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篇 |
大气科学 | 99篇 |
地球物理 | 21篇 |
地质学 | 107篇 |
海洋学 | 50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不连续面的分形维数及其在渗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岩体的地质特征和赋存环境,论述了不连续面的分形性质及影响因素,统计归纳了已有不连续面的分形维数与粗糙度系数的关系,建议用倾斜试验估计分形维数。最后,探讨了不连续面形态的分形模拟和开度分析方法及在不连续面渗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2.
利用福建沿海海域南日岛、金门岛与广东南澳岛的近海面气象、水文观测资料及台湾海峡西南部与南部的浮标观测资料,通过COARE(Coupled-Ocean Atmosphere Response Experiment)算法(V3.0),计算了台湾海域近海面空气动力粗糙度、曳力系数及海气表面动量通量,并研究它们关于水平风速的分布规律。结果得出:摩擦速度与10m风速基本上呈线性分布,线性拟合系数在0.042~0.045之间。曳力系数对10m风速的线性分布与过去研究结果相近,线性拟合系数在0.064~0.067之间。海面空气动力粗糙度对10m风速的线性拟合系数在0.053~0.058之间。海面动量通量与10m风速呈明显的二次关系,其线性与非线性拟合系数对于进一步了解台海地区大气湍流结构,建立和完善台海地区数值预报模式可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343.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定向统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JRC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在野外实际结构面形态的详细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Barton直边法,并提出按岩性定向统计研究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344.
南海中尺度大气海浪耦合模式及其对该区一次强台风过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尺度大气模式MM5(V3)和第3代海浪模式WWATCH建立考虑大气 海浪相互作用的风浪耦合模式。在耦合模式中引入考虑波浪影响的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大气模式分量提供海面10 m风场驱动海浪模式分量运行,并利用海浪模式分量反馈的波龄参数计算海表粗糙度。利用耦合模式模拟南海的一次台风过程,通过3组对比试验,检验耦合模式对台风过程的模拟效果并研究大气 海浪相互作用对台风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南海的台风过程,与非耦合大气模式相比,其模拟的台风强度略有增强,路径变化不大;耦合模式对台风过程中海表热通量及降水影响显著,在台风充分发展过程中,耦合模式模拟的海表热通量增强,台风螺旋雨带上尤其是台风路径的右侧,耦合模式模拟的降水强于非耦合模式;耦合模式较好地模拟了台风过程海浪场的分布和演变,与非耦合模式相比,其模拟的海浪场增强,与实际更为接近;考虑了海表粗糙度对波浪的依赖关系后,海浪场同时影响海表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从本次个例看,在台风发展初期,海浪对海表动力作用影响显著,其反馈作用使台风系统减弱,但在台风充分发展后,耦合系统中海表热通量增加,热力作用显著增强,海浪的反馈作用有利于台风系统的发展和维持。 相似文献
345.
本文在Ekman动量近似下,引入关于水面粗糙度的Charnock公式,求得了斜压大气中海面边界层的风速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得到边界层摩擦偏角的公式,并获得了边界层摩擦偏角的有关结论。例如海面的摩擦偏角远小于陆地的摩擦偏角;低纬的摩擦偏角比高纬的要大:理论分析和个例计算均表明,垂直平流惯性力与水平平流惯性力对摩擦偏角分别起着减小和增大的相反作用,而且反气旋性涡度处与气旋性涡度处的摩擦偏角可相差达20多度。冷暖平流下的摩擦偏角相差很大,甚至可达七、八十度。这些结论对斜压大气中的海面边界层风场摩擦偏角的预后都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346.
摘要:讲述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估测方法、轮廓曲线绘制手段以及JRC应用研究的进展,分析了JRC研究的几个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347.
为了进一步理解粗糙床面阻力效应,减小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测试中的不确定性,依据风沙风洞测试的3类粗糙元(细高粗糙元、孔隙粗糙元和粗矮粗糙元)覆盖的39个粗糙床面在不同自由风速下的风廓线数据,提出了风廓线统一对数区的概念并得出以下结论:粗糙床面风廓线统一对数区范围约在0.1~0.3 h至边界层顶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是变应力层内床面对气流阻力效应的垂向平均;在统一对数区内拟合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垂向变异分为先增后减型(概率为71%)、减小型(20%)和增加型(9%)等类型,而采用统一对数区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可以避免垂向变异带来的不确定性;统一对数区的无量纲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粗糙元密度以幂函数形式增加的特征,进一步表明该指标能更好地表征粗糙床面对气流阻力效应;尾涡流风廓线统一对数区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约为街流区1~5倍,表明街流区风廓线统一对数区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是模拟跃移起动更合适的参数。 相似文献
348.
南沙群岛海域近海面粗糙度,中性曳力系数及总体交换系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4年9月18~30日南沙群岛海域渚青礁的近海面大气湍流观测实验资料,分别计算了该海域光滑海面和粗糙海面上的空气动力粗糙度(zo)、中性曳力系数不(CDN)。rutsaert的假定,推导了一组求取标量粗糙度(zT,zQ)、整体输送系数(感热交换系数CHN、水汽交换系数CEN)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和分析了该海域近少顷光滑海面和粗糙海面上zo,zT,zQ,CDN,CHN,CEN及它们关于 相似文献
349.
为计算四川省宝兴县森林植被覆盖地表面积,分析芦山"4·20"地震后植被受损情况,利用SPOT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灾前宝兴县森林植被类型信息,基于地表粗糙度地学意义计算宝兴县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地表面积,比较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地表面积与投影面积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灾后航飞影像解译获取森林植被破坏信息,分析受损森林植被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宝兴县森林植被覆盖地表面积3 019.48 km2,其中针叶林面积最大,占总面积40.54%,其次是灌丛和阔叶林,其地表面积均比投影面积高出19%以上。境内森林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海拔从低到高大致分布着经济林、竹林、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有大量针叶林和灌丛分布的海拔区间内地表面积与投影面积差异较大。芦山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使得分布在海拔1 000~2 000 m、坡度35°~45°之间的针叶林、阔叶林和灌丛受到损毁,其中灌丛损毁面积最大,针叶林损毁面积最小,当坡度达到35°以上时,受损灌丛和阔叶林面积差异迅速增大。通过森林植被类型地表面积与投影面积差异分析及森林植被受损情况分析,可为宝兴县灾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0.
一种新的岩石节理面三维粗糙度分形描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岩石节理面三维粗糙度分形描述方法。首先,基于激光扫描数据将节理表面离散成三角网,并建立与剪切方向相关的三维均方根抵抗角的计算方法。其次,运用分形数学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三维均方根抵抗角的节理面粗糙度分形描述方法。最后,采用新方法对天然玄武岩节理和花岗岩张拉型节理的粗糙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节理面的三维几何形貌信息,并能描述节理粗糙度的各向异性特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建立岩石节理面的三维剪切强度公式和剪切本构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