西亚水道大体划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特征为:(1)... 相似文献
100.
运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结合珊瑚礁地貌学,计算机图像学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Windows平台上研制开发出南沙群岛珊瑚礁地貌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和图形,图像管理于一体,具有信息检索输出、信息编辑和信息维护等功能,以图形用户介面交互,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